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资讯

2019-01-30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奶业养殖

加快确立奶农规模化养殖的基础地位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9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9个部分18项具体内容,提出以实现奶业全面振兴为目标,优化奶业生产布局,创新奶业发展方式,建立完善以奶农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生产经营体系,密切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联结,提振乳制品消费信心,力争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 500万吨,切实提升我国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奶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事关国民健康和农牧民增收,如果不加快推进奶业振兴,提高国产乳制品的数量和质量,就会丧失保障乳制品供给安全的主动权,失去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2018年9月,胡春华副总理出席全国奶业振兴工作推进会并讲话,对推进奶业振兴作出全面部署。中央一系列部署安排向全社会发出了振兴奶业的强烈信号,为今后奶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于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中国奶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奶农是奶业发展的基础。农户规模化奶牛养殖既具有家庭经营的监督成本低、决策及时、管理精心等优势,又能发挥规模经营效益,对于提高奶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奶牛养殖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大量散户被逐渐淘汰,我国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是历史性的进步。但是,不少奶牛规模养殖户被淘汰,导致农户家庭规模奶牛养殖占比明显偏低,已经成为整个奶业产业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从根本上制约着奶业的发展。

《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确立奶农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生产经营体系。一是支持农户适度规模养殖发展,完善促进农户规模奶牛养殖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发展农户家庭经营的奶牛规模化养殖摆在突出优先位置,构建“奶农+合作社+公司”的奶业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出数以万计的适度规模经营奶牛家庭牧场,形成以奶农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生产经营体系,夯实奶业发展根基。二是支持奶农发展乳制品加工,出台金融信贷支持、用地用电保障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快修订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放宽对乳制品加工布局的半径和日处理能力等限制,支持具备条件的奶牛养殖场、合作社生产带有地方特色的乳制品,满足高品质、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三是强化养殖保险和贷款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中小牧场贷款纳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予以支持,完善奶牛养殖保险政策,减少养殖风险,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开展生鲜乳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稳定养殖收益预期。

同时,《意见》指出要积极降低奶牛饲养成本,大力发展优质饲草业,推进农区种养结合,探索牧区半放牧、半舍饲模式,推进农牧交错带种草养牛,将粮改饲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奶牛养殖大县,大力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支持内蒙古、甘肃、宁夏等优势区大规模种植苜蓿。提升饲草料生产加工和养殖装备水平,对牧场购置符合条件的全混合日粮(TMR)配制以及其他养殖、饲草料加工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奶业涵盖饲草料种植、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养殖环节处于弱势,短板突出。乳制品加工企业要做大做强,最坚实的基础是建立起以自己的奶农为基础的奶源基地,只有把奶农利益保障好,奶源根基才会牢固。为此,《意见》提出促进养殖加工融合发展,一是支持加工企业反哺奶农,通过采取加工企业与奶农相互持股、溢价收购、利润保障以及养殖圈舍和奶牛、补贴资金入股等方式,建立互利共赢的纽带,切实保障奶农合理收益。二是整顿生鲜乳收购秩序。《意见》提出奶业主产省(区)省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力举措,抓紧建立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保障养殖、加工环节的合理收益。监督签订和履行规范的生鲜乳收购合同,排除霸王条款,严肃查处违反合同约定和“潜规则”行为。依法查处和公布不履行生鲜购销合同以及凭借购销关系强推强卖兽药、饲料和养殖设备等行为。

乳制品加工业是奶业发展龙头,做强做优乳制品加工业是奶业振兴的必然结果。当前,婴幼儿配方乳粉是我国乳制品加工中的突出短板,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要补上这块突出短板,必须做强做优乳制品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责无旁贷。《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竞争力,完善良好生产规范体系,继续执行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力争3年内显著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品质、竞争力和美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快优化乳制品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低温乳制品,增加高附加值的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生产,开发羊奶、水牛奶、牦牛奶等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乳制品,提高国产乳制品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将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编制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方案》指出,近年来,长江渔业资源年均捕捞产量不足10万吨,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伴随渔业资源严重衰退,部分渔民使用“绝户网”“电毒炸”等非法渔具渔法竭泽而渔,形成资源“公地悲剧”和渔民越捕越穷、资源越捕越少的恶性循环。因此,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也是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危机的关键之举。

