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凝神聚力
——以《三峡日报》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经济带“首站之行”宣传为例

2019-01-28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黄柏宜昌三峡

一年多前的2018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对新时代改革发展提出重要要求、寄予殷切期望。

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三峡水利枢纽;点赞化工转型,对话坝区群众,盛赞大国重器……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视察的“首站之行”,让宜昌城乡沸腾,令峡江上下鼓舞。这是对宜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面对面辅导,是对宜昌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目标的手把手引导,是对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身许党许国心贴心的教导,是新时代宜昌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宜昌市委机关报的《三峡日报》,高端谋划,精心策划,全力以赴,认真把握好这一难得的重大机遇,在重大主题宣传中提升凝神聚力,让考察激发思想跨越大潮,涌向扬帆航行的宜昌。

把握节点:浓墨重彩扩大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宜昌的高度重视、深切关怀、巨大鞭策和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以及在宜昌调研途中的重要指示,是做好宜昌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是全市首要的和长期的政治任务,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和践行“四个意识”的重要体现。

《三峡日报》领会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应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

为此,三峡日报社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抽调精兵强将,前方全力以赴做好现场报道,后方精心策划专栏和专版。在习近平总书记到达宜昌的当天,就推出了“牢记殷殷嘱托 书写奋进答卷”系列报道之一,并图文并茂地配发专版。连续5天先后推出5篇系列深度报道:《春来江水绿如蓝》《踏平坎坷成大道》《千帆竞渡履平川》《峡尽天开朝日出》《绿水青山入画来》,并配发了5个专版:《绿绘峡江秀》《步阔天地新》《江连四海潮》《云腾动能劲》《旗映田园美》,有气势、有力度,冲击力强。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江边,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并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随后的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旨在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在高远擘画中开启了壮丽新航程,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科学部署中铺展开战略新棋局。

《三峡日报》编采人员认真领会精神,以评论举旗,以深度解读为要,宣传有声有色。先后以《努力探索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推动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压倒性力度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奋力走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前列》为题,刊发了“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文章。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专栏中,连续推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引发我市强烈反响”方向篇、动力篇、信心篇、路径篇,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引爆热点:聚合公众激发感召力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宜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讲话,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引、实践遵循和前进动力。

为把习近平总书记宜昌之行的宣传引向深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讲话精神,《三峡日报》积极寻找热点话题。2018年10月14日,《三峡日报》刊登了《一株树的意外之死:脚踩泥土,你不该只爱眼里的风景》的述评,并由此开辟专栏“浦江‘故事树’引发的宜昌思考”,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浦江‘故事树’引发的宜昌思考”大讨论,旨在“听懂‘故事树’的故事,内修‘关键少数’的群众观,让城乡文化共融成为更美的风景,悉心呵护我们共同的诗与远方,以敬畏之心乐享生活的美好,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作风大转变”。

一棵树的遭遇引发一连串思考和热议:失去风景为什么?留住风景靠什么?千里之外的浦江 “共籽树”被砍的命运,引发了宜昌大讨论、大思考。网络留言、报章抒臆、交流会交锋,社会各界由彼及此,阐释着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探索、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解、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的践行……

截至11月底,共收到稿件50多件,刊登25件。其中,既有县市区党政领导、市直部门负责人的思考领悟,也有基层群众的评议心声,还有专家学者的深析建言。宜昌发布、三峡日报双微、三峡宜昌网跟进转发,网友开展热烈讨论,一时形成热潮。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就干部群众热议的“故事树”报道作出批示:坚持学思践悟 生态人文兼修,浦江“故事树”折射大道理。

这棵树在宜昌激荡起的绿色涟漪,通过热议和讨论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让人文彰显宜昌生态发展的魅力,答好乡村振兴的人文考卷,推动生态与人文“共籽”共生,生态环保没有“休止符”。

撬动奇点:深入推进增强穿透力

宜昌作为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态地位极为特殊,生态保护极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之后,作为市委机关报,《三峡日报》就必须肩负起引导全市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

如何引导?突破点在哪里?

早在2014年,宜昌就积极探索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河长制,并在全国推广。《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后,明确要求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开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在全流域建立河长制,一改过去“九龙治水”局面。

黄柏河是宜昌的母亲河,担负着7个县市区200万人饮水、100万亩农田灌溉的重任。如何确保“一河清水入长江”?《三峡日报》开辟了“长江大保护·清水向东流——走近黄柏河”专栏,以长江支流“黄柏河”为奇点进行解剖,以“现场+深度思考”的形式,对黄柏河治理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立体式报道,有声势、有特色、有亮点。

报道专班现场采访长达3个多月,先后刊发了《樟村坪的向“旅”之路》《黄家台村的“守”和“变”》《陈怀坤的“治河手册”》《 西北口水库“拆违”目击记》《猕猴桃,“种”出一河清水》《沿岸生活污水流向哪里?》等现场报道。

系列报道推出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黄柏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关闭生产能力15万吨/年以下的磷矿企业,不新建产能在50万吨/年以下的磷矿,到2020年,全市磷矿采矿权将由53家压减到40家,流域内已建成的小水电站全部落实了生态流量泄放。

猜你喜欢

黄柏宜昌三峡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甬优1540再生栽培留桩高度试验总结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湖北宜昌卷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美丽的黄柏山
黄金分割法结合动态设计优选盐黄柏提取工艺
TLC法快速辨别与真伪鉴定川黄柏和关黄柏
无花果香溢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