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下对外汉语“四要素”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

2019-01-28彭佳蓓

考试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四要素对外汉语虚拟现实技术

摘 要:当前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成为教育行业技术应用的热点,对于汉语教学而言,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增强现实”“全景环视”技术具有很强的借鉴性。本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上升前景,重点研究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四要素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的可行性,并就其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浅析。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汉语“四要素”

无论是在高新技术行业还是在教育行业,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都是新的技术浪潮。虚拟现实技术也称“沉浸式多媒体”,是继多媒体技术之后兴起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计算机用户接口技术,它可以利用计算机形成一种三维多感官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的介入,使用户直接和模拟情境进行融合和交互。就目前而言,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基本集中于PowerPoint课件和多媒体音、像视频方面,在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应用方面尚存空白。

当前的对外汉语课堂,无论是小班还是大班授课,对外汉语老师在进行汉语“四要素”的授课时,都是遵循课堂、教师、学生三位一体,面对面授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随教师指令进行机械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的替换,逐步掌握四要素的基本规则,以达到汉语学习的目的。这种语言教学模式跟普通课堂的授课方式没有大的区别。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面对的是不同母语背景的语言学习者,有针对性的立体化、虚拟化的语言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对此我们将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与对外汉语课堂结合起来,就教学模式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 语音教学模式的改革

汉语的语音部分就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特别是屈折语背景下的学习者来说,难点集中于声调、元音、辅音的准确发音及送气音、不送气音这几大方面,发音部位、阻碍方式等对初次接触汉语的学习者来说很难掌握。在虚拟现实技术下,教师可以在授课的同时,使用几何体模拟展示人的嘴型及内部发音器官在发每个音时,软腭、小舌、舌尖、舌根的运动情况,及气流的形成和进出情况。老师在发每个音时,同时用全景技术展示相应音节的发音过程。

(一) 元音和辅音的多元感知

元音在发音时单元音的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由舌头的伸缩、唇形的展扁圆来形成不同的元音。在发元音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中用全景环视技术展示舌位的前后上下的变化过程;发辅音时,我们可以同样展示发音部位在发不同的音时气流的形成过程及发音部位的闭塞展开、软腭上升下降的变化情况。如擦音“f”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出路,气流从窄缝中摩擦成声。相比传统示范的方式,全景投影技术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具体而生动的发音过程,让学习者在了解的基础上模仿,以便能更好地掌握发音技巧。

(二) 虚拟教学技术背景下语音教学模式的改革设想

1. 元音和辅音用全景环视技术展示发音过程,展示气流进出过程。

2. 在讲语音时,展示相应音节时用全息投影展示对应的实际读音、对应的动物或事物的3D动画。如讲“ǘ”时,我们可以展示游动的鱼,让学生通过动画加强语音的长时记忆。

二、 词汇教学模式的改革

词汇教学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主要的难题在于汉语词汇量大、难记,较高的重现率需求增加了汉语教学的困难。

虚拟教学技术背景下词汇教学模式的改革设想

在虚拟现实技术下,我们需要改革教学模式使词语活起来,将语素教学和词汇教学由分到和地讲解变成真正的“零件”和“成品”的组成关系。

如成语中多是含有故事的,语言讲解相对枯燥无聊,我们可以用虚拟现实再现故事场景,以动画讲故事,解释成语含义。然后就动画问学生相应的问题,让学生看动画说词,在复习环节可以直接放动画,让学生以接龙形式,一个接着一个说词语,并写在黑板上。又如讲“操场”时,因为“场”是通用语素,我们也可采用上述方式,由操场引来“网球场、会场”,让学生明白“场”是指一个地方的意思。再如在讲“北京四合院”“故宫博物院”这样的专名和术语时,可以直接应用全景环视、Web3D技术建立在线虚拟系统,提供基于现实的“北京四合院、故宫博物院”的内部环境的虚拟漫游服务,增添学习趣味性。

三、 语法教学模式的改革

语法是变化最小的汉语语素,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关键点。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存在较高的错误率,或对于较难的语法点常采用回避方式。对于这一现象,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起到将抽象、深奥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的作用。

虚拟教学技术背景下语法教学模式的改革设想

利用全景展示,变教师造句学生模仿为学生造句,教师纠正巩固,使语法教学更细致、更具有针对性。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重要的是通过恰当的语法点的运用,让口语表达更加地道。比如在讲“存现句”的时候,学生经常将地点词放在后面,将句子的宾语放在句首,不符合存现句“P+V+N”结构形式。反复强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让学生产生回避情绪。对此我们利用虚拟现实的“沉浸性、想象性”特点,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利用全景环视技术,展示学生自己家乡的全貌或局部,让学生用“存现句”表达看到的家乡存在的事物。这样的做法,会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参与愿望,通过自己不知不觉地运用,习惯存现句的表达方式。同样,在讲其他语法点时,也可以使用这种直观方式。

四、 汉字教学模式的改革

汉字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最大难点,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的都是拼音文字,而汉字是具有笔画形式的表意文字,笔画数规则复杂,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识记汉字非常困难。具体问题主要是笔画规则、笔画的先后顺序,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老师一般是在黑板上用笔展示具体的书写顺序,再在学生后续的练习中遇错纠错,总体重现率低。

虚拟教学技术背景下汉字教学模式的改革设想

汉字的难写难记,我们认为总体解决方向是将汉字笔画、部首分解教学,进而提高重现率,强化学生的汉字理念。虚拟现实技术给我们提供了随时随地展示汉字的机会,当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微型计算机终端、显示器展示虚拟现实情景时,即使学生在课堂以外地点就汉字的书写和笔画提出问题,教师依然可以再现汉字的书写形式。因为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可以在第一节汉字课之前,向学生展示静态的汉字演变历史,再现汉字从结绳记事到画画记事,再到甲骨文、金文直到现在的楷书的演变历史,同时结合课文生词表,展示当课生词表汉字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中每个字的由来及每个汉字的后面的故事。让学习者在正式学写汉字之前先对汉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結合故事及演变过程进行汉字讲解,这样学生记住的就不是单纯的部首,而是一个被赋予含义的部分,整个汉字是由各自带有含义的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而在具体的汉字教学中,结合笔顺,构成“历史+分解+合意+笔画展示”的四合一教学模式,提高重现率和学习效率。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定将改变我们的汉语教学课堂,会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立体化。学生将由传统的黑板和课文的主动接受模式变为“沉浸式”被动潜移默化接受和主动接受相结合。我们需要从教学模式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全方面进行升级改革,让对外汉语课堂提供更生动的二语习得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艳群.虚拟现实技术和语言教学环境[J].世界汉语教学,1999(2):3-6.

[2]常涛.全景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3).

作者简介:

彭佳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猜你喜欢

四要素对外汉语虚拟现实技术
德育活动课程化需关注的四个要素
浅谈美术教学“四要素”在美术高考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