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制造企业管理模式的改进创新

2019-01-27于永涛宋春生王相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制造业经营

于永涛,宋春生,王相平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沈阳110015)

1 引言

近些年,中小制造企业发展迅猛,构成了现代制造业的基础。而中小制造企业由于人员、成本等原因,管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多数属于粗放式、散漫型管理,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小制造企业以多品种、小批量经营为主业,机动灵活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对企业各项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中小制造企业管理水平与时俱进,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组织能力,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成本,使企业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促进制造业基础的稳步提升。

2 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是全球工业的主要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我国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总量6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制造业总量和制造技术水平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市场日新月异,对产品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经营形式成为市场主流,催生了中小制造企业规模的进一步壮大。目前,发达国家中小制造企业占制造业总量的70%以上,而在我国,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90%。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经营模式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促进了市场多样化,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带动了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的兴起,加剧了市场竞争,促进了制造业整个行业的进步。

2.2 中小制造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小制造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经营策划,对长线任务把控不足,对临时任务冲击应对不足,很多企业不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生存期长短不一,淘汰率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对质量、成本、进度、技术各方面的控制没有制度性,管理以粗放式、命令式为主,没有形成程序化、制度化,产品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做的工作为初级工作,技术含量不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产生的效益却十分有限。有的企业虽然形成了制度,但管理层级过多,管理机构臃肿,信息传递效率低下;部分企业虽然引入一些制度或管理软件,却没有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反而给经营带来了阻碍。同时,企业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文化建设,员工归属感不强,不利于长远发展。以上都使中小制造企业总体规模很大,但却产生不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整体规模不成正比,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3 中小制造企业管理模式的改进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中小制造企业的生存发展越发艰难,其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自身特点,从管理制度、信息化、财务、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小制造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完备的企业管理制度,否则极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和随意。中小制造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制度,不能生搬硬套大企业的制度,不能盲目跟风新的管理理念,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所取舍。每一项管理制度要对责任和义务进行详细的划分,避免“独裁”,避免推诿扯皮,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管理的有序进行。同时,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通过制度的优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1]。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过程要有全体员工的参与,集思广益。企业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积极建言献策,才能保证制度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才更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和员工的个人利益。

3.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聚力所在,是企业的软实力。中小制造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普遍不足,企业文化建设在短期内产生的效益有限,导致企业不愿在文化建设上耗费资源。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能够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整体的精神面貌。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中小制造企业要转变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功夫,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这样才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

3.3 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中小制造企业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创新方面的投入,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下。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支撑中小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中小制造企业应该考虑长远发展,加大创新上的投入力度,集中优势资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既要追求深度,又要兼顾广度,使自己在同行业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又不至于在其他方面受制于人[2]。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小制造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整合生产要素,实现资源优势配置,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中小制造企业因资源有限,应充分利用国家各项鼓励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方面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创新。同时根据市场和经济形势,做出符合本企业最大利益的创新决策,使本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的基础。中小制造企业应逐渐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各项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更加科学、有序、高效,促进企业的知识化、数字化、自动化,不断推进企业现代化。同时充分顺应目前互联网经济的大潮,加强网络营销和网络宣传,探索电子商务领域的经营方式。利用网络获取各类资源,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与客户实时沟通,拓宽销售渠道。

3.5 加强财务管理

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是重中之重,也是很多中小制造企业管理不足的地方。中小制造企业因资金规模较小,更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财务管理,将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好预算,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引入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使企业资金能够高效实用,避免企业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

3.6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中小制造企业人员流动性大,水平各异,经常由于人员问题阻碍生产经营。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留住人才。企业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现代人才战略远见,加强人力资源储备,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建立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同时要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加强培训与学习。中小制造企业要拓宽各类人员的职业晋升通道,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使员工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工作积极主动,从而使企业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要摒弃家族企业的观念,避免任人唯亲,广泛聘用优秀人才。

4 结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动力,要不断与时俱进,变革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制度、文化建设、创新投入、信息化、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改进,提升管理水平,掌握核心竞争力,不断适应新形势,促进自身的长足发展,永葆蓬勃生机。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制造业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