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方式应用在肺结核伴咯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2019-01-30顾云

智慧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肺结核情况研究组

顾云

(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0)

0 引言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干预治疗,咯血是肺结核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症状,其诱发因素为肺部的血管出现破损,当血液经过支气管管腔时咯出时,就叫咯血[1]。咯血的发生也伴随着很多风险的存在当患者气道中的血块咯出不及时时,极易容易导致气道堵塞,从而引起窒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护理工作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及提升整体治疗效果的常见手段,为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不仅缓解护患关系,同时可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提升其临床护理及治疗的配合度。本次研究笔者为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应用在肺结核伴咯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将我院收治的62例肺结核伴咯血患者作为研究的主体,并为其中31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肺结核伴咯血患者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将两组分成对照组(31例)及研究组(31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及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1例;患者年龄在26-68岁,平均(43.6±3.5)岁;病程在3-48周,平均(22.2±3.1)周,入选患者包含轻度咯血9例,中毒咯血14例,8例重度咯血。研究组患者中男21例,女10例;患者年龄在25-69岁,平均(43.9±3.6)岁;病程在2-48周,平均(22.1±2.4)周,入选患者包含轻度咯血8例,中毒咯血16例,7例重度咯血;排除标准:年龄未满18周岁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意识不清者。患者的基础资料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数据符合研究和比较要求[2]。

1.2 方法

为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入院指导、健康宣教、日常个人卫生指导及服药指导等;为研究组31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入院第一天:耐心详细的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理及住院管理制度等内容,评估每一个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深入了解患者的疾病发展、干预治疗、服药情况及家庭条件等情况,为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压力原因奠定基础,肺结核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极易受到社会压力及家庭压力的影响生产焦虑、抑郁或者恐惧等负面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运用温和的语言及和蔼的态度和患者及其家属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的尊重、支持及理解[3]。②住院期间护理:侧重做好的患者的药物指导及心理护理,和患者建立良好沟通,期间强调遵医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细致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部分年龄较大的患者,因担心治疗产生费用而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对治疗出现不配合甚至抗拒心理,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特别注重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必要性可与其家属进行联合心理干预,使患者安心接受干预治疗;同时向患者强调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对疾病康复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鼓励患者坚持接受干预治疗,同时需要告知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如发生不良反应,切不可私自处理,应及时告知医生和护理人员,以控制病情的发展。③出院护理:将患者的性别、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入院情况、接受治疗情况及出院时的各项生命体征(心跳、脉搏、血压、呼吸)做详细的记录,为其建立信息全面的出院记录,以便随访工作的进行,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每个月末进行一次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疾病康复、用药情况及日常个人卫生护理情况,并为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患者出院时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同时告知患者定期进行检查的具体时间及内容,如有不适随时至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

1.3 评价标准

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HAMD)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得分大于24分(重度抑郁),得分在18至24分(中度抑郁);得分为7至17分(轻度抑郁)。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分成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收集到是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运用(±s)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量表评分变化情况

研究组入选患者接受护理前及护理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22.16±4.21)分及(6.54±1.29)分;对照组入选患者接受护理前及护理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22.24±4.61)分及(11.56±1.23)分;观察比较患者的HAMD评分情况,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取得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其抑郁程度降低,数据间差异性显著(P<0.05)。

2.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31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对护理工作感到非常满意22例(70.9%)、满意8例(25.8%),不满意1例(3.2%);对照组31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对护理工作感到非常满意19例(61.2%)、满意7例(22.5%),不满意6例(19.3%);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组取得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93.8%),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可侵及患者的多个器官,咯血是肺结核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运用西药进行干预治疗,但长期服用西药干预治疗可导致患者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及依从性降低,因此为患者选择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法,是降低其临床配合度,促进其疾病康复[4-6]。整体护理工作,是常规临床护理的不断延伸及完善,注重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及系统性,将护理工作分成入院护理、住院时护理及出院护理3个环节进行,明确每个环节的护理要点,在护理中,评估每一个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深入了解患者的疾病发展、干预治疗、服药情况及家庭条件等情况,为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压力原因奠定基础,同时运用温和的语言及和蔼的态度和患者及其家属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的尊重、支持及理解,使亲负面心理得到缓解,还为患者进行出院护理,定时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为其进行科学指导[7-9]。

综上所述,观察比较患者的HAMD评分情况,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D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取得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其抑郁程度降低,数据间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比较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是临床护理肺结核伴咯血患者的理想护理方式,不仅可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同时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肺结核情况研究组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脱发 养“老金”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