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相关思考

2019-01-28张燕妮

时代金融 2019年24期
关键词:收支职责事业单位

● 张燕妮

事业单位与企业存在本质差别,事业单位自身具有较强的公益特性,根据其运营发展要求,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拨款占比进行了适当修整,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稳定运行。当前,事业单位覆盖了教育、卫生、科研等众多领域。所以,事业单位稳定运行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发展。要想保证事业单位职能的充分发挥,做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需要通过各个细节入手,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从而给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强化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控的目标

(一)安全性

事业单位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可以保证单位货币资金的完善性和安全性,资金管理更加合理,审核流程更加规范,不会出现舞弊、贪污等现象,从而防止各种资金非法占用行为,保证资金安全。

(二)合法性

事业单位获取收入、发展的支出需要满足国家法律标准,满足单位管理要求。银行账户需要满足对应规范要求,资金收付行为应该根据国家法律进行,防止各种违规收支现象出现,保证单位金币收支合理和合法[1]。

(三)真实性

事业单位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相关标准,设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资金结存等明细账目,保证货币资金、存货核算结果的精准性,真实展现出事业单位货币基金收支状况,真正实现账实相符,保证单位货币资金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精准性。

二、当前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全面

财务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通过财务数据分析能够引导管理人员及时找出工作中的问题。然而,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工作没有得到管理层高度重视,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根据财务管理要求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无法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阻碍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全面,没有按照内控要求进行全面工作管理,导致单位管理职责分配不清晰,各种管理问题不断暴露。

(二)不相容岗位交叉 存在隐患

单位岗位职责分配不明确导致相容岗位职责交叉现象,资金支付印鉴、网银U盾的管理没有真正做到分离,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支付等票据和印鉴呈现出共管共用现象。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私自提现、挪用现金状况,使得单位货币资金管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给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授权审批制度缺陷 合同管理不力

部分单位没有结合货币资金管理要求,构建完善的授权审批体系,资金支付没有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要求进行,个别存在超越审批办理资金收支业务的现象,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坚持行使用自身工作职责[2]。在工作管理过程中,没有给予合同管理高度注重,采用的管理方式较为滞后,对新的合同法知识学习不全面,未及时找出不合规范的条款,给单位运营和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四)日常会计核算不规范

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会计核算不规范不单单展现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同时也体现了会计人员职责意识薄弱,基础财务管理体系缺少完善性,无法引导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开展。

(五)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风险

部分事业单位在运营发展过程中,将会涉及诸多资金收支业务,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进行科学管理,做好货币资金支付环节监管工作,单位管理层没有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只是作为任务去由财务部门完成,未进行整体规划与制度的健全,给货币资金收支业务风险出现提供条件,加剧资金损失现象。

三、事业单位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途径

(一)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

首先,结合货币资金管理需求,科学优化管理流程,并严格按照管理要求进行,防止不必要管理问题出现。并且,在事业单位内部设定专业的资金管理机构,引导其他部门给予配合,提供精准的财务信息,便于货币资金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其次,根据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现实状况,科学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其中包含了资金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职责分配体系等,将货币资金内控工作落实到位,提升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管理水平。

(二)职责分离重构岗位

职责分配需要结合事业单位运营管理要求,也就是根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标准,把部分岗位分别由多个部门人员担任,防止出现偏差现象。货币资金业务审批和执行、现金管理和核算、银行存款记账和总分类账等,均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并相互监管和约束,保证单位账目真实、合理,各司其职,保障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3]。以某事业单位为例,于2017年4月至11月,该单位会计人员借助自身职责挪用单位公款500余万元,在此过程中,有250万元没有归还。在单位资产核查过程中,发现该问题,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分,并对处分结果进行公布,以示警戒。

(三)建立层层审批制度

有效的审批工作,便于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控工作的顺利落实,通过构建层层审批体系,引导审批工作的实现。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审批体系,通过审批来监察单位货币资金管理执行状况,并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需要强化审批流程,定期落实身旁工作,并在内部设定专业的审批部门,保证审批工作的独立性,将审批作用充分发挥。在开展审批工作时,严格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宗旨,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职责意识,认真形式主体职责,不断优化审核方式,深入贯彻审核理念,将审批工作落实到位,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水平。

(四)定期稽核盘点 加强票据管理

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下,货币资金收支业务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定期开展稽核盘点工作,让单位领导人员及时掌握单位实际货币运作状况,便于制定精准的管理体系,提升单位货币资金应用效率。并且在落实货币资金内控工作过程中,还要加强票据管理,核查是否按照管理内容进行、手续是否齐全、数据是否精准、入账是否及时等。在货币资金骗点核查过程中,需要定期安排管理部门对单位库存资金情况进行核查,比较分析现金账目,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并查明问题产生原因并处理,保证单位库存资金和记录的统一性。

(五)支付授权审批

事业单位需要建设把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当作核心的授权审批体系,明确授权审批工作人员工作职责以及授权审批体系和流程,规定经办工作人员办理货币资金收支业务范畴和标准。审批工作人员需要在要求范畴内进行授权审批,严格执行审批职责和流程,不可超出审批权限。对于涉及大额资金支付现象,需要经过事业单位领导层级的审核,会计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审批工作人员下发的建议办理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对审批人员超越授权范畴的业务不可办理[4]。审批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资金支付申请表载明的内容在授权范畴内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签字。重点审核支付事项的合法性,针对不满足相关要求的内容不予审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作为我国政府部门实现给群众提供服务的主要部门之一,也是把各个决策实施到基层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单位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保证资金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从而给群众提供良好服务。此外,不但要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养,还要从各个细节入手,加强货币资金内控管理,科学构建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结合当前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控管理现场,提出对应的改进对策,在提升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控管理水平的同时,给事业单位运营发展提供引导。

猜你喜欢

收支职责事业单位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2016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各级老促会的新职责
“收支两条线”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