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实践

2019-01-31张红艳

中学语文 2019年27期
关键词:重点难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张红艳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内容浓缩的特征,可以突破语文教学重点难点,增强语文教学应用效果。 “微课”教学的优势是可以按照教学内容, 给学生建立起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知识, 主动进行思考, 从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更好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重点难点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应用“微课”,充分地将“微课”的使用价值发挥出来。

一、“微课” 在高中语文重点难点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是信息现代化条件下,语文教学的崭新的教学形式,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最好形式之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微课”在高中语文重点难点教学中的优势

“微课”短小精悍、内容浓缩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首先,教学方式短小精悍,通常控制在三到七分钟之间, 可以节约大量课堂教学时间,有利于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其次,教学内容高度浓缩,有利于教师将教学重点、难点以“点块”的形式提炼出来,以供教师重点讲解及学生重点突破;最后,“微课”教学还具有“碎片”特征,教师可以将教学中学生尚未掌握的重点难点录成“微课”的形式上传到平台,供学生以“一对一”的形式课后自主学习。

2.“微课”在高中语文重点难点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可以调动高中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 学习形式单调。 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探究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方法成为了较为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微课”式的教学方法备受教育领域人士的关注, 而且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到学科教学当中来。 由于“微课”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抽象的语文文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片和视频, 用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从而深受学生欢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对重点内容重点单独讲解。 “微课”传授的知识具有点状、碎片化的特点,教师可以针对教材进行介绍,分析重点题型,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归纳。 “微课”的学习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完全不一样,教师在“微课”教学当中利用视频的方式为学生传输学习方式与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 学生在课堂没有听懂时可以在课后通过 “微课”自主学习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二、高中语文重点难点“微课”的制作原则

高中生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微课”内容一般要求是要短小精悍,以5至10分钟的视频为载体,教师紧扣某个重难点展开教学的过程; 同时微课是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直观性和情节性为显著特征, 所以“微课”的制作要避免流于形式,在制作时要紧扣教材,要做到围绕教学内容,坚持为教学服务。

1.“微课”内容要环环相扣,微中有序

微课虽小,也应“五脏俱全”,应包括完整的教学环节。 例如我在儒家经典作品《论语》的微课中,包括了导入、心理技能讲解、练习和总结环节只选用8分钟的画面。 首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选择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播放完毕,设问引发学生共鸣和思考:“你是任何看待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时同学的意见和发言? ”围绕怎么向老师和同学相互学习的问题,告诉学生虚心学习的道理, 把教育学生虚心向别人学习的道理和“微课”主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这样一节微课有序展开,微而不碎。

2.“微课”要主题突出,微中显重

一节好的微课,不仅要具备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功能,还要攻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明确的主题,教师要把知识点梳理清楚,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制作《孔雀东南飞》微课中,紧紧围绕制订目标、分解目标的主题,选取先用爱情故事开头,再围绕故事的发展,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分解, 让学生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多个易于达到、具体明确、可以量度的小目标,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3.“微课”要紧扣教材,服务教学

教师在“微课”内容的选择中,要紧扣教材,挖掘教材中学生不容易掌握而又常考的知识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学情反馈,将其制作成“微课”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或将其上传到平台上,从而帮助学生课堂复习所用。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的“微课”制作时,教师可以从历史角度、美学角度、景物描写角度、艺术角度,结合文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展开,以教材为中心,以服务教学为目标,进行“微课”的制作。

三、“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重点难点中的运用

1.运用“微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师生共同明确好教与学中的重点难点的目标,可以极大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教师在运用“微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课本教材为基础,以课外学习为拓展,以“微课”的形式将教学重点难点快速精准地表现出来,同时辅之以一定的讲解,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目标, 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预习与解决这些教学重点难点,提升语文水平及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赤壁赋》时,此文记叙了词人在秋天的夜里与朋友们乘着小船游览赤壁的所见所感。 此篇文章出自较为复杂的背景中,夹杂着作者的人生境遇,语言较为晦涩难懂,作者的寓意也较为隐晦,所以,综合上述因素,这篇文章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 教师在学生预习前可以与学生沟通,确定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2)品味、鉴赏课文语言的精美之处,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3)体会并能讲解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然后教师可以在“微课”制作中,以有条理的“碎片”形式将“微课”重点学习内容分成以下三块:(1)介绍文章的写作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经历;(2)将课文中的实词和虚词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同时辅之以归纳整理方法;(3)抓住课文重点“词眼”,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的精美及写作特色;最后在“微课”内容中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教学难点:课文中有哪些“景”? 何处表达了“情”?文中何处有“理”?“景、情、理”三者是以怎样的方式交融在一起? 作者这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优点?教师以这样的“微课”形式既可以协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又引导和启发了学生如何思考此类问题。

2.运用“微课”讲解教学重点难点

“微课”教学内容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讲解课文当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将其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从而直观地将语文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解到位,大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比如,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能对课文豪放气势、苍凉情调有所感悟,同时能对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有一定的理解;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如何将“古”和“今”联系到一起,从而用豪壮的情调表达作者心中抱负的特点。 教师在通过“微课”对教学重点难点讲解时,可以将“乐、文、画”三者相结合:首先在“大江东去”的背景音乐中呈现出“微课”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回想自己的预习内容;然后通过画面呈现“三国周郎赤壁”的壮观情景,同时教师对什么是“江山如画”进行讲解;最后“由古及今”,结合文中“人道是”“谈笑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讲解作者如何表达壮志难酬的感慨、 以及如何用豪壮的情调表达作者心中抱负的教学重点难点。 这样的“微课”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 同时可以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运用“微课”回顾教学重点难点

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 再加上一个归纳性的 “微课”板书,可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收尾工作,同时便于学生课后利用 “微课” 资源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知识回顾。 语文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们展示自己总结的课程时,总结一定要系统,同时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再放入“微课”中,以免占用学生学习时间。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 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2)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林黛玉的性格, 了解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是如何运用渐进式层层推进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用“微课”整理重点难点时,可以从“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处体现林黛玉的懂礼节,从两次“在读什么书”的回答中体现林黛玉的教养,从“黛玉也照样漱了口”体现黛玉的小心谨慎,然后总结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最后通过林黛玉在贾府中的“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层层推进,了解作者在描写人物时如何采用渐进式手法。 作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小结,通过“微课”的最后归纳回顾,学生们可以行之有效的掌握课堂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 良好的将知识重点难点吸收并且灵活应用。

“微课”在高中语文重点难点教学中,不再把教师当做主体,学生被动开展学习,而是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开展教学,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予以突破,增强学生归纳总结的理解水平,真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重点难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5讲 科学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机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重点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