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鹏翔教授应用泻下法治疗肺癌经验※

2019-01-2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肺络蜂房泻下

庄 军 杨 光

(1 长春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吉林 长春 130051;2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吉林 长春 130041)

高鹏翔教授,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吉林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秉承父业,家传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四十余年,善于应用泻下法治疗高热、肿瘤、癌症及疑难杂症,在肺癌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主要论述高教授应用泻下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

肺癌已成为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吸烟、空气污染、室内环境污染,生活习惯和饮食因素的改变,导致肺癌发病率近些年逐渐升高,手术、化疗和放疗是目前西医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所以效果有限且副作用较大,因此中医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中医无肺癌之病名,但依据临床表现见于肺积、积聚、息贲、痈疽、咳嗽、咯血、胸痛等文献。《素问·奇病论》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病名曰息贲。”《难经·五十六难》云:“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东医宝鉴·痈疽篇》:“痈疽发于内者,当审脏腑,如中府隐隐而痛者,肺疽也。”《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真脏见,十日之内死。”《圣惠方》载有治疗息贲、咳嗽、喘促、结聚胀痛的方药,具体症状可见咳嗽咯血、痰黏不易咳出、胸中壅闷、食少乏力、面黄肌瘦,呕吐痰涎,其所治之症类似于肺癌症状。

1 病因病机

肺为娇嫩之脏,主气司呼吸,保持人体与外界之气的相通、交换,易受大自然六淫邪气的侵袭,其次,污染的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粉尘等有害物可通过气道侵入肺部,导致肺的宣肃失司和肺气贲郁、邪气积留,日久不去,积聚而成痰,郁久化热,灼伤气血、津液,久而久之气血积聚,形成癌毒、肿块。

《黄帝内经》中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其他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五行的“生、克、乘、侮”的传变而影响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肺失宣降、肺气失司,肺朝百脉功能减弱,气血失调,气血津液亏虚,卫阳不固,导致邪毒外侵,日久郁而化热生火,邪毒、火热、气血、津液凝结,日久不去,最终形成癌毒、肿块。汉代华佗《中藏经·积聚癥瘕杂虫论》云:“积聚癥瘕……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久之不除也……气血熏抟,交合而成化”。《杂病源流犀烛》中有:“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医学入门》中有:“块乃痰与食积,死血、有形之物积聚癥瘕”,进一步指出了肺癌与呼吸道的结块、痰积、气血凝结等病理产物的积聚有关,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肺癌病因病机的理解。

在临床上除外邪致病,气血津液失调,脏腑亏虚等内因也可使人致病,从而直接或间接累及肺脏。气血津液的亏虚,使得脏腑经脉得不到濡养,气机紊乱,郁滞化火;或者日久形成食积、痰饮、瘀血、瘀毒等,长期滞留不去,化生热毒,所以癌毒就是在这种气血不足、脏腑功能紊乱的情况下渐渐形成的。

肺癌形成以后,癌毒的本身也属于热毒的一种,在肺癌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原发灶、转移灶肿物呈现高代谢的特征,患者常表现为发热、烦躁、燥热、不喜衣被而喜食凉冷,甚至口干口渴、直至吞食冰块以缓解内热烧灼之感,这种情况就是肺癌肿块的高代谢表现,也是西医炎症反应的表现,在中医皆为热毒之证的表现。《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所以邪毒积留肺络,形成肺癌,在此过程中,邪毒自身活动会形成发热,或者邪毒与人体的卫气相搏,也可形成发热病症,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综上病因,高教授认为:邪气积留于肺,日久不去,或五脏羸弱,或脏腑功能失调,皆可导致肺气失于宣降,肺气郁滞,郁而化热,灼津耗液,致痰凝、血滞,积聚成块,发为肺癌,肿物不去,形成热毒之邪,火热内燔、沿肺络传遍,布及全身,致使肺局部受损和癌症的转移,所以火、热、毒之邪是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根本病机,贯穿于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整个过程中。

2 以泻下法贯穿于肺癌治疗的始终

泻下法也称泻法,或者攻下法,指的是涤荡肠胃、泻下大便、逐邪下出的一种治病方法,有泻下燥屎、通下热邪、涤痰逐饮、破瘀散结、通导积滞等作用,中医下法理论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金元时期的张子和把泻下法治疗疾病的理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正式把下法列为中医治法的八法之一。

现代医家多用清热解毒、破血化瘀、解毒通络、扶正固本等法治疗,但肺部之症瘕、肿块为有形之邪,形成已久,非汗、吐、清、化之法能消减,即使缓解,热毒之邪仍积留于肺络不去,随即病情加重,以至沿肺络经脉转移。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云“先攻其邪,邪气去而正自复也,不补之中有真补”,《医学启蒙汇编》中有“去其所害,气血自生。”均指出攻邪即是扶正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

