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2019-01-25董金城谷芳王峥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格魅力才华互联网时代

董金城 谷芳 王峥

摘要: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新时期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提出了多样的才艺是人格魅力重要基础的观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教学细节和生活细节,时刻注意个人言行和修养,始终保持教师的榜样形象。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成为充满人类智慧、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的职业。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人格魅力;高校教师;才华;细节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024-03

何谓人格魅力?首先,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所谓魅力,指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很能吸引人的力量[1]。因此人格魅力可以归纳为是人格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人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素质、能力和道德品质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而产生的威望、信誉和力量。人格魅力又随着承载主体的不同展示着不同的表达形式。作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与领袖魅力、朋友魅力相比是独特的,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的、持久的、強大的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教师业务水平、个性品质、自身修养等因素的综合体现。

古人云:“师者,范也;言行动静,皆可为式。”黑格尔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美的偶像。”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神圣的,是值得尊敬的,正所谓“见贤思齐”,他们潜意识里会去模仿教师,向教师看齐,教师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很多学校先后开展了“魅力教师”、“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评选活动,可见学校对教师魅力在学生引导作用上的肯定。美国80年代开始加强对教师职业入门和定期的考核测试,除了专业知识、特定技能以外,学生评教也是考查的重点[2]。学生评教直接反映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和地位。

教师带着“魅力”去讲课,会形成一种磁场,吸引着学生的眼光、主动性和好奇心,使其跟随教师设计的情景去思考、去学习。最近,因讲课视频传上网络而广受热评的复旦大学教师陈果博士,以其独特的课堂特点,完美地诠释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公共基础课。在她的课堂,学生们不会因为专业的差别、座位的有限、游戏的诱惑而缺席,学习成了一种享受,享受的就是文本内容与她自信的态度、出色的口才、深邃的思想和优雅的气质,专业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被理解吸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如沐春风的享受中升华。在这里,教师的人格魅力甚至成了治愈学生手机依赖等厌学症的一剂良药。

一直以来,德、才、情、志、行五方面被认为是教师的人格魅力的构成要素[3]。德,指师德,是教师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表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坚定的政治信念与高尚的职业道德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和发展高等教育看成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才,指才学,是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的核心,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修养、精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还体现在科研创新上。情,指情感,是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动力。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大学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情感与热情,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教育好学生,发挥教育的作用。志,指意志,是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的保证。高深学问的传承、创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长期坚持才能获得。行,指行动,是提升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的支点。大学教师唯有融入学生之中,在日常的行为举止中严以律己,行为示范,才能让学生感悟到教师的人格魅力。

大学教师人格是德、才、情、志、行五方面文化品格的统一体。教师自身人格的完善和构建必须从这五个方面来开展[3]。但是,时代在发展,教师魅力自然具有时代的特征。我们正处在知识急速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被定义为通过网络把各方面信息快速连接起来的崭新时代,被赋予了九大特点:用户、简约、极致、迅速、流量、社会化、大数据、跨界、平台。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这新时期也体现出新的要求和特点。

一、多才彰显魅力

才,是教师基本魅力之一。在互联网时代“跨界”的特点下,除了具备渊博的才学之外,多样的才艺也是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在网络化时代,继续保持呆板单一的内容灌输,已经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出生的学子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教师多才多艺,其才华不限形式、内容、专业,若融合于教学,也足以激发起师生的崇拜共鸣,提升教师魅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数学系潘鼎坤教授在人文诗词历史方面就有着扎实和深厚的功底,他将一贯“沉闷”的高数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人格魅力高雅极致。北理工英语系贾欣副教授,一手流畅的小提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刘亚龙副教授,熟练的视频采集编辑技巧,通过引入学生不常接触的课外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用兴趣带动学习,无疑能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发散思维。俗语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对老师而言,也得有“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的自我要求。有丰富才艺的教师,已经具备了第一印象的人格魅力。

同时,作为兴趣爱好,才艺也可以成为工作的调节剂,帮助化解压力。高校教师承担不小的教学和科研压力,过于专注学业和科研本身,会导致教师精神压力与日俱增。据南京大学对全国72所高校教师的调查发现:95.6%的大学教师感到有精神压力,75%的教师长期处在一种慢性疲劳的亚健康状态,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巨大出现体力透支现象[5]。培养老师的兴趣爱好,能有效缓解教师群体的教学和科研压力,丰富教师的生活圈、娱乐圈、交际圈,用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增强教师才艺自信,同时也避免了教师把压力带到课堂上引起的教学氛围紧张。

