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长征组歌》解读历史革命声乐作品蕴涵的深刻价值

2019-02-10霍文雅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价值

霍文雅

【摘要】2019年是纪念红军长征开始的85周年,也是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面世的第55周年。这部声乐作品因其恢弘的篇幅、鲜明的主题、独特的风格久经传唱,其中蕴含的深刻价值直至今天依旧熠熠生辉。本文在分析《长征组歌》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历史革命题材的声乐作品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教育价值。解释了诞生了几十年的革命历史歌曲为何在今天依旧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为弘扬历史革命歌曲中的重要价值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关键词】长征组歌;历史革命声乐作品;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一、历史革命声乐作品的简述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音乐类型,与其他音乐类型的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从其具有直观的文字表达内容以及歌唱者的间接抒发情感的渠道来看,声乐作品在社会生活中易于人民群众所接受,且更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尤其体现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的声乐作品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历史革命声乐作品大多是以具体历史事件、反映人民热切期盼或者歌颂祖国的内容为主题;以简洁质朴的的叙事性歌词或者优美生动的艺术性歌词为文本;以不同曲式结构、不同调式调性的旋律和声为主体,并加之以不同演唱技巧、演唱形式进行一种从创作者到演唱者到听众的价值传递。在革命战争时期,它是军民以饱满热情进行战斗的精神支撑,为革命胜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它是后人回顾历史的丰富宝库,而在歌曲中蕴含的深刻价值以其巨大的包容性,依旧让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国家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长征组歌中蕴涵的四种价值

1965年,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在肖华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时创作的12首史诗之中选择了其中的10首谱成了《长征组歌》。这十首歌曲内容丰富且相互承接,情感真切,每首分别有各自的主题,却将长征精神的内容贯穿始终,是一部杰出历史革命作品,蕴含的深刻价值更值得去细细研究。

(一)审美价值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声乐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其审美价值,而其审美价值的主要体现为音乐本体的美。从音乐素材来看,《长征组歌》采用了多种中国民间音乐素材作为其基础。例如第一曲《告别》是在赣南采茶戏的调式基础上创作的,第八首《祝捷》中吸收运用了湖南花鼓戏曲调素材。从演唱形式來看,《长征组歌》的每一首歌曲的演唱形式都不相同,每一首歌曲内部也采用了多样的演唱形式,这就决定了在塑造音乐形象、描述音乐情景中的不同。例如第一曲运用混声四部合唱的演唱形式,以舒缓的速度的方式来表现众多长征战士即将离别踏上征程的依依惜别之情;又运用女声二部合唱来烘托表现表现恋恋不舍的情绪,第二曲又出现了轮唱和齐唱的形式来体现一种紧急转移的急迫感和红军战士的磅礴力量。从歌词内容来看,其歌词文本为诗歌结构,每首歌曲的第一二局都为三字句。其余部分基本为七言,语言凝练、感情真挚、富有艺术性。歌词内容以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将长征始末以及途中的重要事件着重突出,并将途中红军战士的顽强精神,胜利之后的喜悦之情都细致地刻画了出来。

(二)历史价值

自声乐艺术产生以来,其就存在着一种重要的价值——历史价值。声乐作品的歌词内容涵盖了当时一定的历史特性、地域特性、文化特性、民族特性,其旋律特征也体现出作者创作当时当地的音乐文化特性。在《长征组歌》中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依次将几个长征途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节点作为主题描写,再现了长征的起始以及途中的经过,像一本长征回忆录一样又以声乐这样一个形式展现出来。例如“五次反围剿斗争”、王明路线、遵义会议等等重要的政治事件,还描写了一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例如突破封锁线、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等,这给听众了解到了当时的红军战士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做出了怎样的抉择,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三)精神价值

声乐作品会给听众带来动人的情感表达,而历史革命歌曲更会传递给人以深刻的精神价值,作品被代代传唱,精神也被代代传承。从总体来看,《长征组歌》十首歌曲,向听众传递了一种已经在中国弘扬了几十年的长征精神。从细节来看,每一首歌曲都传递着具体的精神价值。第一首《告别》中“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刻画了一幅人民送别军人远去长征的画面,依稀从中看到了满含热泪的人民对即将踏上长征路途上红军的担忧、不舍之情;第九首《报喜》中“歌唱了长征胜利之后百姓迎接胜利归来的红军战士的欢喜心情,这两句都反映了人民与红军团结一致对抗艰难困苦的以及血浓于水的军民团结精神。红军战士崇高的革命精神更是贯穿于每一首歌曲之中,“革命一定要胜利”的殷切希望以及胜利决心,还有“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等等多处唱句都唱出了红军战士的顽强拼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四)教育价值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优秀历史革命声乐作品为不同时代听者带来的意义是不同的,让后代人民学习到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唤起了新时代人民的爱国主义之情;唤醒新时代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传承了作品中蕴涵的精神,以至于将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今天继续弘扬。在革命战争时期,声乐艺术起着激励战士战斗热情的重要作用,它能唤起战士的爱国热情甚至于为国牺牲奉献。《长征组歌》是在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时所作,不是在红军长征途中诞生,但其赋予后代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其创作后至今的五十余年里,这部组曲影响着不同时代的斗争者、建设者努力奋斗。从抗日战争的胜利到解放战争的胜利直至建立新中国,再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繁荣发展的今天,《长征组歌》依然唱响在中华大地上。在这和平繁荣的时代,当代人们中有许多逐渐淡忘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做出的牺牲,忘记了在中华民族陷入危亡时刻进行战略转移这样一次人类历史上伟大的长征。但当这些歌曲再次唱响时,这一幕幕艰难长征画面又会浮现出来,这也让后人对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加珍惜。在新时代的今天,歌曲所传递的精神也在教育着一代代的后人,也让这些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焕发出新的能量。

不仅仅是《长征组歌》,依然唱响在今天的经典历史革命歌曲还有很多。例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渔光曲》《黄河怨》、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赞歌》、新中国成立后的《歌唱祖国》改革开放之后的《我爱你,中国》等等这些广大人民群众脍炙人口的歌曲。声乐艺术题材广泛,但这些革命历史题材的歌曲能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其蕴涵的深刻价值能在不同时代展现出不同的意义,贡献不同的精神力量。

三、小结

在近现代中国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我国众多优秀的作曲家紧跟时代背景创作了大量经典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声乐作品,他们以歌曲的形式,记录历史,传承精神。在新时代重新唱响旧时革命历史歌曲,是让人们牢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是让我们在新时代将这些精神继续传承焕发出新的光彩,也让后人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能不畏艰苦,努力奋斗,继续传播歌曲中蕴含的深刻价值,发扬中国精神,奉献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刘茹.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音乐文学特征探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3]肖华,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总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4]刘梦璇.经典革命历史声乐作品的风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