《方案》要求,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2019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退捕,率先实行全面禁捕,今后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2020年底以前,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的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禁捕期结束后,在科学评估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另行制定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管理政策;在大型通江湖泊,大型通江湖泊(主要指鄱阳湖、洞庭湖等)除保护区以外的水域由有关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禁捕管理办法,可因地制宜一湖一策差别管理,确定的禁捕区2020年底以前实行禁捕;在其他水域,长江流域其他水域的禁渔期和禁渔区制度,由有关地方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此外,禁捕期间,特定资源的利用和科研调查、苗种繁育等需要捕捞的,实行专项管理,具体办法由省级或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

《方案》还明确,退捕渔民临时生活补助、社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工作所需资金,主要由各地结合现有政策资金渠道解决。中央财政采取一次性补助与过渡期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对禁捕工作给予适当支持。

大数据将会对智慧农业产生颠覆式的影响

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的“农科讲坛”上,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海外农业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坦研究员讲述了大数据驱动的智慧农业思考与实践。

孙坦介绍,智慧农业是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和主要驱动力的新兴农业生产模式,使用智能机械来实现农畜牧产品的种管采收等方面,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回报,主要用来解决更高的产量和环保要求。现阶段智慧农业的主要应用集中在农业的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和计算育种。在智慧农业领域的研发和创新,需做到“眼尖、脑快、手灵”,看重全局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在一个区域以及农业和其他产业的相互关联上起到解决整个过程的数据分析、控制、挖掘以及决策支持、传递的作用。信息所根据现有的研究布局和特长,通过大数据的融合治理与并行计算、机器视觉与表型、农作物模型和全局的信息管理以及计算育种等关键技术和方法,构建了数字果园、智慧蜂业、数字小麦、数字玉米等模型,智慧兽药、物联牧场、物联菜园等全局信息管理平台,计算育种大数据平台和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应用平台,推出了“1+1+N”的模式,一个智慧农业的大数据中心,支撑一个智慧农业大数据的决策指挥平台,带动N个面向区域特色的智慧农业的具体应用,将政府的监管、电子商务、质量溯源、监测控制应用和整个生产过程全部集成到一个平台。大数据将会对智慧农业产生颠覆式的影响,最终智慧农业的模式必将为节本提质增效发挥作用。

基因组所破解鸡肠道饲用抗生素及天然替抗产品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通过高通量测序构建了全球首个鸡肠道微生物参考基因集,对动物肠道宏基因组学研究起到的重要补充作用。该研究为开发“绿色天然”植物来源替抗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微生物学(Microbiome)》上。

伴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限抗”和“禁抗”的队伍,寻找和开发“安全、有效、可控、成本低”的天然替抗产品是目前全球研究的热点。然而,无论是饲用抗生素还是天然替抗产品的防病促生长作用都与肠道微生物紧密相关,但是由于缺乏大样本量数据的分析和缺少更能真实代表肠道内微生物情况的样本,导致一直无法清楚解析两者的作用机制。而只有阐明两者的防病促生长机制,才能真正指导绿色安全的防病促生长的饲用替抗产品的开发。

为了进一步研究家禽肠道微生物功能解释饲用抗生素和天然替抗产品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联合研究团队于2012年启动鸡肠道宏基因组研究计划,经过6年的努力,构建了第一个鸡肠道微生物参考基因集,深入分析不同肠段、不同饲养方法、不同日龄对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功能的影响,并系统比较了饲用抗生素金霉素(CTC)和天然替抗产品博落回提取物(MCE)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调节作用。

该研究还以金霉素(饲用抗生素)与博落回提取物(植物来源天然促生长剂替抗产品)为比较研究对象,揭示对比了两者的促生长机制。宏基因组数据结果显示博落回提取物主要能促进有益菌乳杆菌属增加、增强氨基酸和丁酸等营养或抗炎物质合成,从而有利于抗炎促生长。而金霉素则增加了肠道中产抗生素菌群丰度及增强了多种抗生素合成途径,据此推测能更有效地抑制有害菌和炎症反应来达到促生长效果。

研究发现猪脂肪组织调控基因及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苗向阳研究员及团队采用多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了参与调控猪脂肪沉积的基因及其信号调控通路,构建了其基因表达调控网络,首次系统深入地揭示了调控猪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细胞生理生化(Cellular Physiologyand Biochemistry)》上。

