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推进地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

2019-01-28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市级传统媒体融合

一些地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正在推进——党报与广电整合实践已迈开脚步。

2016年底,银川市率先在全国成立了新闻传媒集团。2019年,浙江绍兴、安徽淮北、河北张家口、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级市,相继实施了主流媒体融合,组建了市级新闻中心或媒体中心(传媒集团)。这些地市媒体融合已走在了全国大陆地区293个地级市主流媒体改革的前列。

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不断发展,移动终端功能的不断完善,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传统媒体自觉和不自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和改革,先是广播和电视的整合,再是报纸、广电进军互联网,各自创办了网站和网络台。现在这些市的传统媒体又把报纸、广播电视、所属的网站、网络台融合在一起,成立市级新闻中心或媒体中心(传媒集团),试图在媒体的结构、功能上和形式上适应当下的使命需要和生存需要。

市级传统媒体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担当重要的历史使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市级传统媒体是南北东西区域地理经济和地方文化特色诸多信息的主流传播机构,是当地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传播宣传自主、可控的平台,也是我国信息传播网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在地市级传统媒体服务数十年,深感地市级传统媒体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重大,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下信息大爆炸时代地市级媒体面临的挑战。地市级媒体要更好地担当起主流媒体的历史担当,更好地履行党媒的历史使命,就必须适应新时代传播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媒体融合。

一、适应新时代,不断提高对媒体融合的认知水平

1.突破新闻创新创优的融合性。目前,全国地市级党媒在实施媒体融合中,借助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对采编发播流程实施了全面的改革,综合运用不同的传播形式、传播途径、传播手段进行新闻创新、报道创新、技术创新。许多地市级党媒投入了较大的人力、财力,集聚优秀人才和优质资源,创建了新媒体指挥中心、指挥平台。这一中心和平台融合了不同媒体的传播方式与方法,把文字、音视频、图片、动漫、动图、数字模型、VR、AI等融为一体,使新闻信息的表达有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极大地叠加了传播效果,使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和方法相形见绌。在这个平台上,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崛起,新闻客户端也不断地壮大,使新媒体在影响力和传播效率比之传统媒体有压倒性的优势。市级媒体融合后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这是个首要问题。

2.突破时空传播即时的互动性。这个平台还有突破时空的传播特性。也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平台 ,“随时随地,互联、互通、互动”的传播特性成为真正可能。因为可以随时随地,互联互通,新闻信息传播比之互联网诞生之前有了空前的突破。只要有网络,媒体和自媒体都可以在世界每个角落,随时发布新闻信息,而且还可以双向互动。每秒30万公里的传播速度,使新闻传播的“快”无以复加,使新的事物同步与即时传播变得简单,只要你愿意,每个人用手机就能做到。因为快捷,使新闻信息的翻新、替换变得秒秒分分,层出不穷,新闻的使用量和使用价值空前提高。比之传统媒体的各种受限、报纸出版时间的滞后、广电(除同步直播)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单向的告知式传播发布来说,网站、新闻客户端等有突破性的优势。在市级媒体融合后,运用自己的资源、行业优势,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上利用好这个特性。

3.突破融合平台容量的无限性。相对于传统媒体报纸的版面、音视频节目的时长等局限,这一平台承载的容量有相对的无限性。只要你有足够的资源,有足够的制作愿意,可以把地市级区域的所有信息以各种表达形式,多维地搬上这个平台。这一平台的容量,既无限又深厚,无论是大众欢迎的信息,还是小众青睐的信息,可以做得相对全、相对精、相对深、相对有趣。相对无限性的特性使承载的信息呈现全面性、多样性和丰富性,能满足当下受众的多元需求。比之传统媒体,这个平台的传播优势成倍叠加。

4.突破内容生产来源的多样性。也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移动平台的特性,使新闻信息的内容产品生产呈现多样性。当新闻发生时,庞大的自媒体群体首先就把看到的、听到的突发事件发到了社交网上。目前有门户商业网站、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等媒体群,只要内容符合有关规定,都无时无刻地把各类表达形式的信息通过各种设备上传到这个平台上。内容生产的多样早已形成,官方媒体发布新闻信息的垄断地位,早在当年“温州动车相撞事故”的报道中被打破。

5.突破融合报道生产和效益性。融合报道是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在把文字、音视频、图片、动漫、动图、数字模型、VR、AI等传播方式融为一体后,使新闻信息源用上述不同表达形式进行生产并传播报道,实现新闻信息产品的快发布,多形式、多样化的呈现,并使地市级区域新闻信息内容的权威性、区域性、独特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特性呈现得相对全面、多样,使传播价值叠加和最大化。这种最大化的价值可以由报道的效率和效益来体现。报道效率的检验就是市级媒体的报道是否能做到时效第一和资源使用效用最大化;效益性的检验就是是否成为区域中真正的平台,这一平台就是用户的互动性和依赖性。用户与平台有紧密、广泛的互动,有强烈的依赖性,平台上用户的留存就多,所谓的黏性就强,报道的影响就大,价值就大,效益就高。

二、适应新变革,不断提升对媒体融合的创新水平

1.革新观念,树立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思维。现在学界的有些学者喜欢调侃传统媒体人,说传统媒体人没有互联网基因,这话不无道理。在所有新生事物面前,总有人留恋欣赏两岸的猿啼,看不到或不想看到穿越万重山的轻舟,是媒体变革中欠自觉和不自觉的人。他们迟钝守旧,抱残守缺,他们以官方媒体自居,以居高临下的告知式传播和一“媒”独大为荣,是变革的旧势力,旧观念的代表,是媒体融合发展中的阻力。