高教授认为肺部无形之邪可通过汗、吐、清、化之法消减,癥瘕、积聚肿块等为有形之邪,唯有泻下法能使之消减,肺与大肠相表里,泻下法可使肺部痰饮、瘀血、癥瘕、积聚、热毒之邪经肺络由大肠而出,在肺癌的治疗中,清热解毒、破血化瘀、解毒通络的同时应以泻下法为主,以泻下法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在清热解毒、破血化瘀、解毒通络的同时使邪有所出,而不是稽留于肺络使病情反复加重。

3 治疗肺癌方药特色

高鹏翔教授治疗肺癌常用中药:生大黄、石膏、木蝴蝶、紫金牛、八月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露蜂房、蕲蛇粉、蜈蚣、全蝎、莪术。

以善用生大黄为特色,大黄苦、寒,攻下积聚、泻火、凉血,《本经》中云:“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大黄泻下的同时可祛瘀、解毒,使火、热、毒邪、痰浊瘀血由大肠泻下而出,尤其对于肿瘤高热者可清热、除烦、泻火,退热效果极佳。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大黄中的主要成分是大黄素,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起到抗肿瘤及癌细胞作用:第一,大黄素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Li WY等[1]发现大黄素可以在基因水平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了Fas配体(FASL)的表达并下调MCL1,CCND1和CMYC的表达,从而诱导癌细胞的凋亡;第二,抑制肿瘤转移,肿瘤细胞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Lu等[2]通过对 Western blot的分析,证实了大黄素可以下 调 G R B2 、R ho A、HIF-1α、VEGF、FAK、i NOS、COX-2、p-p38、p-c-jun、MMP2、MMP9 和 MMP7 蛋白的表达,上调PKC、PI3K、MEKK3和 NF-kBp65蛋白的表达,抑制了肿瘤细胞的转化、转移以及对周围组织的侵袭;第三,增加肿瘤化疗治疗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的耐药性,Wang等[3]研究发现,大黄素和顺铂联用可以使R OS调节胆囊癌细胞凋亡的水平增强,减弱癌细胞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水平,能够增强顺铂的抗肿瘤疗效。

石膏号称“白虎”,“白虎”由《伤寒论》白虎汤衍生而来,甘、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本经》云:“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其辛甘而寒,功擅清透邪热生津,临床对症投药疗效多立竿见影。《长沙药解》云:“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止鼻,调口疮,理咽痛”,说明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同时可解心肺之热毒,止咳喘,尤善治疗癌症发热、多种顽固性发热。

木蝴蝶、紫金牛、八月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露蜂房清热凉血解毒,善于治疗癌毒。露蜂房、紫金牛是高教授治疗各种癌症常用药,紫金牛别名平地木、九节龙,性味辛、凉,有止咳化痰、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等功效,《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咳嗽,气痛”,《草木便方》:“治风湿顽痹,肺痿久嗽,涂寒毒肿痛”,近年来紫金牛的抗癌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家的重视,梁克明等[4]发现紫金牛皂苷能够抑制癌细胞 DNA的合成,可以使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露蜂房又称蜂房、马蜂窝、蜂巢,《本草纲目》:甘,平,有毒,入阳明经,《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主治惊痫、风痹、瘾疹、瘙痒、乳痈、痔漏、瘰疬,疔毒等。《本经》:主惊痫瘈疭,寒热邪气,癫疾,肠痔。《日华子本草》:治牙齿疼,痢疾,乳痈,蜂叮,恶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蜂房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药理活性[5]。戴关海等[6]通过研究不同蜂房提取物对 Hep G2细胞体外毒性作用,发现蜂房醇浸石油醚提取物与蜂房醇浸乙酸乙酯提取物对Hep G2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蜂房提取物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蕲蛇粉、蜈蚣、全蝎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扶正补虚;莪术,破血化瘀散结。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性情灵动迅速,治疗肿瘤历史较为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治血积癥瘕、攻坚、下血闭”,可破血活血、走而不守,通经达络、搜风剔络之疗效,药性峻猛、起效迅速,最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本草纲目》云:“蜈蚣能除风、毒,不独治蛇毒而已”,《医林篡要》云:“旁达经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吴鞠通云:“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咳嗽重者加麻黄、杏仁、川贝止咳化痰,痰多加瓜蒌、薏苡仁、清半夏清热化痰,咳血加白及、地榆、蒲黄清热祛瘀止血。

高鹏翔教授强调应用上述药物生大黄应后下,取其泻下积聚,荡涤肠胃,推陈出新之效,如果与他药同煎则无泻下作用,服药后病人应腹泻,泻下水样便或臭秽溏便,每日3~5次为宜,若每日便十余次或腹痛明显者大黄用量减半,服药初期腹泻者疗效佳,无腹泻或不明显者效果不佳,可复诊时增加大黄用量,如果体质虚弱或泻后乏力可加西洋参、麦冬、竹叶,胃胀者加砂仁佐制。老一辈中医确有疗效的临床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肺络蜂房泻下
基于肺络病证治体系探讨肺纤维化不同阶段的病机转变*
2000年至2020年国内肺络研究领域的CiteSpace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蜂房的建造
蜂房的秘密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通络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蜂房历险记
太阳
蜜蜂找路
泻下类中药性味归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从肺络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