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群经平议》札记三则

2019-02-10王倩倩

现代语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词义

王倩倩

摘  要:清代的训诂学者特别擅长就古音以求古义,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俞樾作为晚清学界殿军人物,训诂时极重“通古文假借”之法,有颇多创见。今以三则为例,管窥俞樾在训诂实践中尤重通古文假借、破除文字字形藩篱的特点。同时,俞樾的部分观点由于证据未足而一直未受学界认可,但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增加,这些观点正在被逐一证实,彰显了俞樾的卓识远见。

关键词:《群经平议》;词义;假借

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完成交际的重要手段,以字音为线索寻求词义是古代训诂学者常用的训诂方法。清代学者通过声音的系连,摆脱字形的束缚,破除假借,解决了很多古籍中的疑难问题。对于利用聲音关系破除假借的重要性,王念孙曾在《广雅疏证·序》中评价说“训诂之旨,本于声音”,具体操作时应该“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俞樾也在《群经平议·序》中说:“治经之道大要有三: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得此三者以治经,则思过半矣。”而后他又指出在“三者之中,通假借为尤要”[1](P3)。俞樾非常注重利用声音关系破除假借找到本字,成果斐然。其中有些观点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受学界认可,但随着新的出土材料不断增加而逐渐被印证,显示出俞樾的远见卓识。

一、“仁、佞”之辨

《谷梁传·文公六年》:“古者君之使臣也,使仁者佐贤者,不使贤者佐仁者。今赵盾贤,夜姑仁,其不可乎?”范宁《集解》引范邵说:“贤者,多才也。战主于攻伐,仁者有恻隐之恩,不如多才者有权略。”晋国与狄人交战,晋襄公原本打算让狐夜姑担任主帅,让赵盾辅佐他。阳处父提出异议,认为古代君主任命臣子的时候都是让仁者辅佐贤者,所以应该让赵盾为主帅,狐夜姑作辅助。范邵对“仁者”和“贤者”都依本字解,并解释说两军交战,主攻伐,仁者富有恻隐之心,不如贤者多才有权谋,更有利于引导战事胜利,因此贤者更适合当主帅。

俞樾在《群经平议》卷二四中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范宁的观点不可信,“传本泛言君使臣之道,不专主攻伐,岂得谓‘仁者有恻隐之恩,不如多才者有权略乎?”[1](P392)于是俞樾提出“‘仁当读为‘佞”的看法。他先举字书为证,“《说文·女部》‘佞篆大徐本作‘从女,信省,小徐本作‘从女,仁声,段氏玉裁曰‘《晋语》佞与田韵”,于是“佞”字从“仁”得声无误。次举古书例证,“《尚书·金縢篇》‘予仁若考,‘仁即‘佞之假字,‘考即‘巧之假字。‘予仁若考犹言‘予佞而巧也。”最后俞樾汇集本证,指出“此传三‘仁字皆当读为‘佞,‘使佞者佐贤者,不使贤者佐佞者犹言‘使不肖者佐贤者,不使贤者佐不肖者也,‘赵盾贤,夜姑佞谓‘赵盾贤,夜姑不肖也。何氏以本字读之,遂不得其解,而曲为之说,于义不可通矣”[1](P392)。

俞樾认为狐夜姑的性格特点并非是具有恻隐之仁心,而是巧言善辩;《谷梁传》此处也并非单就本次战役讨论谁该当选主将,而是泛言君主御下之道,因此不能把目光局限在此次战役中。“佞”从“仁”得声,二字古可通用,俞樾举《尚书·金縢篇》“予仁若考”为例,指出“仁”字存在做“佞”之假字的情况,本处文意是说君王在任命臣子的时候,当以品性贤良者为尊,让多才善辩者辅助,这才是合理的御下之法。那么,阳处父的本意是要指出狐夜姑是“佞者”,不能够承担主帅的职责,其后因阳处父谏言泄露导致被狐夜姑杀害的史实似乎也证实了狐夜姑为人不肖。

但这是否就足以证明此句的“仁”字当读为“佞”呢?先来看俞樾在《群经平议》卷五中对“仁”为“佞”之假字的说解。俞樾在《尚书·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句下说:“如传义,则是改经文为‘予仁能若考矣,且既告三王,亦不应专称‘考,传义非也。”[1](P71)他否定了孔安国“我周公仁能顺父”的说解,赞同王念孙参考《史记》异文所做出“考、巧古字通,若、而语之转”的观点,认同并证实了王氏“‘予仁若考者,予仁而巧也,故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的说法。

俞樾首先认同王念孙参考《史记》异文得出的“考、巧古字通”的观点。来看这两段文字:

《尚书·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

《史记·鲁世家》: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

显然,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就是“巧”,俞樾进而在此基础上指出“仁当读为佞”,认为“巧”与许慎所释“巧谄高材也”的“佞”意义正相类,而“仁”“巧”则不相类。《说文解字·女部》:“佞,巧谄高材也。”小徐本作“从女仁声”,段玉裁注:“《晋语》‘佞之见佞,果丧其田。古音佞与田韵,则仁声是也。”根据字书“佞”从“仁”得声,那么“仁”就具备了作为“佞”之假字的声音条件。“佞”与“巧”词义相近,且后世“佞、巧”连文的例子很多,如《史记·周本纪》:“为人佞巧。”最后俞樾从“不佞”一词入手,说“古人谓才为佞,故自谦曰‘不佞,佞而巧,故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也”,再证“佞、巧”之义。

接下来俞樾又解释了“若、而、能”三字之间的关系。俞樾先是反对江声以“仁若”二字为衍文和孙星衍以“仁若巧能”四字为句的错误看法。再举《周易·履》六三“眇能视,跛能履”,虞翻注“眇而视,跛而履”,李鼎祚《周易集解》本“能”皆作“而”等例,说明“能”“而”通用。所以,“‘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者,若,而也;能,亦而也。犹曰‘予佞而巧,而多材多艺也,此‘能字与‘能事鬼神之‘能不同,故下文曰‘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多材多艺上不更著‘能字,可知两‘能字不同也”。俞樾接受并阐发了王念孙的观点,推断出“予仁若考”义同于“予佞而巧”。

过去,学者们并不完全相信俞樾的看法,但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公布后,《金縢》篇中的相关记录完全可以印证俞樾的观点:“是年(佞)若丂(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2](P158)清华简中的“年”字当读为同是泥母真部的“佞”字,表达善辩、有高材之意。因此,清华简《金縢》中的“佞若巧”就是《尚书·金縢》中的“仁若考”,与俞樾提出的“予佞而巧”完全符合。俞樾在未见出土材料的情况下竟能得到如此令人叹服的结论,实为其以声音通训诂的证验。

《谷梁传》此句中“仁”是“佞”的假字,但其他文例中的“仁”字是否是“佞”之假字,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孙诒让在《札迻》卷四《晏子春秋》“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条下加案语云:“仁,读为佞。不仁即不佞,言不才也。”[3](P137)于鬯在《香草续校书》中也持这样的看法:“‘仁当读为‘佞,‘佞谐‘仁声(小徐本说文如此,大徐从信省),故得假借。《小尔雅·广言》云:‘佞,才也。‘妾父不佞者,谓妾父不才耳。《问上篇》云‘寡人持不仁,不仁亦不佞也。俱不合据本字读。”[4](P102)“不佞”本指没有口才,如《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佞。”邢昺疏:“佞,口才也。”可作为謙辞,犹言“不才”,如《左传·僖公十五年》:“寡人不佞,能合其众而不能离也。”不过,《晏子春秋》中的“妾父不仁”是女子向晏子讲述事件缘由,自陈其父愚钝且不仁厚,没有听从政令,喝醉酒后触犯了法令。这里的“不仁”并非是说其父口才不好,亦非自谦之语,所以将此“不仁”解作“不佞”是不合适的。我们不知道于鬯和孙诒让二人的论断是否是受到了俞樾的影响,但是他们所提出的《晏子春秋》“妾父不仁”的“仁,读为佞”的观点是不可信的。

二、“贪、探”之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杜预、孔颖达皆不加注,俞樾推测杜、孔二人大约是用本字本义来释读的。《说文解字·贝部》训“贪”为“欲物也”,本义指爱财,特别是指不择手段地求取财物。从心理角度来看,“贪”有“贪得无厌”义;付之于行动,又引申出“贪赃受贿”义。上文介之推明确指出重耳即位是上天的安排,这一切绝非“从亡者”的功劳,“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5](P418)

俞樾批驳前人在此句说解中存在不明假借而致误的情况,他指出:“杜氏不解贪字,盖即以本字读之。然非也,‘贪当读为‘探。”[1](P407)俞樾先引《释名·释言语》“贪,探也,探取入他分也”,次举《后汉书·郭躬传》“舍状以贪情”李贤注“贪与探同”为例证,认为“贪、探声近而义通”。《尔雅·释诂》云:“探,取也。”那么,“贪天之功者,取天之功也”。俞樾复又举《国语》中的“佻天之功以为己力”与《左传》本句对照,认为两句文异而义同,“佻”亦“取”义。《国语·周语中》:“而郤至佻天之功以为己力,不亦难乎?”韦昭注:“佻,偷也。”“偷”亦“取”也,《淮南子·说林训》:“偷肥其体。”高诱注:“偷,取也。”

俞樾指出这里的“贪”并非是贪图财物之本义,也不是贪得无厌或收受贿赂等引申义,若按“贪”字解读,语义扞格。于是他利用“以声音通训诂”的方法,参考刘熙《释名·释言语》中“贪,探也”的解说,指出这里的“贪”字“当读为探”,义为“取”,“贪天之功”即“取天之功”。俞樾又引《国语·周语中》“佻天之功以为己力”为佐证,“佻者偷也,偷亦取也”,正与上文“窃人之财犹谓之盗”的“窃”义相关联。俞樾如此解释,文义顺畅,既合于《周语》异文,又与上句文词形成严密对照。故《左传》本句之“贪”当从俞樾所言,是“探”的假字。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也接受了这一观点。

