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通络安神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9-01-25翁惠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安神通络益气

翁惠园,王 玲

(1.济南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济南 250012;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 130033)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引起血管阻塞及痉挛,并最终造成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心肌缺氧缺血症状[1-2]。高血压的长期发展则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发展[3]。由此可见,高血压与冠心病均是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则可使危险加剧,给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故如何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展开行之有效的治疗是临床心内科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4]。由于冠心病及高血压均是多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引起的疾病,故他汀类药物及钙通道阻滞剂等常规西药治疗常无法满足临床需要[5]。诸多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常较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课题组采用益气通络安神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期望为该疾病的优化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57.2±5.8)岁;高血压病程3~12年,平均病程(5.8±0.6)年;冠心病病程1~9年,平均病程(4.3±0.4)年。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59.1±5.9)岁;高血压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7±0.5)年;冠心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6±0.5)年。2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满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及《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7]中关于高血压及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以及《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8]中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对本研究中相关症状评价标准,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2)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存在反应,且心绞痛发作频率超过3次/周,但不超过4次/d的患者;3)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本人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同时患有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同时患有肾衰竭、糖尿病、严重肝肾损伤及晚期癌症等疾病的患者;3)药物过敏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患者采用口服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其中氨氯地平选用上海沪源医药生产的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H20120131),初次应用剂量为2.5 mg/次,1次/d,治疗2周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剂量,最高可增加至5 mg/d,1次/d;阿托伐他汀钙选用辉瑞制药产品(国药准字H20051408),口服,1次/d,10 mg/d,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10~60 mg/d;适当增加运动量及低盐低脂饮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通络安神方(白术12 g、首乌藤12 g、丹参12 g、炒酸枣仁12 g、桑寄生12 g、五味子12 g、菟丝子12 g、山茱萸12 g、生山楂12 g、麦冬12 g、柏子仁6 g、合欢皮6 g、灵芝6 g、远志6 g、元胡6 g、土鳖虫6 g、龙骨6 g),1剂/d,用水煎煮浓缩至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2组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

1.5 疗效评价标准 1)心绞痛疗效评价:显效为治疗后患者胸闷、气短及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改善为治疗后患者胸闷、气短及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为治疗后患者胸闷、气短及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2)高血压疗效评价:显效为舒张压降低幅度≥10 mmHg且改善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幅度≥20 mmHg;有效为舒张压降低幅度≥10 mmHg但未改善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幅度<10 mmHg,但改善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幅度10~20 mmHg;无效为舒张压未改善至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6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检测患者静脉血中TG、TC、HDL-C及LDL-C水平;2)治疗前后检测患者Lp-PLA2、IL-6、sICAM-1及hs-CRP水平;3)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51) 例

2.2 2组高血压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2组高血压疗效结果比较(n = 51) 例

2.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3。

2.4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4。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 s,n = 51) mmol/L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 s,n = 51) 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TC TG LDL-C HDL-C观察组 治疗前 6.52±0.74 3.45±0.32 3.45±0.36 0.95±0.13治疗后 2.67±0.26#△ 1.67±0.14#△ 2.13±0.25#△ 1.71±0.25#△对照组 治疗前 6.59±0.72 3.21±0.30 3.53±0.39 0.99±0.14治疗后 3.38±0.35# 1.98±0.19# 2.75±0.28# 1.43±0.20#

表4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s,n = 51)

表4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s,n = 5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Lp-PLA2/(ng/mL) IL-6/(pg/mL) sICAM-1/(ng/mL) hs-CRP/(mg/L)观察组 治疗前 312.98±31.49 32.64±3.21 296.64±28.35 16.99±1.61治疗后 201.45±20.06#△ 21.45±2.46#△ 187.41±18.42#△ 6.31±0.64#△对照组 治疗前 318.33±31.41 56.22±5.18 293.61±29.45 17.53±1.81治疗后 231.34±23.12# 31.45±3.46# 209.74±20.83# 9.13±0.94#

2.5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且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粪常规均未出现异常变化。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属“头痛”“眩晕”及“胸痹”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本虚标实,造成肝肾阴亏、木少滋荣、肝阳偏亢、肾气不足、肝风内动、脾失健运、蒸化无力、精化为浊,引起阳虚、气滞、气虚、血瘀、寒凝及痰浊等病理现象,最终导致经脉闭阻、经脉失养而发病,故治疗当以活血化瘀、益气通阳、安神健脾为主[9-10]。

近年来,多种基因调控、信号传导及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机体炎症反应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hs-CRP与IL-6均是机体常见的炎性反应产物,Lp-PLA2可显著增加外周血中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促进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发展。sICAM-1的表达情况则与内皮细胞损伤情况及机体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呈正比例关系。

在本研究中心绞痛疗效及高血压疗效评价中,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益气通络安神方可有效提高心绞痛及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此外,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炎性因子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益气通络安神方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及机体炎症水平,改善炎症所致机体损伤。尽管笔者取得了较客观的结论,然而对药物的具体作用机制仍未探讨清楚,故后期研究中还需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益气通络安神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安神通络益气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