我国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养猪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长期以来,国内外猪的遗传改良主要集中在提高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消耗、降低背膘厚、增加胴体瘦肉率方面,且取得了明显的改良效果,但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提高均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猪肉品质的下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强,对猪肉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在量上,对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多年来,在以高瘦肉率和快速生长为目标的选育过程中,猪肉品质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猪肉脂肪含量的减少,尤其是肌内脂肪沉积减少。该研究通过对不同脂肪沉积能力的猪脂肪组织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了调控猪脂肪沉积的关键功能基因、miRNA、circRNA、lncRNA及其靶基因与信号调控通路。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为拓展猪肉品质及预防代谢性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猪优良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分子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微生物饲料成为养殖业新宠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方面也越来越严重,对此我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保证家畜必须的蛋白质饲料也越来越缺乏,那么我国利用工业废物来培养单细胞蛋白质,是一项一举双收的好项目,是我国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新方向。

所谓单细胞蛋白质,就是培养酵母、细菌、真菌和藻类所增长的蛋白质。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一般是在立体的培养罐中进行,可以节约占地面积,在小面积的土地上面产出大量的菌体。

据了解35个容量250立方米的培养罐,每日可生产300~400吨纯酵母,一年可以生45 000~60 000吨的优质蛋白质。相当于280~400万平方米土地栽培的大豆的生产力。我国利用此项技术对发展养殖业起了重大作用。在养殖业中应用单细胞蛋白质饲料,使畜禽生产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国面积广阔,资产丰富,能够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原料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仅食品工业废水,废渣利用起来,就可年产饲料酵母和其他饲料产品上百万吨。要想解决我国饲料蛋白质严重不足的现状,积极利用再生资源,如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废液生产饲用单细胞蛋白,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国外有一些畜牧业发达国家对青贮饲料已经应用得非常广泛,我国北方严重放牧造成植被退化,南方许多地方也存在饲草不足的情况,并且我国养殖量正在不断提高,如果大力推广青贮饲料,则可以解决我国饲草的严重不足,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我国有很多资源都被浪费,就以农作物秸秆为例,每年都要损失上亿吨,这些农作物秸秆被用于青贮饲料的只有少数,大多数用于燃料和肥料,燃烧对空气环境污染及其严重,即使作为饲料的极少部分也多采用传统的直接饲喂的方法,消化利用率很低。如果我们把20%的农作物秸秆通过发酵做成饲料,则可获得相当于400亿千克的饲料,大约是我国每年饲料用粮的一半。

目前我国在谷物饲料发酵方面也有不错的进展,它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许多对肠道的有益菌,可以促进肠道消化,提高饲料适口性,应用仔猪上可以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改善饲料口感将不好吃的转变成为好吃的。它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法国延长试行肉奶原产地强制性标签制度

法国农业部近日宣布,法国肉类和奶类原产地强制性标签制度试行时间将延长至2020年初。

法国是在欧洲马肉丑闻曝光后于2017年1月引入这项标签制度的,它强制性要求相关企业在食品标签中标注肉类和奶类成分的原产地。该制度原计划试行时间为两年,终止日期是2018年12月31日。

2013年初,以马肉冒充牛肉的“马肉风波”波及欧洲多国,当时550吨的马肉被制成450多万份“牛肉”制品销往13个欧盟国家。2016年,欧盟委员会批准法国从2017年1月1日开始试行肉类和奶类原产地强制性标签制度。

安全蛋品检测追溯一体化平台发布

近日,由“蛋e网”自主研发并推出的鸡蛋检测追溯一体化系统——“核蛋”平台在京正式发布。

“蛋e网”由北农大集团投资成立,目前已在新四板挂牌(公司简称“中农志远”,交易代码:100022)。此次“蛋e网”推出“核蛋”平台将极大助力和推动中国安全蛋品供应链的建设,为中国规模养殖企业和蛋商的品牌化战略和转型升级提供综合化解决方案。

