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法交流—碰撞才有火花绽放

2019-01-29Cindy

BOSS臻品 2019年1期
关键词:永华总领事领事馆

Cindy

他的梦想

贵永华先生说:“我的梦想是如果举办了一个中法音乐节,希望参加的人群中会有很多小孩子,能够让法国的文化成为他们的记忆,使他们今后对法国也感兴趣,从而去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我每次都对我的学生说,学法语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多掌握一门语言就会多具备一项优势。来到法国留学,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行业领域,更能够改变你自己,让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回国之后,你可以利用在法国所学习到的思想方式,通过工作对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这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说这段话时的贵永华先生,我从他眼里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

写在前面

“总领事已经开完会了,马上就下来!”

紧迫感。作为只在报刊新闻上见过总领事的我,马上要见到真人并且进行采访,距离感被骤然拉近,难免有些紧张。那天武汉气温骤降,下着大雨。没过一会,他和秘书就微笑着走进来了,整个房间顿时热闹了起来。他一身灰色的西装,打着精致的领结,内着蓝色的衬衣,与之呼应的是坐下时锃亮系带皮鞋上露出的同色系袜子。“嗯!真的是很讲究啊!”我的内心是这样想的。

忙碌的一天加上长时间的会议,我有点担心一会儿的采访,总领事的状态会不会或多或少有点影响。然而我发现是我多虑了。

采访开始的时间是在下午5点11分。

对于这样一位特殊身份的国际友人的采访免不了俗套的问题。但是所幸,贵永华先生给的回答让我开始对他感兴趣起来......

启蒙“老师”是《丁丁历险记》

“我最初喜欢上的是中国的汉字,那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对汉字一见钟情。”他有一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汉字是非常神秘的,他认为中国的汉字其实与法国文字有很大的区别,对于这些不同的东西他非常感兴趣。

窗外的大雨依旧不停歇地下着,“嗒嗒嗒……”地打在窗玻璃上。

令我们全场又惊奇又忍俊不禁的是当我们得知贵永华先生的中国情启蒙于漫画《丁丁历险记:蓝莲花》,脑海里立刻浮现起画面,霎时间引起了我们所有人的共鸣。他向我们解释道,“这部漫画对三十年代的中国描写得非常浪漫,那时的我就在犹豫着要不要去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然而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他还不敢学习中文。

中文的“学习经”

贵永华先生认为,如果想要了解世界的历史就要了解人类的历史,那么其中一定要学习中国的文化。因为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作為文明古国它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古时候的中国人觉得中国就是天下,贵永华先生打趣说道,“我是从一个古代‘野蛮人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其实可以学习到新的思想和方法,能和世界进行更深的接触。”

如果当年十四五岁的他对中文还是懵懂着望而生畏,那么,毕业两年后他去到上海则是把心中的“中国梦”正式托出。他决定试一试,留在这里工作,开始学习中文。中文很复杂,学习过程也是极其不易,而老师的鼓励他始终铭记在心,“中国的文字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你需要慢慢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两眼有光。

“中文最有意思的其实是,当我在法国给朋友介绍中国汉字时,就会从图形演变开始。如果是要讲抽象的词汇,比如说‘光明这个词,就是日月的轮回,便迎来了我们的‘明天,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也很容易去理解。我们都是人,虽然有着不同的肤色,来自不同的地区,但我们都有共同的思想和根源。”那时我的眼睛不自觉瞪大了一些,惊讶于贵永华先生简简单单的比喻却道出了汉字的精髓之处。

与武汉结缘

每一次的遇见,他都清晰记在心里。1988年,贵永华先生第一次来武汉。当时是来武汉旅游,只待了两天;第二次来是1998年,法国领事馆开馆的时候,他作为副领事,一直待到了2000年。

武汉有法国梧桐,总是能让贵永华先生想到法国。他还给我们介绍道,“武汉是中国最亲法的城市,可能是因为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与法国重新开始建交,最开始就是八十年代以后武汉大学和法国的一些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

