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分析

2019-02-10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肌纤维盆底功能障碍

陈 洁

(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妇科常见疾病,可因分娩所造成的盆腔支持结构损伤、变形而发生,进而出现尿液排泄功能减低、生殖器功能减弱、腹压增加,最终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及相关性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临床上除要对该类患者予以及时治疗外,还要采用相应护理,以促进恢复。有理论提出,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施加可增强对此类疾病的防治效果[1]。本研究以10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分析对象,实践性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8月来我院接受诊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43±3.56)岁;康复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27±2.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指导、排便指导、运动或其他盆底功能训练指导等。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盆底康复护理。具体措施为:①分步进行持续性、连续性会阴收缩训练,以收紧肛门为主要方式,并每天持续30 min,每次持续3 s。②行以电刺激康复护理,依据具体情况调整电刺激强度,而后使电刺激有规律地作用于相关肌肉及神经,并每次20 min,一周2次,持续4周;③依据电刺激反馈而来的肌电图与压力曲线,对患者行以生物反馈康复护理;④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有关病情知识深入性宣教、认真倾听患者主观感受、转移患者注意力等方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之以乐观心态面对此疾病。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脏器脱垂(肌纤维由II期即脱垂最远处距处女膜边缘-1~+1 cm降为I期即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内,距离处女膜-3~-1 cm)情况。

(2)以自制护理满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70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

(3)记录两组患者的肌纤维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脏器脱垂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康复组脏器脱垂率为10.00%,低于常规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脏器脱垂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0级、I级、Ⅱ级、III级肌纤维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肌纤维总体情况,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肌纤维III级人数多于常规组、0级人数少于常规组,即康复组肌纤维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见表2。

3 讨 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即在肛提肌因妊娠及分娩而有所损伤时,并随着肌肉组织的老化及肌肉张力的减弱,女性出现的脏器脱垂、正常性生活不能等临床表现[2]。有研究发现,大约有50%左右的女性在分娩之后都会不幸患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此时患者不仅在生理上深受其害,还会在精神上饱受其扰,因此医疗人员应对其施以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以促进恢复,加强防治效果[3]。

目前临床上,多以生物反馈、电刺激等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主要康复护理措施,此类方式可刺激盆底肌肉收缩,加大肌肉张力,改善患者控制排泄能力,进而促进生理功能的恢复[4]。电刺激可粗化盆底纤维,扩大盆底横断面,进而加快蛋白质代谢与合成,增强肌肉收缩力与舒张力,柔化盆腔及牵连肌肉,从而有效防止肌肉损伤所引致的生活不便与并发症。同时若联合应用电刺激与生物反馈,还可改善阴道松弛性发展进程,通过增加组织血液循环而延缓阴蒂周围组织的老化[5]。

表2 两组患者0、Ⅰ、Ⅱ、Ⅲ肌纤维改善情况对比[n(%)]

本研究以100位具体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例,在对其行有效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并予以不同护理措施,结果表明:康复组脏器脱垂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肌纤维整体状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肌纤维整体状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垂率越低,护理满意度越高、肌纤维总体情况越好,应用效果越好,即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甚佳。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降低脏器脱垂率,提升Ⅰ、Ⅱ肌纤维改善率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防治效果,可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肌纤维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武定鸡肌纤维特性形成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