“核蛋”平台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蛋企内部追溯系统不同,它作为第三方平台,不仅是一套追溯体系,更是一套检测审核体系,它以“经得起审核、才是安全蛋”为核心理念,不仅实现了一蛋一码、全程可溯,同时还对所有加入“核蛋”平台的养殖企业,通过人员驻场监督、大数据实时监测、母鸡定期抗体检测、每日鸡蛋药残检测实现了对养殖端“鸡场”“母鸡”“鸡蛋”三位一体的全面审核和实时监控,并以区块链技术完成了对审核结果的真实呈现。“核蛋”平台更加强调为消费者赋能,让蛋品安全看得见,消费者在扫码输号后,即可看到鸡蛋的全部生产信息、药残检测信息、流通信息和每个环节负责人的信息。

“狐联网”战略建立毛皮动物产业发展新模式

近日,“互联网+”助力毛皮动物产业——“狐联网”战略发展研讨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召开。会议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国家特种经济动物科技创新联盟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从产业发展需求出发,探讨产业互联网助力毛皮动物产业发展的模式。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所所长、国家特种经济动物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李光玉在致辞中指出,特产所经历6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毛皮动物的资源收集整理和评价利用、遗传育种、繁殖技术、营养需要、饲料利用、疾病防控、设备设施、产品加工等全产业链条研究领域都有深厚的研发基础,并于今年4月份牵头成立国家特种经济动物科技创新联盟,旨在解决特种经济动物行业发展重大战略与共性技术难题和制约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他强调,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在特种经济动物这样的传统行业,是新时代的需求,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特产所将联合相关单位发挥科技创新联盟的作用,通过互联网的优势整合毛皮动物产业各个环节的资源,将行业信息沟通不畅、缺少规范化的平台等制约产业进步的瓶颈问题逐步解决,进一步推动毛皮动物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会上,电商企业平台相关人员详细介绍了“狐联网”平台开发设计的理念以及未来运营发展规划,展望了“狐联网”在毛皮动物产业发展各个环节涉及到的业务以及发挥的作用,并现场演示了相关操作与使用流程。与会人员就“狐联网”模块设计与方案优化、科技专家支撑服务于“狐联网”平台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达成了以特产所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撑“狐联网”平台的发展运营,双方共同助力毛皮动物产业发展的合作新模式。

据了解,“狐联网”是2018年由企业开发设计的电商平台,设置狐管理、狐交易和狐服务三个板块,涵盖从毛皮动物产业的养殖源头饲料、疫苗、兽药等供应,到皮毛制品贸易,再到行业金融互助等整个毛皮行业,打造产供销一体化平台,旨在以信息化为基础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非洲猪瘟不会影响猪肉食用安全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年消费量超过5 000万吨。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不少消费者担心,“还能不能好好吃猪肉了”,一些食堂甚至暂停了猪肉食品供应。非洲猪瘟疫情到底会不会影响猪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对此,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明确表示,非洲猪瘟疫情不会影响猪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我们可以放心食用猪肉及其制品。

首先,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传染人。非洲猪瘟发现近100年来,全球范围内没有发生过人感染非洲猪瘟的情况,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食用猪肉感染疫病的问题。

其次,严格的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染疫猪肉流入市场。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门加大了非洲猪瘟排查力度,强化了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只有经检疫合格的猪肉才允许上市销售。发生疫情的地方,疫区严格封锁,疫点的全部生猪和疫区内存在风险的生猪均被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染疫猪肉进入加工环节和消费市场。

第三,高温可杀灭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对高温较为敏感,60℃持续加热20分钟即可灭活。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其加工条件均可使该病毒失活。而家庭烹饪鲜(冻)猪肉时,其温度往往在90~100℃,病毒更加容易失去活性,只要保证足够烹制时间就行。大家不必因为某个地方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就不吃猪肉,食堂暂停供应猪肉制品也是没有必要的。

关于如何购买放心猪肉及其制品,王守伟建议消费者通过具备食品生产经营资质的正规生产厂家和商超渠道,选购加施检验检疫合格证章的鲜(冻)猪肉,购买猪肉制品应当选择保质期内、标签标识清晰、包装完好的。

猪肉在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鉴于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和紧迫性,王守伟建议,消费者也应强化疫情防控责任意识,注意发现隐患并及时报告,从而在消费环节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避免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蔓延。生猪感染非洲猪瘟后,其耳、四肢、腹部皮肤出现出血点,消费者如发现类似可疑猪肉,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不能随意丢弃,最大程度消除可疑猪肉再度流通的可能性。

