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东能源资源开发机遇与挑战浅谈
——以平凉能源资源开发为例

2019-01-23万晓虹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平凉市陇东矿区

万晓虹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庄浪分局,甘肃 平凉 744699)

现在的陇东一词是指包括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在内的甘肃东部,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居黄土高原西端。

陇东是甘肃省煤炭、石油资源富集的地区,其平凉市是甘肃省“两翼齐飞”战略的东翼市之一,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平凉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1个县级市,总土地面积1.1万km2。

1 发展优势

凭借发展煤电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平凉市紧紧围绕建设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化基地的战略目标,一方面积极扩大煤炭产能,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发展火力发电,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增值。

1.1 煤炭资源丰富

平凉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华亭、崇信、泾川、灵台、崆峒五个县(区)。市内的华亭煤田是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层最厚的地段,总面积150 km2,是甘肃省第一大煤田,煤层平均厚度达28.7 m。新安矿区64 km2,崇信赤城普查区16 km2,崆峒区峡中、小湾子、土谷堆普查区22.5 km2,灵台邵寨煤田普查区22.51 km2。平凉全市煤炭地质储量650亿t,目前预测煤炭地质储量在650亿t以上,已探明97.26亿t,保有储量26.8亿t。如今,煤炭和电力行业已经成为平凉工业的“台柱子”。平凉市80户规模以上企业中,煤电企业有24家,原煤产量、火电装机容量分别占甘肃全省的一半和五分之一,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全省最大的煤电化产业基地。

1.2 煤田煤质优良

平凉境内煤田煤质优良,具有“三高四低”的特点,即高活性、高挥发性、高发热量,低灰、低硫、低磷、低熔点,不仅是优质动力用煤,也是目前我国最好的气化用煤。

1.3 开采技术悠久

据史料记载,远在隋唐之前,平凉市华亭县就开始了煤炭开采,盛唐时期,华亭煤炭开采已在全国享有声誉,至今华亭还流传唐代名臣尉迟恭组织兵民采矿冶铜、富民强兵的美谈。平凉市矿区内有现代化装备水平的矿井20多对,科技创新多项成果受到国家表彰奖励并在全国煤炭企业推广,大倾角煤层群综采技术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各矿井均配套了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矿井水循环利用和零污染排放,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1.4 交通条件便利

平凉不仅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公路枢纽,也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宝中铁路在平凉境内98 km,现已形成装车能力1 515万t/a。其中,平凉南站160万t/a,安口南站140万t/a,安口集配站890万t/a,砚北煤炭铁路专用线325万t/a;全市有公路通车里程9 000 km,公路密度大于30 km/100 km2。随着平凉支线机场、西平、天平铁路的建成和平定高速、西长凤高速等一批高等级公路的运营,平凉航空、铁路、公路运输能力全面提升,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实现西(安)-兰(州)-银(川)“3小时经济圈”,为发展煤电化工业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环境。

1.5 资金支撑畅通

为了保障煤电产业发展的资金畅通,平凉市一方面争取国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多方筹措发展资金,另一方面紧紧依托华能集团、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徐州矿业、华亭煤业等大企业集团,以优势资源和各种优惠条件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来平凉投资。

1.6 水地资源充足

平凉水资源总量16.693亿m3,其中地表水13.816 6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补给总量5.963 1亿m3,天然补给每年每平方千米2.33~8.70万m3。目前,平凉市共有各类水利工程3 646项,中、小型水库32座,塘坝15座,总库容1.699 8亿m3。配套机电井1 631眼,装机1 672台、266 411.5 kW。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节水、提高工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等措施,煤电发展的用水需求完全可以满足。

2 发展机遇

面对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适时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这为陇东发展能源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1 煤电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煤电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加快平凉煤电化综合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煤电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契机。

2.2 具备良好的政策机遇

平凉市崇信县、灵台县、泾川县、崆峒区四县(区)和华亭市已被纳入国家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范围,这为平凉市煤电产业开发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打造陇东能源化工新基地,必须依托现有基础,注重发挥优质资源、产业基础、区位环境和水资源支撑能力强的优势,坚持“科学布局、基础先行、项目支撑、整体推进”、“组团式、捆绑式开发相统一,聚集型、一体化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真正把平凉建成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和带动区,成为“两翼齐飞”的重要支撑。

3 面临挑战

加快建设陇东能源基地,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3.1 煤电产业规模小,粗放型特点较为突出

平凉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受各方面因素制约,煤电化产业发展步伐慢,煤炭就地转化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拉动作用没有明显凸现。可持续能力低,后续产品少,深度开发不够,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2 煤电脱节,体制机制性矛盾突出

煤电目前是“计划电”“市场煤”,在价格上无法衔接,不能联动,利益关联度较低,相互制约问题突出,煤炭加工增值的积极性不高。这样既不能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也不能形成统筹兼顾的综合开发利用体系,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4 发展建议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陇东人要秉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拓精神、“自找差距、自我加压”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的创新精神,抓住机遇,加快陇东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壮大企业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4.1 解放思想,理清思路

4.1.1 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

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原则、基本内涵落实和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促进和推动煤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力破除传统思维方式,逐步确立与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新观念,坚持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上创新务实,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4.1.2 坚持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不动摇

建立煤电化综合基地,是推进发展区域经济、谋划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是平凉市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平凉市要依托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优势,以崆峒、华亭、崇信、泾川、灵台五大项目区为载体,做强做大煤炭、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化工四大产业,大力推挤煤电化、煤电铝、煤电材、石油化工一体化发展,构建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

4.1.3 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发展障碍

按照国家关于“一个矿区一个投资主体”的指导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加快发展步伐。必须立足资源有限型企业的实际,依靠煤炭主业,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不断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4.2 科学论证,编制规划

确立规划的龙头地位,树立规划就是法规的理念。抓紧制定煤电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按照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发展规划要注重前瞻性、战略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注重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注重跟踪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与适应当地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相结合,推动煤电产业开发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4.3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提高资源开发水平,科学利用矿产资源

从找矿、开矿、用矿、管矿等全过程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不科学的利用和消费方式,在等量条件下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从而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

4.4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4.4.1 要高度重视资源、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工作

坚持在煤炭开采、发电、煤化工等项目建设中,做到项目工程与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防止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失调。另外,要重点解决好矿区河道及地下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塌陷、采矿废石、废渣占地和地表植被破坏等问题。

4.4.2 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

在矿产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从地域、矿种、行业多维度来探索和推进“以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

4.4.3 重视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矿区可持续发展是指矿区在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取得时点上的经济效益最优的同时,也能保持矿区经济在时空得到延续和发展。平凉市要由单纯资源性开采发展模式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模式转变,通过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建立矿区的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非煤炭资源链工业,保障矿区乃至平凉经济、社会在未来煤炭资源枯竭后的接续和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平凉市陇东矿区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马瑜婕作品
马瑜婕作品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甘肃省平凉市检察院依法对魏兴刚决定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