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快递业的绿色发展研究

2019-01-28弓亦婧

时代金融 2019年24期
关键词:运输企业发展

● 弓亦婧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快递行业以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依托,实现了大数据背景下快递行业的转型升级。但是当前快递业的发展仍然遭遇一些瓶颈,尤其是其服务质量和终端运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快递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对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进行研究变的极为重要。

二、大数据时代快递业现状

(一)大数据时代快递业运营特点

1.信息处理量庞大。快递业需要处理庞大的信息量,包括收发人的寄送地址、寄送产品信息等,快递业的类别繁多,可以向客户提供实物产品或者网络电子产品;现代快递业通过使用云技术等,实现了快递业信息的快速处理。

2.经营模式多元化。大数据背景下快递业的经营模式更加多元化,大数据分析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顾客需求,按照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与资金配置,并提供定制化服务,更好的提升了客户满意度。通过分析顾客的投递习惯,预测顾客的消费习惯,优化投递网点的服务。

3.交通运输高效。大数据背景下快递业的交通运输更加高效,以实时交通数据、实时地图、全球定位系统等为支撑,大数据应用能对其进行运输组合优化,可以在特定条件下挑选出最佳的运输路线,加强了资源的分配管理。同时,大数据应用还可为快递业提供地点定位数据,根据交通故障概率及时为运输过程提供相应服务,提高运输效率。

4.储存仓库系统改良。快递业库存管理系统更加先进,通过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等大数据技术设计取货模型,降低库存成本,并一定程度解决资金占用问题。通过电子区域划分技术,可以优化运输路线,为快递业选择最优仓储地点提供依据。通过利用云仓库管理系统,改善库存管理方式,将长期储存商品进行集中管理,实时监控和预测突发状况,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二)大数据时代快递业发展的问题

1.快递业服务体系发展不健全。现有快递业的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对数据信息缺乏认知,缺少定制化快递服务项目,盲目扩张经营导致服务内容单一。快递反馈机制仍然落后,对顾客需求分析不足,顾客满意度较差。流通方面的服务、库存的管理以及信息的服务相对缺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库存成本高。

2.快递末端站点设施不够完善。末端站点管理松散,加盟站点无差异化经营,并且重点在价格战上,对内部的管理较为松散。城乡区域末端投递缺乏稳定性,城乡区域快递发展分布不协调,作业场所更换频率高,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末端投递困难。交通运输过程困难,车辆通行困难,快递行业车辆普遍无合法通行证,经常被罚款。

3.快递业市场不够规范。量收增长不匹配、收投分布不均衡,快递业当前经营过程中利润率较低,低价恶性竞争较为严重,快递业承受着内外部的环境压力。对于内部环境而言,快递业融资困难,恶性竞争激烈,为降低自身营运成本,提供的快递服务质量较低,运输质量较差。对于外部环境而言,商家为提高自身经营收入,向快递业施加价格压力,压低快递相关服务项目价格,快递业的周转资金不充足。同时,快递业市场缺乏法治管理,纠纷量居高不下,快递员与消费者之间矛盾加剧,投诉涉及的快递企业数量多。

4.快递业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待加强。快递业自身对信息的长期有效性利用缺乏,根据2016年《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有超过50%以上的网购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对于快递包装的相关调查显示,超过2/3的快递业业务处理员未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导致信息的滥用。而对快递过程中产生的纸板和塑料,其回收率非常低,仅为8%,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仅为17.5%,其中塑料和胶带产生的污染最为严重,焚烧方式产生二噁英气体,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运输工程伴随着能量的消耗,产生工业上的“三废”。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缺失,快递从业人员素质低,学历低,年龄偏小,人员流动性大。

三、大数据时代快递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快递业精准战略规划

企业应结合自身核心竞争力来制定企业日常经营目标,企业管理模式改善计划,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企业活动模式创新方案以及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关注顾客满意度,随时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工作总结,挖掘提供高附加值特色服务,加强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高效合作,探索大数据下快递业信息化建设,向智慧供应链转型。重视加盟商的管理基础、资源条件、考核方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联合发展,形成双赢。

(二)加强快递末端网点建设

建立配送中心与末端配送网点结合的末端共同配送服务体系,积极建设城乡快递末端网点,健全城乡快递末端投递能力,引导快递企业与电商平台融合发展,形成城乡快递节点全覆盖,实现城乡物资双向流通,提高 “最后一公里”服务能力,形成覆盖全省的快递交通运输体系。在合理安排时间、路线和次数的基础上,实现效率最大化,从而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提高物流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撒所快递业的传递成本,并能够提高末端网点及站点的资源利用率,并一定程度缓解配送压力。

按照快递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快递运输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将其作为“民生保障车辆”投入实际运输过程,允许合法的快递运输车辆在市区内正常营运,不受各种限行措施制约。同时,提高快递车辆的通行便利条件,保障其通行更加快捷。

(三)建立快递市场环境规范体制

加大培育运营规范、管理有序的末端快递示范企业,促进公平和良性的差异化竞争,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展以动产质押为基础的快递银行业务,鼓励快递业与商贸流通企业共同制定运输、配送计划,全力培育快递服务项目试点。加强土地供给,合理安排快递网络揽投点、产业园等。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快递行业经营和包装条例。

(四)健全快递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鼓励企业,消费者参与包装回收,大力推广“绿色快递”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鼓励企业研发环保包装解决问题,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污染。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加强与高校、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重视基层人员培训,尤其是对互联网+、云物流技术的学习,并完善基层人员劳动保障机制。

四、结论

快递行业的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通过探究大数据背景下的快递业发展方向与路径,分析当下主要存在快递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和市场发展不健全等问题,快递业对大数据技术及信息挖掘仍然不够充分,需要实现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联合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实现绿色物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大数据在快递业的订单处理、仓储管理和订单传送等各环节都有积极的影响,使快递业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快递业在大数据背景下与电子商务联合发展,未来将会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猜你喜欢

运输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