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习教学在初中语文的策略探讨

2019-01-31焦万福

中学语文 2019年2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本初中语文

焦万福

对于初中生来说, 对文本的分析理解能力不仅仅来源于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授课的教学, 还包括了学生自身在课前的预习工作。 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只要负责听和记好笔记就可以了, 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 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由于对课前预习不重视,在课堂中跟不上进度从而与其他学生在知识的理解能力方面产生差距。 笔者通过对预习在教学中的策略研究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以抛砖引玉, 希望更多的语文教师参与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预习的方法更好地对初中语文进行学习,从而与高中语文课程学习更好的进行衔接。

一、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开展课前自主探讨学习

对于部分学生而言, 课前预习并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 但是通过课前预习却能够给学生自身带来很好的上课体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进一步的提高成绩。 学生在课前对课本中文本进行解读,会发现其中自己能够理解与不能够理解的部分, 从而通过课堂中老师的讲解与提问,有针对性的学习其中的内容,逐步的掌握相应的知识。 而对于教师而言,不同的课文中的文本内容需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以及诗歌鉴赏类等,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通过课前的预习进行自主的学习探讨。

例如,在进行初中课文文本《沁园春·雪》预习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要求学生首先对其中的时间、 地点和人物进行了解, 同时对其中的意象,也就是相关的景物描写进行对照,从景物的描写中运用想象力的发挥,让自己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想象中体会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 通过对作者背景的介绍, 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想象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 会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对课本中文本的阅读不断地进行自身的体会, 在体会意境的基础下逐步发现其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 从而通过表达发现其中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因此,对于课前的预习,我们发现教师自身的引导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把握, 同时也有一定的帮助, 进而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引导,提高综合素质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来说, 不是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保证课堂中的45分钟能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吸收, 因此对于教师在课堂中所传授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一定的区别,所以,教师对于学生自身掌握的知识内容的差异性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能够让学生自身更好的掌握课堂中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 可以对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探究式的学习, 对课堂中所涉及的课本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理解,让学生之间能够通过互相的学习完全掌握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对每个小组自身通过探究所得出的许多问题和结果进行点评,如此学生可以从点评中发现自身对于课本内容理解的偏差,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弥补自身的短板,也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感情的升华,从而萌生团结友爱的师生关系,对以后的课堂氛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对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课堂内容的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 学生首先需要对文章作者周定舫有一定的理解, 同时从中进行对相关的英雄以及名人的故事的引入,通过对相关的英雄事迹进行描述,让学生进行联想,感受英雄的内在品质。 同时通过一定的氛围的感染,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进行课本阅读之后写出自己的感想,对于自己的感想,其中应当包括课文的主旨,英雄事迹的描述,以及对英雄的自我想法的开展, 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消化,同时对课文本身也有一定的理解,使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的培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开展预习评价,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学生自身而言, 教师在课堂上的相关内容的传授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最直接的途径, 而课堂中教师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对语文课堂内容的熟悉程度;而对于教师而言,在课堂中所经过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得到确切的证明其自身的有效性, 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教师自身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同时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综合评价, 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产生对学习的动力, 进一步增强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和认真听课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不同的教师需要对学生自身的情况有充分的把握,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在课前预习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对于学生而言,不同阶段所侧重的评价重点也是不同的,这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也让学生在保证课堂内容完整性的同时做好预习工作。

例如,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对所教授的课程的进度有一定的把握,从中对课程进行抽取,将每个月的一两节用于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查漏补缺, 同时与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 以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进行有效的缓解,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学生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发挥预习对教学的指引和引导作用, 从中选出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通过他们对预习的思路的阐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 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来说,这样的总结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脱离出来,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通过交流充分的了解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思路, 好老师加上好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通往成功的有效途径。

总之, 对于初中生而言, 要想学习好初中语文知识,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语文教师的讲解授课,但是同时也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学生只有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当教师在讲解课程时,学生才能够更加容易消化和理解,跟上语文教师的授课思路。 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好语文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需要对于预习教学的优势进行继承和发扬,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工作,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课本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