互联网时代,为教师形成多样的才艺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条件。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各类才艺的学习资源和各种展示平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上资源来充实自己。可以说,互联网为我们教师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形成和彰显多样才华魅力的新时代。

二、細节体现魅力

道家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细节往往因其“小”,而容易被人忽视,掉以轻心;因其“细”,也常常使人感到烦琐,不屑一顾。但就是这些小事和细节,往往是事物发展的突破口,是关系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对教师新时代人格魅力的建议中,除了艺术的传递知识之外,还要关注教学细节和生活细节,达到网络时代“极致”的特点。

教学过程就是由一个个的“教学细节”组成,教学过程细节的生成与处理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细节的足够重视,更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一环。传统教学从头讲到尾,讲得很慢、很细,唯恐学生没有听懂,消化不了,期望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反而泯灭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力[6]。新型高校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实现教师权威到学生主体的转变,因而启发式教学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首先要加强备课环节,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寻找有趣的内容引入点,做到预设细节,预设精彩,梳理概念原理思路逻辑。再者是课堂讲述过程中的细节捕捉,利用多媒体展示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和宏观世界,展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利用模拟实验室、探究室,突破现实条件的限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采用“问”、“写”、“走”、“笑”不同的授课方式,通过对学生们眼神、表情、动作的捕捉,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加之运用智慧教室的即时统计、分析、反馈、呈现等,改变一成不变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针对性、有效性。还有,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应当尽可能地多了解。一位可以叫出全班学生姓名的教师,便已经获得了信赖和喜爱;如果能够针对学生特点实施教学,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无疑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除教学细节之外,生活细节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教师容貌细节、语言细节和行为细节无不体现着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应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穿着不要过于华丽,但也不能邋遢陈旧。偶然联系一位毕业已久的学生,令笔者感到惊讶的是他对该课程的印象之深竟是起源于笔者保持干净整齐的一双白色帆布鞋。语言方面依旧是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减少个人口头禅习惯,用词专业,言简意赅,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教师举手投足更应为学生树立无形的榜样,比如随时关灯、捡拾垃圾、遵守交通规则等。包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教师也要严以律己,遵守法律,注意自己的言行。简言之,对学生有什么要求,那么教师应该率先垂范。

三、课外保持魅力

网络时代信息“迅速”的特点,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世界上任何地方某人生活轨迹。教师这一职业有固定关注对象,这就是学生群体。教师往往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形象,但常常忽略课外。其实教师永远是学生们谈论的话题。教师即使在课下的抽烟、打牌等不良习惯,随着微博、直播等媒体的快速传播,仍然会严重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尤其作为硕导、博导,与学生交流的时间更多是在课程以外,更应时刻注意个人言行和修养,从做事到做人,从科研到社会,始终保持教师的榜样形象。

另一方面,网络的公共性和公开性也可以为教师所用,成为课下与学生良好沟通的快捷方式,这些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从网络教学平台、微课慕课网站,到QQ、微信、邮箱,几乎全角度、多方位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应当利用网络及现代信息技术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鼓励前行。教师在教学中熟练运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甚至建立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网络课程体系,及时更新和耐心释疑解惑,都能大大地提升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魅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旦培养就一成不变的,只要坚定教育信念,在获得传统人格魅力的基础上,融入互联网新时代,乐于学习,善于创新,发展特长,兼顾细节,关注课后,时刻培养自我的人格魅力,就能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成为充满人类智慧、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的职业。

参考文献:

[1]李向东,教师魅力构成因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0,(5):8-9.

[2]Haney,W.,G.Madaus,and A.Kreitzer,Charms Talismanic:Testing Teacher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merican Education[J].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1987.14(1):169-238.

[3]杨柳,杜侦.论大学教师的人格魅力[J].江苏高教,2006,(4):83-85.

[4]周雅娟.教师魅力对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影响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26(5):89-92.

[5]秦琴.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以武汉高校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4,(4):35-42.

[6]顾建民.高校推行启发式教学何以可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8,(z3):23-25.

Abstract:The personality glamour cultivation of the university teacher in the new Internet period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and the viewpoint of the multifarious talent is the important basic of the personality glamour was proposed.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the teacher should focus on the teaching and life details,and always keep the example of teacher.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teacher's profession could become enviable and inherently dignified,and become full of human intelligence,humanity and personality glamour.

Key words:the Internet era;the personality glamour;the university teacher;talent;detail

猜你喜欢

人格魅力才华互联网时代
解析21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的六个视角
我攒了一年的才华,都用在了年终总结上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拼才华的古代花美男
残忍”的才华*——五篇小说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