但在新思想、新事物出现时,总有一些自觉的人。自觉的人对革命有理想,有情怀,有牺牲精神,能冲破旧势力的阻力。新华社、人民日报、上海报业集团等,不能说它们天生就有互联网基因吧,可是到今天这些传统媒体的“新华社”“人民日报”“澎湃新闻”APP成为了国家级移动客户端集群和专注时政和思想的平台。尤其是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成为媒体变革成功的典型事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影响的平台和事物出现?就是因为这些传统媒体中天生有自觉的人,他们对新生事物敏感,能在社会发展中自觉感知新生事物,积极投身到变革和实践中去。对媒体融合、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并自动转变观念,自觉树立移动互联网思维。

笔者认为,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一定会有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马上接受的自觉人,地市级媒体也如此。当下一些市级媒体在组织形式上融合了,但要使这个组织发挥更大的价值和生产效能,体现新组织的强大生产力,还是首先要提高市级媒体全体人员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能力,转变传统媒体固有的观念,使之形成强大的动力。但是,这个过程有快有慢,认识程度有深有浅。因此,认知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树立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在市级媒体融合后应不断地加强,不断地深入,除了在媒体组织内不断地改革、推动外,还应利用自觉的人在思想、观念、决策和行为上去影响欠自觉和不自觉的人,使媒体内从决策层、中层和基层形成强大的思想基础,成为一股变革的力量,使欠自觉和不自觉的人,在变革中逐步转变,使媒体融合后的各种构建得到实质性的落实,使改良性的变量变成革命性的变量。

2.革新理念,树立新闻传播快新的新目标。当人们拿着手机拍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大阅兵彩排的视频时,当这个视频又被拍摄者直播,这一个体在现场就完成了信息的使用和传播。只要你在现场,只要你有手机,只要你愿意,只要这个信息传播不违反有关规定,你就是媒体,和电视直播相差无几。一是即采、即审、即发布。一部手机就能传播信息的时代,所有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受到极大的挑战,市级融合后在面对这个挑战时,必须做出重大的改革。变原来的信息处理生产内容的方式为即采、即审、即发布,在快与新上求得突破。二是与社会互联、互通、互动,呈现平台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地市级全媒体要与区域内社会互联、互通、互动,利用人人都是信息使用和传播者的特性。利用客户端的传播力,与自媒体进行竞争,以取得较大的影响力。地市级全媒体应利用自身平台的优势,在发布推送好政务、政经信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布推送区域内社会文明发展,市民关心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信息。三是表达的多样性。地市级全媒体的融合体是原先的报社和广电媒体,这些传统的媒体几十年来一直以官媒自居,以权威性、唯一性、垄断性为荣,这种荣誉感和自豪感一直体现在所传播的部分产品的风格中,长期形成了固定的遣词造句的模式和播报模式,这种内容的表达方式和告知式的传播方式,难免有生硬单调之嫌,缺乏平民贴近的亲和力,缺乏多样信息内容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改变产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因内容而宜,采用符合不同用户感受的表达方式,使用户耳目一新,也是媒体融合后需要变革的一大方面。

3.革新概念,树立移动客户端优先的原则。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在全媒体中的运用需要传统媒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全媒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升级、换代,在这一变革中,应坚持以移动客户端为优先的原则。

资源配置的优先。地市级媒体融合前,报社和广电都办了网站和新闻客户端。然而这些都只是报社和电视台的一个部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使用基本没有优势。现在媒体融合,传播方式多元,内容产品表达多样,内容产品组成结构多样,内容产品容量增大,而且发布推送的频次加快等等,这一切需要媒体内重新进行资源的配置,重新组织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以移动客户端为优先,确保此系统正常有效运行。

机构、体制、机制的重构。媒体融合后,必须实行重建机构,并在体制、机制上保证运行的顺畅高效。融合前各个媒体的机构、体制必须整合重构。如减少层级,充实大量的记者编辑队伍;如签约大量的编外记者;如赋予编辑更大的发布推送权。如,建立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就像信息的集散地,或者就像一个大的水池,信息就是水。记者、编外记者、部分编辑就像搬水工,负责自己搬水和在另外媒体、自媒体的搬水;而有的编辑就像放水人,负责哪些水先放、快放,使水流向哪个管道,放多还是放少;再是哪些编辑记者负责全天候搬水和放水,等等。建立数据中心,负责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对信息产品的价值,用户互动,信息结构的合理性、用户的依赖度和黏性,留存用户,用户社群、圈层的影响、反映,用户回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工作的改进和相关产品的评估,提供依据。建立新的评估体系,对效率、效能、效益进行评估,使各种资源的使用日趋合理。

三、结语

市级媒体的融合是媒体传播环境充满挑战下的一场革命性的转型,在当下的媒体世界中,市级全媒体是区域内的主流媒体,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是,这主流媒体能否在区域内有自己足够大的版图和影响力?能否有像宋建武教授所说的“壮大主流媒体的声量”的足够能力?这些问题,都需要市级全媒体人不断地努力和追求,丝毫不能松懈地去解决。

猜你喜欢

市级传统媒体融合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