APP下载

怡美教育思考与实践探索

2019-02-10徐达波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德育

徐达波

摘 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圳市龙岗区花城小学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怡美教育”——美形、美心、美行、美智、美爱。

关键词:德育;家校共育;活动育人

教育就是规律的把握和认识,是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对内外需求的积极适应。“禀受才智于自然,回复灵性以全生”,就是尊重、成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的灵性闪光;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提高教育管理中的科学性,推进以校为本的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一、尚美习惯,奠基人生——美形

1. 关注学生习惯养成

为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学校以《小学生守则》为依据,出台了《花城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升旗仪式之学生礼仪》《花城小学眼操规范要求》等学生管理制度,以每周一次的“怡美中队”评比为抓手,把争创“怡美中队”和争做“尚美好少年”作为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常态化工作,通过红领巾监督员和值日教师的定时、定点巡查,做好学生进出学校、文明礼仪、校园安全、课堂纪律、班级卫生、升旗集会、两操路队、音乐习字等督促和反馈,常抓不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日常养成。

2. 鼓励学生自主管理

学校倡导学生在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框架下,积极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自我管理,鼓励学生自主向上。各班级制订《班级公约》,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建立校级、班级的各种学生管理队伍,如:怡美大队、怡美中队、红领巾监督岗,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和大型节庆活动中广泛参与自主管理。

二、积极心理,心灵环保——美心

学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2006年就建立了“心灵阳光中心”,有专业心理社工常驻中心,有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热心家长排班驻点。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全面开设心理辅导及活动课常态化、全员化,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自我认知,产生积极体验。此外,心灵阳光中心还建立了特殊学生关爱档案,针对个别特殊儿童进行重点跟踪和辅导。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心育环境,创编《花城少年心灵成长记录册》《花城教师耘心笔记》。点面结合,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三、活动载体,怡美扬善——美行

1. 常规活动润物无声

学校以少先队为阵地,坚持做好学生的各项常规活动,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重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从规范入场队列、严肃集会纪律等方面不断增强学生的仪式感,各中队轮流进行的“国旗下展示”既活泼又庄重;升旗仪式上为“怡美中队”颁发荣誉牌,为获奖师生颁发荣誉,成了树立榜样、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平台;大队委员轮流进行上周点评,给更多队员提供锻炼的机会。

学校重视每周的班会课、少先队活动课。每逢“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母亲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及“安全教育周”“法制宣传周”“禁毒日”等时间节点,都会以中队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或中队活动,做到周周有主题,节节有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参与活动,并实现自主管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2. 特色活动异彩纷呈

做好抓实常规活动之外,学校重视特色活动的开展,力争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参与中培育美德,践行核心价值观。

(1)八大主题德育活动

德育工作小组策划开展了全校师生齐参与的八大主题德育活动。分别是“讲诚信,做诚信好少年”“爱劳动,做勤劳好少年”“爱祖国,做中华好少年”“乐运动,做阳光好少年”“知礼仪,做文明好少年”“会审美,做尚美好少年”“懂感恩,做知恩好少年”“善学习,做智慧好少年”,每两个月一个主题活动,一个学年循环开展,不断巩固和强化。

以“讲诚信,做诚信好少年”主题活动为例,通过国旗下展示、阅读诚信故事、观看主题影片、学唱诚信歌曲、诚信义卖、诚信考场、创作诚信漫画、书写“诚信感言”等多项活动,从认知到实践,步步推进,层层深入,让诚信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并转化为行动。每个主题活动结束,都会评选表彰一批相关主题的“花城好少年”,从而为广大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学校还为全校师生发放与之配套的花城小学“怡美”系列读本,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2)少先队活动

学校重视少先队建设,在学校大队部的带领下,全校队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例如:迎新活动、感恩活动、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十·一三建队日纪念活动、新队员入队仪式、“垃圾分类减量”主题活动、六一游园活动、少先队大队干部竞选大会等,充分调动了队员们的积极性,做到了在活动中育人,在实践中体验。

(3)社会实践活动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學校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参与农耕活动、接受军事训练、体验传统文化、见识科技创新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

四、以德启智,多元评价——美智

1.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注意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学生评价主要从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方面进行衡量,设置专门的《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评价方式采用自评、家长评议、小组评议、教师评议相结合。打破一纸试卷下结论的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素质进行评价。

2. 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定期开展多领域、多角度的学生評优表彰活动

例如八大德育主题活动中,评选出的“爱国好少年”“诚信好少年”“阳光好少年”等;每年六一前夕评选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每年元旦前夕评选的“十佳少先队员”“优秀播音员”“优秀值日生”等;科技节中评选的“科技之星”“创新小能手”;艺术节中评选的“十佳歌手”“十佳乐手”“最佳才艺之星”等,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长的乐趣,找到自信。

3. 全方位推动正能量的传播

学校对获奖学生,通过国旗下颁奖、网站新闻报道、电子屏、广播站、宣传栏等阵地进行积极、正面宣传,充分发挥其榜样力量,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学校曾以一位学生为原型,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微电影(《舞动梦想》),获得了全国校园微电影大赛金奖,为全校师生树立了“挑战自我,勇于追梦”的精神领袖。

五、与爱同行,同心共享——美爱

学校重视与家长、社区的互动,构建了三级家委制度,即学校、年级、班级。各级家委会充分发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家校教育同步、同心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 家长进课堂,携手促成长

家委会课程资源部积极开发与学校各项活动配套课程,组织家长讲师团走进课堂。“奥运精神”“看见你的好”“礼貌百分百”“地球妈妈”“我们是好伙伴”等优秀课例,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受益匪浅。

2. 家校多联谊,互动生和谐

家委会活动策划部与学校沟通,共同组织家校联谊活动,如“家长教师篮球友谊赛”“家长教师拔河比赛”“亲子环保时装秀”“亲子趣味运动会”“家校书画作品展”等等,为和谐校园的创建营造良好氛围。

3. 培训常开展,共育搭平台

学校重视对家长的培训,帮助家长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共同探讨教育大计。先后邀请坂田义工联的向明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鞠艳梅、深圳文化馆的校立等专家和讲师,分层次、按需求,为家长解答各方面疑问,得到家长一致好评。

4. 义工乐奉献,大爱洒校园

校园里,家长义工的身影常常活跃在各类活动中。安全督导、场地指引、心理引导、活动策划,都是学校独特又靓丽的风景线。家长义工的默默奉献,为学生树立了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的好榜样。

学校重视与社区的联动。感恩行动、资源回收日活动、孝亲行动、亲子运动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都是学校与四季花城社区的例牌联合活动。学校与社区已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营造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坚守教育本真,自觉遵循德行,立德树人,坚持“全员育人、全程德育、以德启智、自主发展”德育工作思路,建立“明德尚美、求真扬善”的德育主题思想,力争把每个学子培养成高雅、顽强、乐观、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