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9-01-31

中学语文 2019年27期
关键词:里科夫形象思维思维能力

卢 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高中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积累字词句、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教学,而是越来越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受各因素的影响, 这一观念无法有效地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致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就格外重要。 笔者根据学生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索出了以下五种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

一、利用小组合作,活跃学生的思维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填鸭式”教学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时,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一是问题的设置,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展示交流结论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要求,确保各类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和提高。 二是在教师提出有思维强度的问题之后,应给学生独学的时间。 只有经过主动、独立的思考,才能使个体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三是成果展示要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在口头交流时部分学生在陈述观点时就会出现用词不准、 条理不明等情况, 但如果要求学生把谈论交流的成果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就会大大提高表达的准确性、清晰性、层次性,通过长久训练,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和表达的准确性就会增强。

二、创设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据调查,近半数的人认为语文和生活联系不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其实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语文学习或教学如果脱离了生活实践, 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没有帮助,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运用两种方式来创设情境,一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 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例如,学习《素芭》时,可以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感触人物心灵,了解人物命运,进而探讨命运悲剧的成因,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种是通过课堂活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小说或者戏剧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在学习文言文时更应该以课堂活动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离骚》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将文章编排成舞台剧,以白话文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这样学生既落实了文言文的翻译目标,又可以感知文章中的内容和人物情感,通过这种方式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场景模拟、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要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要使学生真正能集中更多注意力培养语文思维能力, 还需要寻找能牵一点而动全文的关键支点,激起学生的质疑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热度。 如学习契诃夫的 《装在套子里的人》 时, 我们通常会问学生 “别里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样常规的设疑方式让学生的思维疲倦,懒于思考,教师可以换一种问题设置:是谁杀死了别里科夫?这个问题既包含了别里科夫的形象, 又探究了别里科夫的死因,进而探究小说主题,完成了教学目标。 这样的疑问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助于提升学生了发散性思维。

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

本文所说的“材”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不同类型文本需要培养不同的思维方法, 这需要学生有考点意识,从考点入手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 如在学习议论文时要从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入手,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学习诗歌时要从意象、意境、形象、语言、手法等方面入手, 探究诗歌的情感, 学习小说时要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入手去探究小说的主题,学习散文时从阅读散文首先要从“形”入手准确地把握散文的“神”,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这样通过不同的文本类型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不同类型学生有不同的思维特征, 偏文科学生形象思维较强,偏理科学生逻辑思维较强。 那么教师在给理科生授课时可以渗透文史知识,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给文科生渗透科普知识,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

五、加强阅读指导,提升语文的辩证思维和深度思维

阅读是语文的灵魂。 高中学生因学业繁重无暇阅读,据调查,多数学生喜欢读杂志报纸类和通俗畅销类读物,因为这类浅阅读读物不费脑力。 为此,教师应该给学生课外阅读有效的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合理规划阅读时间,帮助他们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 其次,规划引导阅读内容,以精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以泛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达到“思维发展与提升”从而达到“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见语言只是载体,思维才是核心,只有将知识和自己的思考体验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学有所获。

猜你喜欢

里科夫形象思维思维能力
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
培养思维能力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培养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形象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相约二十年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