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探析

2019-01-28

时代金融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建筑施工

● 陈 颖

前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建筑市场的投资逐渐由综合化向集中化转变,单一的投资渠道向多渠道转变,部分自由化经营的施工企业转为依法经营施工企业[1]。在过渡阶段,财务管理风险时有发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对此,加强财务风险的预防,推动施工企业稳定发展,成为关键。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在施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常出现资金中断、资金运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影响了建筑企业健康运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财务风险难以避免,因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无法预料、无法控制的情况,造成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不符,形成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实际上,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发生,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如:合同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足,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财务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等都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与长久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常见财务风险

在建筑企业施工管理过程中,常见财务风险包括如下四种:其一,投标风险。新形势下,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招投标过程中,企业为实现中标目标,得到工程项目,打价格战现象屡见不鲜,通过降低报价,获得项目最终建设权,然而,较低的报价很难为建筑企业实现利润目标,甚至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其二,合同风险。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合同风险是一切财务风险的源头,包括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两类。客观来讲,法律法规与合同管理是合同风险产生的根本,是合同双方无法规避的风险。主观上,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工程竞标过程中,某些单位为中标低价竞标、提高标准、缩短周期等,而在合同签订后,为获得利润,违背合同条款施工,导致合同风险。其三,资金回收风险。建筑工程规模较大、周期长、资金回收缓慢。因建筑项目并非一蹴而就,某些甲方常寻找各种借口拖欠工程款项,不履行合同,为企业带来资金回收风险。其四,利润形成与分配风险。在利润形成、确认与分配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实际上,收入确认风险、企业亏损风险等的出现,多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会计方法使用不当,使得账面与可分配利润和实际不符,进而导致财务风险,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在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时,财务风险时有发生,给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带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难以保障。对此,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重点。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探讨了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因素,以供探讨。

(一)施工企业合同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常面临运营风险,对此,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市场状况,由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制定发展战略,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在我国诸多施工企业中,管理人员大多对合同风险的认知不足,在签署合同时,并未对合同条款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影响了后续财务管理工作,增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2]。并且,因合同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合同签订和履行监控制度并不完善,影响了合同的正常履行,影响了施工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增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施工企业运行中,大多数施工企业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并不强,直接导致企业内部风险防范机制的缺乏,风险防范措施难以降低财务风险所造成的影响,影响了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在风险防范人员方面,专业人员的缺乏,人员调用的随意性,甚至于部分管理人为节约成本,调用会计部门管理人员,使其负责财务风险防范,如此,增大企业员工压力的同时,影响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效用[3]。同时,在一些项目开工前,因风险防范机制缺乏,企业并未结合市场做好预期调研工作,施工企业投资较为盲目,项目风险随之而来,而企业内部缺乏风险应急方案,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影响了施工企业正常运营。

(三)财务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增大了财务风险

在建筑施工企业运营中,会计核算质量直接关系着财务管理水平,若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将增大企业财务风险。当前,在施工企业中,财务风险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工程会计核算出现信息延迟。由于建筑工程规模较大,为保障工程按时交工,工程大多是分散施工,在业务信息的存储上,因施工的分散,信息存在滞后性,加之,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中,垫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单位资金的正常周转,而各个部门间信息传递不足,缺乏实时沟通,进一步影响了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增大了财务风险。其二,成本核算不规范。在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中,都缺乏详细的成本核算,在成本管理中,也未依照成本核算制度开展工作,如此,直接导致工程成本核算的盲目与随意,成本核算的真实性难以保障,增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财务管控措施不力,增加了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就是资金回收。当前一些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量计量不及时,应收账款催收不力,从而形成造成资金回收风险,影响了施工企业资金正常周转,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巨大的风险。

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面对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施工企业应全面掌握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项目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良好的合同风险防范意识

合同是保障施工企业建设项目有序开展的主要依据,能够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降低财务风险发生。但是,在开展工程项目时,因工程项目较为复杂,施工企业会签订很多合同,如施工合同,采购合同,承包合同等,合同的众多,影响了施工企业对合同的重视度,加之,合同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引发诸多合同风险,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对此,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合同管理工作,树立合同风险防范意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落实合同风险管理工作,从多个环节加强风险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发生,提高企业运营安全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4]。同时,企业开展合同管理时,应对合同管理的各个节点进行考察,以此展开成本预算,综合考虑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反复核查合同风险,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加强财务部门的全过程参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

(二)完善企业风险防范机制

在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应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综合考虑,严格制定并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全过程防范,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具体来讲,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为特殊工种购买人身意外险,为工作人员提供保障的同时,预防事故发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同时,企业可直接将风险进行转移,如:与保险公司订立协议,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帮助企业分担风险,以此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另外,企业应培养一批专业的风险防范团队,在项目实施前,做好预期调研工作,预测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并进行风险分类,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措施,并反映给管理部门,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保障施工项目顺利进行。

(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处理水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对于财务会计核算的问题所带来的各种财务风险,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掌握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先进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实时处理,提高各部门间的沟通工作,实现会计核算信息的实时沟通,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协调,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增强财务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同时,加强信息化水平,增强施工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间的交流,能够有效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体化,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四)加强财务管控措施,及时回笼资金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流动资金就是企业的经济命脉,因此,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为企业提供财务支持。尤其要严格按照发包方招标文件及计量管理条例规定内容及时计量,督办回款,避免资金短缺给企业带来困扰,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企业运营中,因企业缺乏合同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等,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对此,施工企业应树立优良的合同管理意识,根据企业实况,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处理能力,实现财务管理一体化,全面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建筑施工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