“武汉是中国最亲法的城市,可能是因为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与法国重新开始建交,最开始就是八十年代以后武汉大学和法国的一些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

武汉的国际化

当我问到几乎每位采访人必问的问题——您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怎么看?我是心里有那么一丝觉得无趣的,毕竟就算不问,其实我身为一个武汉人心里也大致知道。可我没想到的是,贵永华先生不仅对武汉的地理优势资源、高校人才资源、国家政策资源了如指掌,关于十九世纪张之洞等人来到武汉发展工业时期的一些历史故事更是侃侃而谈。我羞愧于我一个学生时期上过好几年历史课的人,了解得都不及他深刻。

我们自豪于武汉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也感谢于法国领事馆会为武汉发展作出的贡献。法国驻武汉领事馆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像是中法音乐节、“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等。通过类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武汉市民分享法国的文化;在医学交流方面,法国领事馆联合武汉大学开设的“医药学中法班”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每年有二十余名中国医生参与学习,边学习医疗的同时边学习法语,优秀者还会送到法国深造;经济方面更是有蔡甸区的”中法生态城”项目,其涵盖了科技、文化、工业等重要内容,致力于环境保护、卫生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相当于开辟了一个新的区域,促进了中法交流与品牌的融合。这个项目是从2014年便开始实施的,如今进展得很顺利。

BOSS对话

针对中外交流及法国苏玳文化,本刊特别邀请了"苏玳汇"发启人晋萍女士和李芸女士与总领事一起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苏玳汇"即"苏玳天使精英汇”,是为中外文化交流及精英企业家会员搭建的一个资源共享、融合共赢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BOSS:自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以来,双方在文化领域的交流规模不断扩发,目前正呈现出多层次、多渠道、主体多元、形式丰富的新格局。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机构还是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上月法国总领事也接受了苏玳市长的特别授勋成为“苏玳使者”,那么请谈谈“苏玳汇”启动将对于促进中法文化交流、融合搭建国际资源有怎样的作用及意义呢!

贵永华:苏玳市虽小,但在法国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城市。那里盛产一种特殊的葡萄可以酿出很高品质的酒,尤其是白葡萄酒,甜味诱人。我们能够将苏玳的葡萄酒作为法国的“名片”去推广法國的形象,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苏玳,我们还可以了解到除了酒以外的很多东西,就像波尔多,不仅只是酒庄、葡萄园,那里还有很多的高科技和新文化。

晋萍:“苏玳汇”能够得到苏玳市长的高度推崇,并把苏玳特有的文化带给中国,带到世界各地,也说明其玳是一个开放思想并期盼共融共羸的,正是有着这样的胸怀和格局,让我们对苏玳文化也有了认知并正式签约,这本身也是一种交流产生能量的方式,总领事也能够加入并支持让我们更有信心从武汉发启并走出去。希望“苏玳汇”能推动中法及对外、对各地政府间的交流、企业与企业的交流、人与人间的交流,这应该是“苏玳汇”的核心目标。

贵永华:是的,它可以让许多当地的企业家发现一种新的合作方式,以后因为“苏玳汇”,我们领事馆也会多邀请一些法国企业家,与中国的企业家们多进行商业交流与合作。其实这很像我们每次举办酒会,对于参加的人来说是一种娱乐,可对我们领事馆来说,是在构建一座桥梁,充当一种媒介,这是我们的职责。

李芸:其实不仅是政府可以通过这人平台设立项目,作为企业、个人等,也可以扮演中法文化交流的角色。所以我们现在将通过“苏玳汇”推动更多有意识的中国企业家走出去,与国外企业进行链接,无论是企业经济,还是文化打造,让我们中外的企业家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促进更多的经济贸易往来。这,就是我们发启“苏玳汇”的意义,作用也是不言而喻!

猜你喜欢

永华总领事领事馆
How To Get Along With Your Friends Better
Club Recruitment
俄罗斯驻哈尔滨总领事奥谢普科夫:愿做中俄地方间的合作之桥
告别宴掌声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