“宣和猪”转化应用补空白

依托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由云南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云南农业大学教授鲁绍雄团队与宣威市畜牧兽医局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近期已成功育成“宣和猪”,并在转化应用新品种上取得显著成效。

“宣和猪”全身被毛白色,体型外貌一致,遗传稳定,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力强,产肉性能好,鲜肉及火腿品质优良等特点。自2012年以来,中试推广母猪2.17万头、仔(肥)33.4万头,生产宣威火腿167.74吨。

据介绍,“宣和猪”肌内脂肪含量3.53%,肉色鲜红、肉味鲜嫩、品质优良;以其后腿为原料腌制的宣威火腿肌肉饱满、品质优良,成品率、瘦肉率、三签香味清香率、品味评分(满分50分)分别为69.82%、60.72%、90.91%和47.71分,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及杂交组合腌制的火腿。

以“宣和猪”为母本,杜洛克和大约克为父本的二元杂交猪育肥期平均日增重827克和821克,料重比2.73:1和2.78:1;胴体瘦肉率67.89%和63.94%,平均背膘厚21.23毫米和22.33 毫米,后腿比例34.72%和34.42%;肌内脂肪含量3.16%和3.08%,鲜肉及火腿品质优良,杂种优势明显。目前已具备年产30万头以上优质商品猪和6 000吨优质宣威火腿的生产能力。

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针对火腿产业培育的猪新品种,其成功育成和综合配套养殖技术的研发结束了“华夏三大名腿”之一的宣威火腿产业长期“有腿无猪”的历史,对促进宣威火腿产业及生猪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项目在平凉签约

1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平凉市举行。这次签约,是平凉红牛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合作共建,平凉红牛产业将迈上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为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项目位于崆峒区白水镇打虎村。该项目计划用8至10年的时间,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将平凉红牛培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新品种,将平凉打造成平凉红牛国家级育种核心区,为全国其他基地大牲畜繁育和育种提供样板,形成国际国内知名肉牛品牌和产品品牌。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可研批复、初步设计等工作,双方各项前期工作正陆续推进。

经过多年的发展,平凉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初见成效,种、养、加、贸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已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首位产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是全国综合性畜牧科学研究的权威机构,在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动物生物技术与繁殖等方面具有非常先进的科研理念和实力,特别是在肉牛育种方面拥有强大的科研团队和技术力量。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项目的落地,对于提升平凉红牛品质、加快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地建成后,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牛育种界首席专家主持指导,开展新品种培育,把平凉红牛打造成为中国大动物育种的第一品牌,带动平凉市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人才、技术市场的良性循环,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院地企合作共赢。

庆城:“草畜业+” 加速脱贫步伐

庆城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紧紧围绕打造“甘肃东部草都”目标定位,结合“331+”扶贫湖羊养殖产业,创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立草为业、草畜联动、以草促畜、以畜带草”的草畜产业扶贫发展路子。

庆城县按照“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宜草则草、适度规模、就近便利”的原则,制定《庆城县龙头企业(合作社)资产收益性扶贫实施方案》,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2018年已整合畜牧类项目资金3 675.70万元,通过“投母还羔”“土地流转”“订单收草”“优价回收”“吸纳就业”“代养分红”等资产收益性扶贫模式,帮扶1 042户贫困户发展草畜产业,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

按照项目资金优先向重点村和贫困村倾斜的原则,该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通过抓点带面,大力扶持草畜产业,达到扶持一批贫困户脱贫的目的。目前,该县参与“331+”湖羊养殖的18家合作社与1 042户未脱贫的贫困户签订了入社养殖协议,计划从中盛公司购买基础母羊(湖羊)2万只,现已经陆续投放到位10 370只,贫困户年均分红受益1.2万元。

庆城县对确无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照《庆城县龙头企业(致富能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村发展草畜产业工作实施方案》,推行“贫困户+致富能人”“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专项贷款模式,采取“1+4+2”(“1”即等价现金分红,“4”即等价投放畜禽、等价投物收草(料)、等价投放机械以及劳动就业增收,“2”即等比互补差价和自主选择合作)的合作帮扶模式,有效整合精准扶贫专项贷款集中发展草畜产业,带动贫困村增收致富。