此外,俞樾在《国语平议》“淫而得神,是谓贪祸”句下亦指出此“贪”字当读为“探”,训为取。俞樾首先批评了韦昭解“贪祸”为“以贪取祸”这种增字解经的作法,指出若依韦昭的释义,则与上文的“道而得神,是谓逢福”在结构上无法达成一致。继而联系《左传》本句相互左证,指出《国语》句中的“贪”字亦当读为“探”,“贪祸”犹言“取祸”,与上文的“逢福”词义相对,词组结构相当。因此,俞樾对《国语》中“贪祸”一词的解释也十分恰当。正是充分考虑了声音的因素,破除字形障碍,以声音通训诂,俞樾才能正确地解释出《左传》《国语》中的两处“贪”字的含义。

三、“为、譌”之辨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何休《解诂》:“交易,犹往来也。言君之不善臣数往来为恶言。”此句属楚庄王与郑伯间的外交辞令。两国交战非君之过,只说是由于奸臣在双方之间交换不恰当的言论,才会导致兵戎相见的局面。何休将“交易”解作“往来”,“交易为言”就是“往来为恶言”。俞樾指出这是增“恶”字解经,不可取。俞樾认为,“为”当读为“譌”,他说:“如何解,则必增入‘恶字于文方备,殆非也。‘为当读为‘譌。《说文·言部》:‘譌,譌言也。从言爲声。《诗》曰:民之譌言。今《诗》《沔水篇》《正月篇》并作‘民之讹言。《沔水》笺曰:‘譌,伪也,言小人好诈伪,为交易之言。即此传所云‘交易为言也。为、伪、譌、讹四字,古人通用。《尧典》‘平秩南讹,《史记·五帝纪》作‘南譌,小司马本作‘南为,《汉书·王莽传》作‘南伪,是其证矣。”[1](P376)

俞樾举出了“为、伪、譌、讹”这组同源通用字,辅助说明“交易为言”是指“往来传递讹言”,他的解释比何休合理得多。正如俞樾所说,何休的说解是把“为言”解释成“为恶言”,这种增字解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俞樾注意到《诗经·小雅·沔水》“民之讹言”的郑玄笺注“小人好诈伪,为交易之言”,正与《公羊传》此处言辞相类,且《尧典》“平秩南讹”在《史记·五帝纪》中作“南譌”,在小司马本中作“南为”,在《汉书·王莽传》中作“南伪”,这些异文材料都能证明“为”“讹”之间确实存在互为通假的情况。那么,本句中的“为言”就可能如俞樾所言本作“譌言”,即不真实的言论。奸臣往来传递不实言论才会导致两国开战,如此解释,文意通顺。

在俞樾之前,洪颐煊也注意到了何休解说中存在的问题,他在《读书丛录》卷六“交易”条中认为“交”通“狡”,“易”义为“轻慢”,“交易为言”是“不令臣数度狡猾轻慢之言”[6](P10)。尽管“交”确可通“狡”,“易”也有“轻慢”义,但是“交易”连用表达狡猾轻慢的例子暂时还没有发现。“交易”在上古时期多作交换义,要发生交换则必然要有所往来,所以“交易”是很容易引申出“往来”义的。而且从构词角度来看,战国时代文献中“交易”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意义也较为凝固,基本成词,但作为“狡猾轻慢”义的用例暂时还未找到,所以洪颐煊的观点不如俞樾“往来讹言”的说法畅达可信。

参考文献:

[1][清]俞樾.春在堂全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2]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M].上海:中西书局,2010.

[3][清]孙诒让.札迻[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清]于鬯.香草续校书[M].张华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3.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6][清]洪颐煊.读书丛录[A].道光二年(1822)广东富文斋刻本.丛书集成初编(三五九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5.

[8]高亨.古字通假会典[M].董治安整理.济南:齐鲁书社,1989.

[9]季旭升.说文新证[M].台北:艺文印书馆,2014.

[10]王其和.俞樾训诂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1.

Reading Notes on “QunjingPingyi(《群经平议》)”

Wang Qianqian

(School of Humanities,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chou 213022, China)

Abstract:The disciplinary scholars of the Qing Dynasty were particularly good at seeking ancient meanings through ancient pronunciations, so they achieved very fruitful results. As a famous figur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Yu Yu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this method during his research and had many valuable opinions. This article gives a few examples to discuss Yu Yue's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use of ancient pronunciation to explore the ancient meaning of the word. At the same time, some of Yu's views have not been recogniz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evidence. However, with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new materials, these views are being confirmed one by one, which highlights Yu's visionary vision.

Key words:QunjingPinyi(《群經平议》);meaning;Jiajie(假借)

猜你喜欢

词义
西行学院成语班
西行学院成语班
西行学院成语班(二)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西行学院成语班(一)
大少不同
浅谈事件域认知模型视角下的英语词义演变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