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气分析采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2019-02-10高丽红

关键词:操作者桡动脉食指

尹 丹,高丽红

(1.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ABGA)是指通过对人体动脉血中氧分压P(C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以及电解质等指标进行测量,进而对人体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情况做出相应评估,该项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对临床中给予氧疗、调节机械通气参数以及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有重要的意义[1]。目前,国内临床中对于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有很多不同地报道,为了提高各级护理人员不用部位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成功率,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现将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技术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1 选取适当的采血部位

通常情况下选择采血的部位以方便穿刺、易于触及、较多的侧支循环、离静脉和神经较远的动脉为主[2]。临床在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时一般选择的部位为桡、肱、股、足背动脉。蔡有兰[3]在研究中证明,对于同一患者分别在桡、肱、股、足背4个不同部位采集动脉血后发现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不显著。针对需要多次采集动脉血进行分析时,禁止在同一部位进行反复穿刺,防止对局部血管造成损伤,降低形成血肿的几率,以缓解患者的穿刺痛苦[4]。

1.1 桡动脉

桡动脉位于表浅部位,可轻易触摸到,并且穿刺较为简单,是采血首选的部位。对于Allen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说明其手掌侧支循环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应选择其他的穿刺部位。对于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来说在桡动脉部位多次进行穿刺或穿刺不当会引起局部出血、血肿等症状,增加了介入治疗的困难,因此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反复穿刺。姜莉[5]认为,桡动脉虽属浅表动脉,但穿刺部位局部肌肉少并伴筋膜,痛觉较为敏感,有患者难以接受。胡镜等人[6]在研究中指出采取垂直穿侧旋转进针的方法有效的增加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几率,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1.2 肱动脉

与桡动脉比,肱动脉血管比较粗,与静脉有一定的距离,患者所采取的体位不会受到疾病的影响,适合采血。卢娅莉[7]在研究中证实老年患者更适用十字横纹法,该法具有极高的穿刺成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刘妙[8]称在肱动脉进行穿刺采血有效的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更降低了误入静脉的几率。

1.3 足背动脉

足背动脉为下肢末梢动脉,足背动脉旁无较粗的静脉伴行,位于足部的浅表部位。此外,足背部皮肤比较紧绷将动脉包裹,触摸时不易滑动。朱海燕[9]认为,利用足背动脉进行血气分析穿刺采血的方法,有利于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和准确率,为采集动脉血气标本的首选部位。

1.4 股动脉

针对股动脉穿刺法来说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性高等优势。吴静等[10]称股动脉穿刺法适用于危重、老年与休克患者。因为股动脉穿刺法采血时间比较短,为患者的治疗节省了时间,因而提高了其抢救成功率。股动脉具有管腔粗、易固定、易触摸等特点,避免了晕针患者或过度紧张患者出现血液酸碱失衡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分析的精准程度,适用于血管痉挛、心包积液(奇脉)、房颤(脉搏短绌)等患者。股动脉虽是大动脉,但穿刺中易误穿静脉及损伤神经,对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易导致血肿的发生和血栓的形成[5]

2 穿刺方法

2.1 桡动脉穿刺

2.1.1 传统穿刺法 在前壁掌侧腕关节上约2cm部位实施穿刺,这个部位是动脉搏动最显著的部位,使用两指间对动脉进行固定,右手握住注射器,注射器在两指间呈垂直的方向以40°角进入动脉部位[11]。

2.1.2 以桡骨茎为坐标取血 手臂向外平伸且呈20~30°,利用小枕将手腕抬高,手心向上,腕关节呈现出背曲的状态,手掌呈现半握拳的状态,操作者利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感觉患者桡动脉搏动的状况,食指指端按压搏动最强的部位,利用中指及无名指向下按压并将桡动脉固定好,操作者右手以握笔式姿势拿注射器,顺着左手食指指尖桡动脉最强部位以90°且垂直进行刺入,在刺入的同时操作者利用右手掌根部对患者手掌大鱼际处进行按压[12]。

2.1.3 近心端向远心端逆行穿刺 利用小枕将手腕抬高,手心向上,腕关节呈现出背曲的状态。操作者使用左手中指、食指对桡动脉搏动最强部位进行触摸并实施固定,将注射器握在右手中并以60°由动脉近端向远心端实施逆行穿刺[13]。

2.1.4 一指垂直采血法 桡动脉处于的位置距离腕横纹有一横指且距外侧0.5cm处,操作者食指顺着血管的走向找出采血的部位并感受动脉的最强搏动部位,操作者右手以握笔的方式手持注射器并以90°垂直的方式刺入皮肤[12]。

2.2 肱动脉穿刺

将穿刺上肢向外伸展并旋转,抬高肘部位,操作者使用左手食指及中指触摸肱动脉搏动最强部位,利用食指对其固定,右手握住注射器并以70°以逆动脉血流的方向在指下端约1.0cm进行穿刺[4]。

2.3 足背动脉穿刺

2.3.1 常规穿刺法 在内、外踝背侧连线上实施穿刺,位于足背中部大脚趾和第2脚趾之间,中指放在搏动最为显著的部位,使用中指与无名指将皮肤固定好,针尖以斜面向上且针头为20°进针穿刺[14]。

2.3.2 大角度快速进针法 患者采取仰卧位,将足伸直,脚掌呈自然下压的状态促使足背为绷直的现象,利用左手食指指腹寻找足背动脉的搏动部位,找到最强搏动部位之后右手握住注射器,针尖向上以70°进行进针穿刺[15]。

2.3.3 垂直进针法 闵腊英等[14]称与传统进针法穿刺比,垂直进针法的成功率比较高,降低了发生淤血及瘀斑的几率,操作者使用左手食指对搏动最强部位进行触摸,右手握住注射器以垂直的方式进行穿刺。

2.4 股动脉穿刺

操作者左手食指及中指对搏动最强部位进行触摸,并对中指及食指所在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操作者的方向应与股动脉行走的方向相同,同时两指向下按压,在按压时注意按压的力度,右手握住注射器在两指间以垂直的方向进针[16]。

3 送检及保存

因细胞离体后依旧进行新陈代谢,导致PaO2和pH值下降、PaCO2上升,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PaO2、PaCO2与乳酸送检必须控制在15min内,其余检测项目如:电解质、BUN、血色素、pH值、红细胞比积、血糖等的检测,要求在1h内完成[17]。张霞等[18]经过研究发现,在常温状态下降标本放置45min之后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依旧比较高。也有研究证明[19],在4℃冷藏室中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1h。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及方法可有效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成功率与检验结果的准确率,这将用于指导和提升临床医护人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技术水平,尤其是新入职护士,在准确掌握以上几种穿刺方法后,将其熟练运用于临床,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与负担。采集标本后及时送检,为临床救治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猜你喜欢

操作者桡动脉食指
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操作者内及操作者间可重复性研究
浅析汽车制造业人机工程标准
操作者框架在车辆传动系旋转耐久试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磨 刀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带“口”的汉字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平衡尺子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经桡动脉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发生经桡动脉痉挛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