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脱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2-10程春红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阴式修补术韧带

程春红

(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如皋 226500)

子宫脱垂是一种妇科疾病,是由于子宫在盆腔内因盆腔组织发生薄弱而导致其沿阴道脱垂,逐渐脱离其正常位置,最终可能脱垂于宫颈口外甚至脱出阴道口[1-2]。根据子宫脱垂的程度,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分为3个等级:轻度、中度及重度脱垂,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出血、腰酸及下腹坠胀等,患者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阴道前后壁、尿道、膀胱及直肠膨出等症状,该病常常发病于中老年妇女,也可见于育龄妇女[3]。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脱垂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治疗,阴式子宫切除术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术式,本文分析了改良阴式子宫切除与+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术在子宫脱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对临床病例的分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其中,参照组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4.37±5.62)岁,均为已婚患者,轻度脱垂14例,中度脱垂4例,重度脱垂2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6±0.24)年;干预组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02±5.84)岁,已婚患者19例,未婚患者1例,轻度脱垂15例,中度脱垂3例,重度脱垂2例,病程2~5年,平均病程(2.72±0.3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伴阴道前壁膨出者进行前壁修补,伴阴道后壁膨出者,进行后壁修补,方法照常规进行。

干预组患者接受改良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术,方法如下:对患者行麻醉后取截石位,对会阴、外阴及下腹部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充分暴露阴道口后,使用艾力斯钳向外下牵拉宫颈,使宫颈也能够暴露于视野中,将生理盐水与缩宫素的混合液注射入膀胱阴道壁间隙,于阴道壁作一倒“V”行切口,顶端自尿道横沟下1.5 cm起,两侧经膀胱膨出外侧缘,钝性加锐性分离阴道粘膜与膀胱间隙,至膀胱附着于宫颈处,钳夹、切断膀胱宫颈韧带,上推膀胱至膀胱反折腹膜,4号丝线缝合标识,于直肠附着于宫颈上0.5 cm处切开,分离阴道后壁粘膜,暴露,打开直肠子宫反折腹膜,4号丝线标识,自下而上分别钳夹、切断子宫主、骶韧带,子宫动、静脉,阔韧带,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最后缝合前后腹膜关闭腹腔,各韧带于腹膜外,相应韧带残端留线两两对应打结,加强盆底支撑力。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2)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4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阴道壁脱垂;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阴道壁膨出及脱垂的情况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

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干预组 20 64.32±10.08 105.37±13.09 6.45±1.24参照组 20 108.45±17.83 208.56±21.92 9.73±2.08 t 9.636 18.075 6.057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远高于参照组患者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子宫脱垂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中老年妇女为本病的高发人群,许多患者在分娩时产道及盆腔快速扩张,肌纤维撕裂或撕拉过长,而尿生殖器裂孔变大,如产妇在产后未能及时恢复或从事过重的劳动,导致盆底组织的张力恢复出现问题,对子宫的支持力有所减弱,子宫逐渐出现下移,最终造成子宫脱垂[4-5]。患者一旦发生子宫脱垂,会表现出腹胀、腰酸、尿潴留、尿痛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子宫脱垂的患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村老年妇女,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多数外出务工,农村妇女则需要独自承担繁重的农活,加之分娩造成的影响,导致发病几率上升[6]。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脱垂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子宫切除与阴道壁前后修补术,但治疗效果并不影响,近年来,改良的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术在子宫脱垂治疗中得到了应用,其具备以下优点:①切口利用阴道这一生理通道,避开腹部,对患者的美观影响不大;②阴式子宫切除术只需要打开阴道前壁及膀胱,不需要上行至直肠,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③手术操作在盆腔底部进行,不累及肠管,且术后排气较早;④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缝合将子宫黏膜与盆腔腹黏膜等进行缝合,不会留下腔隙,避免了残余血肿的出现,也提升了肌底张力,避免息肉的发生[7]。研究结果显示,经对比发现,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远高于参照组患者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改良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术在子宫脱垂治疗中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猜你喜欢

阴式修补术韧带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什么是阴式手术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
阴式彩超对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