同时,该县根据草牧业发展实际,由县畜牧站和农投公司筹划、庆阳古庆州草业公司牵头,鼓励引导全县发展较好的12家草畜业非公企业、合作社组建成立了庆城县草畜业协会,确定了“草畜业+”的发展模式,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贫困户7 000人次。目前在全县形成了以土桥、蔡口集、太白梁为主的紫花苜蓿、红豆草种植基地20.7万亩,以马岭,翟家河为主的燕麦种植基地3.3万亩,以驿马、桐川,卅铺、玄马、南庄为主的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基地20万亩,新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牧草种植户3 168户。并积极对接中盛牧业、国瑞草业、宸庆草业等县内外牧草加工企业与1 128户贫困户签订牧草收购合同1.7万亩,贫困户亩均增收860元。在驿马、玄马、蔡口集、土桥、桐川、南庄等乡镇建设连片面积千亩以上的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引领贫困户发展牧草种植脱贫。

和政“粮改饲”任务全面完成

和政县把“粮改饲”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和农村“三变”改革的切入点,总结推广玉米秸秆收贮模式,“粮改饲”暨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县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以畜牧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全株玉米青贮,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构建起种养结合、粮饲兼顾的新型农牧业发展格局。加大投入力度,2018年全县种植粮改饲玉米3万亩,建立新营、马家堡、梁家寺种植千亩示范点3个。新购置大型揉丝打包一体机2台。整合项目资金240万元,购置小型打包机16台套。投入粮改饲项目资金414万元,对云发、俊龙等58个规模养殖场购粮改饲玉米收贮进行补助,引导规模养殖场购置小型揉丝打包粉碎机86台(套),指导新建永久性标准化青贮池1.03万立方米。完善技术服务推广体系,技术指导小组适时开展青贮玉米收割、青贮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户掌握粮改饲种植、收贮、加工、养畜、加工专用机械操作等先进适用技术,全程指导服务,有力保障了粮改饲工作的稳步推进。2018年,全县共完成全贮13.51万吨、黄贮4.19万吨、草粉0.75万吨,全面完成了粮改饲工作任务。

甘肃东乡畜牧产业迸发脱贫攻坚活力

近年来,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立足牛羊产业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与集中规模养殖相结合的方式,从政策扶持、企业带动、链条延伸、饲草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抓规模、提品质、增效益,有力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

坚持种养结合,在相互促进上下功夫。大力实施“全膜玉米产业扶贫”工程,年均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形成了“三条主线五大片区”为主的旱作农业示范推广布局。同时,全面推广粮改饲全贮玉米适用技术,共计投入各类资金7 800万元,购置各类机械设备880台套,采用收割、揉丝、粉碎、打包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大力提升了玉米种植效益,有效解决了优质饲草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养殖成本。

创新扶持措施,在注入发展活力上下功夫。通过推动建设暖棚圈舍、改良肉羊品质、发展规模养殖、打造“东乡贡羊”“东乡手抓”品牌、借助电商销售平台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2018年以“一户一策”为导向,创新实施了“155”到户产业培育增收扶持工程,对1.3万户未脱贫户发放扶持资金2.6亿元;对2014—2017年已脱贫户按每户0.5万元的标准,实施了以奖代补到户增收工程,落实资金2 228.5万元,重点扶持发展牛羊养殖产业。

发挥带动效应,在增强发展能力上下功夫。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主动对接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得贫困户有了持续稳定的收益和发展。特别是引进成立的伊东羊业,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5亿元,流转土地300亩,建设年存栏5万只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实现带动合作社10个、贫困户1 000多户。

破解融资瓶颈,在激发内生动力上下功夫。近五年来,累计整合扶贫资金、项目资金、中石化帮扶资金、厦门援建资金等6.6亿元,重点用于新建暖棚圈舍、养殖技术培训等方面。2018年整合资金1.34亿元,扶持159个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组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91家,按照“政府扶持、企业注资、群众入股”的模式,带动贫困户8 400户、3.7万人。同时,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发放精准扶贫贷款近9亿元,重点扶持发展养殖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和融资,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群众发展牛羊富民产业的内生动力,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猜你喜欢

奶业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