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河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对策

2019-01-23温仲凯田红苓黄金娥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沉水植物河道污染

温仲凯,田红苓,黄金娥

(宁夏恒合规划测绘有限公司,银川 750001)

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修复需要结合城市的发展现状与整体环境来开展,科学地应用先进的生态保护技术,并不断丰富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方法和治理理念,建立系统、完善的河道生态治理体系,提升河道生态治理效果和治理水平,加快城市生态功能的恢复,使得城市环境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促进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

1 城市河道污染现状

1.1 河道水体自净能力较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工业用地、居民用地以及商业用地不断扩张,导致城市河道面积显著下降,城市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河道作为城市周边地表径流的汇集区域,在汇集的过程中往往会携带很多污染物,而且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比较多,很多污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便排放到江河中,这都会严重破坏河道水质,致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1]。

1.2 城市河道水体动力不足

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位于河网地区和河谷沿岸,其水资源比较丰富,地势相对平坦,但是也面临河道水动力不足的问题。有的城市尤其是山区城市为了将水资源留住并保持一定的景观用水,在河道上建设大量大坝和闸门,导致城市河道水动力后天不足,城市水环境的自净能力较差,环境容量较小。因此,在城市河道污染控制过程中,人们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增加河道水环境容量,提高水环境的动力,最终达到水质调控的目标,减少河道污染[2]。

1.3 河道生存环境恶化

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排放到江河中,导致城市河道的水质严重恶化,河道内的植物种群数量和动物种类不断减少,影响城市河道环境的生态平衡。有的城市河道硬化过度,阻隔了水体和土壤的物质交换,影响河边动植物的栖息环境,造成河岸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进一步导致河道生态环境恶化,引起恶性循环,最终阻碍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工作。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影响城市河道原有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人文价值[3]。

1.4 城市河道污染环境问题

在水动力不足和高负荷承受污水的情况下,当前,我国各大城市的河道水环境普遍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部分城市的内河动力严重不足,充当排污沟的角色,城市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河道中,严重影响河道的生态环境,阻碍城市河道局部环境的改善,导致我国很多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后普遍存在污染反弹现象,影响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质量,增加了污染控制成本[4-6]。

2 城市河道污染控制的原则

2.1 因地制宜

要想有效控制城市河道污染情况,改善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保证城市河道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人们必须结合城市河道的具体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城市河道,加快城市河道建设步伐。人们要结合当地历史、生活习惯以及城市文化环境,采取行之有效的城市河道治理方法,改善城市河道环境。同时,人们要结合当地工业生产情况、气温、湿度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围绕当地特有的动植物体系,形成科学、全面的治理方案,尽可能地用最少的成本达到良好的环境治理效果。

2.2 生态原则

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要遵循生态原则,积极发展生物辅助和稳定塘等先进的城市河道污染控制技术,加强河道两岸绿色植被的建设和规划。要大力发展净水植物、耐水植物以及吸水植物,构建河流两侧的生态走廊,全面提升城市河流的自净能力,减少城市河道内部的污染物含量,维持城市河道的生物多样性,修复城市河道环境[7-8]。

2.3 整体景观原则进行科学的河道修复管理

城市河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要遵循三维空间和立体空间的理念,统筹河道上下游、河底环境、两岸环境等具体环境的多层次立体修复工作,结合城市河道修复的景观美观性要求,合理地制定修复规划。人们要将周围环境和河道修复计划有机融合,在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和娱乐需求的基础上,将城市河道的治理、修复以及景观美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城市环境的有效治理。

3 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的策略

3.1 合理建设人工湿地

为了保证河道治理效率和质量,构建良好的城市水环境生态系统,人们要加强人工湿地建设和规划,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和城市洪水调蓄能力,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提高城市水资源的调控力度。人工湿地的科学规划和科学建设,不仅能够有效调节区域环境与小气候,还可以维持当地水生植物的种群多样性,修复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9-1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资源的日益短缺,大量城市河道被占用,用作工业用地、居民用地等,导致城市湿地面积显著下降,水净化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城市河道污染控制效率迟迟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要加大城市人工湿地建设力度,采取人工河道治理模式,挖掘人工水路过渡带和人工沟渠等设施,有效地改善污染水质,缓解硬质水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水体污染控制的目标。

3.2 科学地进行河道堤坡设计

在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和治理的过程中,人们要重视堤坡设计,因地制宜地选择与河流生态系统契合的断面类型,并从泄洪能力和河道生态保护等角度出发,优化堤坡布置方案,做好堤坡绿化,恢复河漫滩过渡带和河流储槽区等地的自然特征,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系统功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尽可能地选择生态堤坡,保证堤坡的岸边带宽度适当,兵采取合理的河道断面形式,以满足河道净化需求。由于城市人类活动比较密集,人口规模较大,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小动物或者人不慎落水的概率,河道可以采取斜坡设计形式。

3.3 营造水下森林

作为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水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也是鱼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沉水植物可以有效发挥水体净化的作用,而且能够全面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水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是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沉水植物是水下环境生态系统的核心,其生存状况直接关系着城市河道水环境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如果城市水环境长期处于不佳状态,那么沉水植物会逐渐消失,导致城市水环境持续恶化。如果城市水环境处于健康状态,那么沉水植物会持续生长。因此,人们要结合城市河道水环境的具体特征,明确沉水植物的生长状态,判断城市河道污染现状,采取的治理方案,加强沉水植物的培植与养护,同时综合考虑城市河道内部悬浮物、温度、光照以及营养物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进行培养,有效恢复水体的生态环境。

3.4 利用化学手段恢复水环境

当前,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没有有效处理便排入城市河道中,这是造成城市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控制城市河道污染,有效恢复城市的生态平衡,人们必须加强对城市污染环境的治理。根据污染河道具体情况,人们可以合理添加化学药剂,使其与污染物发生反应,改变水环境,生成对河道环境没有污染的物质,减少原有污染物对河道环境的破坏,达到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的目的。例如,石灰可以减少城市河道中氮元素的含量,铁盐可以促进磷的沉淀。在具体的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和修复过程中,人们要结合城市河道的主要污染物,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人们可以利用各种氧化还原方法,运用铜制剂去除藻类,改善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化学修复手段通常对突发性水污染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效果通常比较短暂,难以永久性地修复城市河道,一旦有适合的条件,原有的污染物会重新活化,对城市河道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因此,化学治理手段往往需要结合生物修复手段,以保证修复质量。

3.5 建设生态护岸

建设生态护岸是河道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当前,河道治理越来越重视生态护岸的应用,它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成本也比较低,具有良好的持续性效果,可以保证河流两岸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在城市河道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过程中,生态护岸可以改善城市河道环境,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营造美丽的城市生态景观,满足人们的生活环境需求。人们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和植物生长情况,合理选择护岸生态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和对环境的维护作用。目前,主要的生态护岸形式包括堤岸绿化带、水中绿化带以及防浪林绿化带等。在选择绿化植物时,要尽可能不选择外来物种,避免发生外来物种入侵现象,有效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提高河道设计的有效性,有效防止河道环境污染。因此,河道两侧要进行综合污染治理,防止外部环境恶化而造成河道堵塞和污染现象。人们要充分发挥河道的生态作用,构建良好的植物生态景观。

4 结语

一直以来,城市河道污染是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城市水环境质量。因此,人们要加强对城市河道污染的控制和对生态修复对策的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河道自净能力,恢复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的全面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沉水植物河道污染
抚仙湖近60年来沉水植物群落变化趋势分析*
洱海沉水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最大生物量估算
沉水植物生长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沉水植物种植工程实施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以武汉紫阳湖为例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