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T 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应用价值研究

2019-01-24杨军克黄筠洋王运成黄茂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肌层一致性直肠癌

杨军克 ,黄筠洋 ,王运成 ,黄 权 ,俞 雷 ,卢 斌 ,黄茂华

(1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百色 533000)(2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 广西 百色 533000)(3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广西 百色 533000)

直肠癌是临床上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临床多根据原发肿瘤病灶的大小、区域淋巴结情况及环周切缘受累情况为其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但若术前TN分期评估过高,会增加患者的创伤和痛苦,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而术前TN分期评估过低会影响术中淋巴结的清除,增加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1]。MRI是一种新技术,具有无创和分辨率高等特点,在临床各科室中的应用广泛。为了探究其诊断直肠癌的价值,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0例,均经肠镜活检确诊,术前行MRI检查,且未经过放化疗,并将合并心肝肾严重疾病、其他肠病、多源癌、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类癌、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平滑肌瘤、术后病理检查检测淋巴结总数目<12个的患者排除。

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6∶14,平均年龄为(57.49±4.83)岁,平均病程为(5.27±1.32)个月。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应用Siemens MAGNETOM Skyra 3.0T磁共振扫描仪和相阵控体线圈进行常规轴位和矢状位的TSE配WI扫描,扫描参数设置如下:TR为2668ms、TE为 80ms、FOV为 300×350、 距 阵 为 544×621、层厚为5mm;之后应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进行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扫描层面与TSE T2WI一致,确定病变部位后,将图像作为定位像进行横断位和冠状位的高分辨扫描,轴位HRT2WI的参数设置如下:TR为 480ms、TE为 11ms、FOV为 200×200, 矩 阵为256×204,冠状位HRT2WI的参数设置如下:TR为369ms、TE为10ms,若患者需做横断位扫描,需将参数设置为TR为2881ms、TE为70ms、矩阵为256×204后进行T2-SPIR序列扫描,冠状位扫描需将HRT2WI的参数进行如下设置:TR为3441ms、TE为80ms、矩阵为256×200。平扫结束后静脉推注20ml浓度为0.5mmol/ml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将参数设置为TR508ms、TE10ms和矩阵204×163后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1-WI压脂增强扫描,且轴位和冠状位扫描时的扫描层面需垂直或平行于直肠的长轴。

1.3 观察指标

观察3.0T MRI诊断直肠癌的结果。

T分期[2]:肿瘤病灶仅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但未对固有肌层造成损伤为T1期;肿瘤病灶侵犯了但未穿过固有肌层为T2期;肿瘤病灶侵及固有肌层的全层,且对直肠周围的组织造成了损伤为T3期;肿瘤病灶不仅侵及周围组织器官,部分患者可见远处转移为T4期。

根据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判断N分期[3]:未见可疑淋巴结转移为N0期;可见1~3个可疑淋巴结转移为N1期;可见4个及以上可疑淋巴结转移为N2期。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分析。P<0.05,差异明显。一致性行Kappa检验,若k≥0.4,一致性较好。

2 结果

2.1 3.0T MRI直肠癌的术前T分期

3.0T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2.5%,与手术病理检验的一致性经Kappa检验后,一致性较高(k=0.67,P<0.05),详见表1和表2。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MRI影像图见图1~图4。

表1 3.0T MRI与手术病理直肠癌T分期对比(n)

表2 3.0T MRI术前T分期诊断结果分析(n)

图1~图3均为高分辨率成像T2WI横轴位,图1可见肿瘤位于直肠前壁,低信号影局限于黏膜下层,图2显示突向肠腔内软组织信号影;提示病变侵犯肠壁肌层及全肠周,但肌层低信号未见明显中断;图3显示病变累及直肠各壁,黏膜下层高信号带及肌层低信号带,病灶向肠腔外突起,且与肠周系膜脂肪间隙分界不清。图4为高分辨率成像T2WI矢状位,显示溃疡型肿物穿透直肠前壁,且与膀胱脂肪间隙消失,向前侵犯膀胱后壁。

2.2 3.0T MRI直肠癌的术前N分期

3.0T MRI诊断直肠癌N分期的准确率为72.5%,与手术病理检验的一致性经Kappa检验后,一致性较高(k=0.73,P<0.05),详见表3和表4。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MRI影像图见图5~图6。

表3 3.0T MRI与手术病理直肠癌N分期对比(n)

表4 3.0T MRI术前N分期诊断结果分析(n)

图5~图6分别为高分辨率成像T2WI横轴位和T2WI矢状位,直肠系膜可见高信号的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

2.3 肿瘤下缘与肛缘的距离

两种检查方法的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5。

表5 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的对比(cm,±s)

表5 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的对比(cm,±s)

检查方法 距离手术病理结果 4.19±0.54 3.0T MRI 4.22±0.52 t值 0.2531 P值 >0.05

3 讨论

直肠癌的转移与肿瘤侵犯的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根据T分期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T1期和T2期患者仅需行单纯手术治疗,T3期和T4期直肠癌病灶侵犯了周围组织,故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2011版本中建议T2期以上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需先行辅助性放化疗进行降期[4]。

3.0T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MRI T2WI下,直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肠周脂肪组织三层结构呈现的信号高低不同,有助于分辨肿瘤的浸润程度和对周围器官的侵犯情况,本次研究中,3.0T 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2.5%,与手术病理检验的一致性较高(P<0.05),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与手术病理检查的差异不明显(P>0.05)。

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不彻底是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原因,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本次研究中,3.0T MRI诊断直肠癌N分期的准确率为72.5%,与手术病理检验的一致性较高(P<0.05)。

综上所述,3.0T MRI术前诊断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较高,且直肠周围丰富的脂肪组织与病灶MRI成像的对比鲜明,不易出现运动伪影,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肌层一致性直肠癌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