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2019-02-10车丽萍王晓蓉万国静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肌瘤住院切口

车丽萍,王晓蓉,万国静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外科手术疗法,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1]。护理服务,是保证手术效果及其临床安全性的关键环节[2]。因此,加强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对我院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予以全面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病历资料,以接受常规护理患者为A组(41例,年龄35~60岁,24例肌壁间肌瘤、17例浆膜下肌瘤),以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患者为B组(41例,年龄37~58岁,26例肌壁间肌瘤、15例浆膜下肌瘤),对两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处理,无差异。

1.2 方法

A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安排病房,联系医生,协助完成常规检查;术中,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辅以生活护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护理、出院指导等干预。

B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如下:(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为护士长及护士,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相关文献资料、患者实际病情、临床护理路径目标,制定护理计划。(2)护理内容,①术前,第1天,安排病房,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缓解抵触心理,并告知卫生间、开水房位置,以及介绍手术优势,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负性情绪,提高配合度;第2天,协助患者完成相关常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以保证手术顺利开展;手术当天,为患者备皮、灌肠,建立静脉通路,予以药物治疗,并送至手术室,取手术体位,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予以隐私保护及保暖;②术后当日,送至病房,监测生命体征及引流情况,待患者恢复意识,告知手术情况;第2天,观察患者阴道流血状况,并评估拔除尿管指征,确定有无尿潴留;观察切口是否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以防切口感染;协助更换体位,减少腹部张力,缓解疼痛;术后3~5天,交待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重点强调早期下床活动的益处;出院当日,协助办理出院手续,留取联系方式,交待院外相关事宜,如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锻炼、定期复查等。

1.3 观察指标

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护理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包括切口感染、尿潴留各1例。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9/41),包括2例腹胀、尿潴留及切口感染各3例、性冷淡1例。差异显著(P<0.05)。

2.2 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

护理后,B组术后住院时间(7.13±1.07)天短于A组(9.32±1.15)天(t=8.927,P<0.05)。

3 讨 论

以往临床中,通常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加入常规护理,即根据医嘱,向患者提供一系列护理干预,但内容相对匮乏,且形式单一,无系统性、全面性、主动性等特点,难以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近些年,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普及,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在患者整个住院期间,以其病情及实际需要、治疗方案等内容为依据,制定具有程序化、专业化、标准化等特点护理计划表,为其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过程。与传统护理服务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使医生诊断、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结合,以保证患者获取最为合适的护理服务,提高整体康复效果。

本组结果得出,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和欧阳莎等[2]人提出的研究成果相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结合患者病情、诊疗方案及生理、心理等需求,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按照路径表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各项护理配合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术后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预后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使用。

猜你喜欢

肌瘤住院切口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