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

2019-01-26张晓文

考试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融入乡土资源

摘 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作为一位美术教师,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当前新的教学理念下,我们的美术课教学怎样才能突出地方特色?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对本地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进一步去开发和利用?我们没有大城市里的画廊、美术馆等一些高雅的美术展览,美术教学中又能够利用些什么素材的呢?怎样才能做到我们的美术课堂和生活进一步结合?所有这些,都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乡土;资源;融入;教学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下,作为一位美术教师,如何将本地乡土特色资源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并因地制宜,让学生以乡土文化的艺术教育为起点,搞好美术教学呢?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 以丰富的地域民间艺术为背景,努力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突出美术文化的学习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手工业技艺更是源远流长;但是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却丢弃了我们祖先曾经引以为傲的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精髓,加之在现代经济文化大潮的高速冲击下,一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和地方传统手工艺正一步步面临着损毁、灭绝、消亡。如何才能使这些具有地方特色、具有文化艺术魅力的地方美术资源得以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呢?学校的美术课如何穿插这些内容呢?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参与到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直面的一个问题。

当务之急,便是我们美术教师要进一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修饰和加工,进一步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使得更加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使教师养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风格,最终培养并形成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学方式。

二、 以地方素材为载体,进一步开发乡土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使美术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教师要充分利用乡土自然资源,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美术教学改革,开发并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课程。例如在每周一节的手工制作课上,可让学生将家里的一些物件、土产如小木棍、蛋壳、玉米、大米、黑瓜籽等带到美术课上,然后利用这些“地方特色的材料”制作一些拼贴画及手工小制作,这些小物件及土产不仅使孩子们觉得新鲜、有趣、好玩,而且可以让他们重新去认识、发现这些家乡的土产,因为用它们制作出的拼贴画及手工小制作无论在形状、颜色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是非常漂亮和精致的……在课堂上,学生们都为他们能制作出如此漂亮的作品而兴奋不已,同时也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再者,美术教学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遵循着这一教学理念,我在保证科学设置课程的前提下,合理改组了教材,进而引导学生体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蔬菜》时,由于我们学校一到三年级美术全是非专职老师担任的,绘画基础很差,如果一开始就按照教材让学生表现整棵蔬菜的质感、色调等关系,效果肯定会很差,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兴趣;我首先尝试对绘画内容进行稍加调整,让学生从家里带了一些包包胚、大白菜、青椒、洋葱等蔬菜;比如将包包胚从中间切开,学生们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的切面竟会如此漂亮,清晰的纹理、思路,洋葱的切面像火苗,大白菜的切面更像棵大树……真可谓“鬼斧神工”;这时再让学生写生蔬菜的切面,由于在之前换了另外一种表现方法,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教学重难点便很快攻破了,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也很快被调动起来了。

在乡村里,虽然没有美术室、图书馆、艺术画廊等高端的文化设施,但这里却有着随处可见且非常丰富的乡土地方资源,如麦草、石头、树叶、树根……这些随处可见的美术素材对于乡土特色的美术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生活材料来搞一些手工小制作,同时进一步鼓励他们去大胆尝试、大胆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 教師可根据乡土地方资源设立主题教学,开展主题性的美术课外活动

所谓主题性的美术课外活动,就是指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中心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利用多种资源、运用多种形式或手法展开艺术创造活动。在目前的美术课堂上,主要是指在老师指导和带领下,学生自由发展、自由创造的美术学习活动。它是发展和提高乡土特色文化与美术教育相结合的最有效方式。它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协调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觉性、协作能力及个性发展肯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教学主题的选择很重要,既要突出地方特色,又要兼顾学生的“爱好”和“热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去积极探索,进一步参与和表现。地处偏远地区的我们,虽然在物质、材料、信息等方面没有大城市那么多的选择,但我们还是有自己的特色乡土资源,如:我们学校附近有三百多年前的明朝镇国塔、远近闻名的圣容寺;有享誉国内外的沙井文化遗址,河西最大的地主庄园——瑞安堡……

在美术主题性课外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乡土特有的资源,在平时精心组织学生开展以本土资源特色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性美术课外活动:如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简单的沙雕;以家乡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创作一些版画及剪纸作品等等。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表现动态》一课时,我事先用手机拍下了一段学生们在操场上活动的视频,在导入环节时放给他们看,对于学生而言,兴趣非常浓厚,此时再让他们观察自己活动时的动态、姿势,教学重难点很快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教学《画汗衫》《成长变化》等课时,我都事先让学生们从生活中收集汗衫实物、照片等素材,让他们互相进行体验与欣赏,教学效果都非常好。

教师不仅是一位创造者,更是一位开拓者。所以在当下,选择性和多样化的课程要求美术教师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新课程同行!

作者简介:

张晓文,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北街小学。

猜你喜欢

融入乡土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乡土中国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