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四力”的一次成功尝试

2019-01-28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固始县村头四力

新闻精品来源于践行“四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也正是一名好记者必须增强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

消息《村头污染牵动最高检》获评中国地市报研究会2018年度“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平面媒体新闻业务交流竞赛一等奖。该文是笔者践行“四力”的一次成功尝试。下面从采访前的准备,采访过程的思考、写作技巧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从发现新闻线索到稿件见报接近一年的追踪全过程,笔者用“四力”不断鞭策自己,即眼力:小中见大抓线索;脑力:披沙拣金选主题;脚力:明察暗访求真实;笔力:一气呵成出精品。

小中见大抓线索

如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乡村振兴?本人这篇消息通过村头污染牵动最高检得到有效治理的典型事例,以“村头”之小,见“环境”之大;以治理之效,显法治之要;以一村之“点”,影响市县之“面”,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写这篇消息最初源于2018年3月,记者在固始检察院采访扶贫工作时,偶尔听到闫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固始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卫东接到群众匿名举报信,反映泉河镇政府违法在闫河村泉河边设置生活垃圾场长达5年时间,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群众苦不堪言。笔者感觉到这个有写头,但是时机不成熟,没有立马下笔,而是一直关注事情的发展。

这个新闻点的发现,就是依靠一双“慧眼”,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要有一双政治慧眼,具备判断力、辨别力,能透过表象看本质、通过端倪知大势,不被错误观点和思潮所迷惑。在重要问题、重要事件上态度鲜明、敢于亮剑,展现“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坦荡,旗帜鲜明坚持真理,毫不犹豫批驳谬误。要增强观察力、发现力,眼光敏锐、独到,善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认识能力。同时要善于发现群众的需求,从苗头萌芽中发现倾向性问题,从个别现象中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增强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看问题的能力。

披沙拣金选主题

线索有了,主题却不甚明了。驻村扶贫、河流污染、群众举报、下发检察建议、公益诉讼……但仅仅县检察院参与其中,似乎还远远不够,笔者继续关注,等待时机。

闫桥村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固始县检察院的帮扶村之一,村头的泉河是淮河的二级支流。该院根据举报信调查,此垃圾填埋场2013年投入使用,既未经建设、环保部门的审批,又未采取防渗漏措施。经检测发现,该垃圾场填埋深度5米,存量达5000立方米;在检测的渗滤液中,化学需氧浓度达222mg/L,超出标准1.22倍,饮用地下水中的铁、锰均超标,直接影响了周边8个村2万多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泉河下游的水生态环境。

2017年9月13日,固始县检察院针对整改问题向该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6天后收到回复称“已对存量垃圾进行无公害处理”。但检察官跟踪调查后发现,镇政府只将部分垃圾转运他处处理,仅在垃圾上方用砂石覆盖,遂决定对此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主题不是明摆在那儿,而是藏在事实之中,犹如玉在璞中,金混沙里一样,只有对事实深层开掘,才能得到。经过层层剖析,笔者发现闫桥村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泉河系淮河二级支流, 2万多群众生活生命受影响。

增强脑力,就需练就一种缜密的思维,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华报》题词,只有两个字:多想。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写好一篇新闻报道,需要有辩证的思维,一分为二分析问题,探索事物的本质规律,用实践来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明察暗访求真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找准了主题,抓住了和群众生活紧密相连,他们最关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这个垃圾场的污染到底有多大?除了环保检验的数据之外,群众们的反应如何?

为此,笔者一次次到达现场,只见蚊蝇乱飞、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现实的场景,远比检验的数据更直观,更触目惊心。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平常脏还好,一刮风下雨,我这儿臭得就没办法,水也不敢吃了,菜也种不了。我儿子一家在县城,想孙子也不敢让他们回来。”笔者永远也忘不了闫桥村声泪俱下的杨阿姨。一次次的往返,记者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写好这篇报道的责任感也越强了。

这时,笔者得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每个省前5个公益诉讼案件需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批,固始县检察院此次申报的公益诉讼案件成为河南省的前三件之一。至此,时机成熟,豁然开朗了。

2018年5月27日,这起信阳市行政公益诉讼第一案开庭审理,垃圾污染问题迅速得到整改。曾参与旁听的该县人大代表刘彬感言“绿水青山确实离不开法治保障”。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此案被最高检确定为全国9个典型案例之一。

一气呵成出精品

接近一年的关注,采访了检察院驻村扶贫人员、主管公益诉讼的领导,走访了40多名群众,最高检关注之后整改如何?全县又有什么反响?面对几万字的材料,如何去粗存精,用有限的文字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固始县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目前,固始县委、县政府根据检察院加强污染防治、加快乡村振兴的建议,在全县7100个村民组每组配备一名保洁员,为每个村统一购置保洁设备,全县投资2.6亿元建成一座日处理1000吨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厂。

脉络清晰了,主题明确了,文章框架形成了……2018年12月14日,是固始县检察院扶贫工作队员本周到闫桥村的最后一个帮扶“昼访日”。 朱卫东看到村头泉河水域如山的垃圾被清运了、横流的污水变清了、群众的诉求解决了,在扶贫日志上写下“整改非常到位”。至此,笔者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取舍材料,组织文字,五易其稿,最终,整篇消息完成。

增强笔力,就要练就“几把刷子”,写得好、说得好、演得好。对记者来说,笔杆子更是基本功,笔是手中最重要的武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

通过本篇稿件的采写过程,笔者深刻体会到:只有具备“四力”,才能真正提高政治素质,提升业务本领,锐意创新创造,锤炼优良作风,也才能创作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好作品。

猜你喜欢

固始县村头四力
Can or Can’t ?
父亲节忆父
春意
固始县
留守媳妇
李兰娟
第七届“手抄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