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19-01-22张欣

智慧健康 2019年1期
关键词:投诉率满意率精细化

张欣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改革和发展,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方向[1],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具备数据化、标准性以及程序式的一种先进管理模式,其在应用医疗设备管理当中,能够改善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医疗水平[2]。本文当中,对本科室2016年整年的医疗设备管理进行综合分析,并经过一个月时间整顿后,在2017年初开始实施精细化医疗设备管理方案,得知在开展该项管理措施后,相比之前的常规管理模式,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见下。

1 资料的来源、方法

1.1 资料的来源

选取2016年1月13日到2016年12月15日在本科室收治的患儿(共计有100名)作为对照组(以往的常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再选取2017年1月12日到2017年12月16日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本组时间开始实施精细化医疗设备管理)。

观察组当中,患儿的科室来源是——普儿科有82例,新生儿科有8例,PICU科有10例,其中男性合计52例,女为48例,均(10.89±1.18)岁。

对照组划分,患儿的科室来源是——普儿科有84例,新生儿科有9例,PICU科有7例,其中男性合计56例,女为44例,均(10.46±1.42)岁。

对两组不同时期选取的患儿科室来源、性别以及年龄跨度等区分,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1.13到2016.12.15期间(对照组)科内实施常规管理的问题,经过一个月的总结,综合其弊端后,并于2017年1月初(观察组)针对之前的状况,开始实施精细化医疗设备管理(主要管理仪器为微量泵、心电监护仪等)。

1.3 观察指标

1.3.1 院内就医状况指标

在2017年1月之后,根据本科室实际状况,统计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感染发生率、患儿家属投诉率、管理事件差错发生率等指标。

1.3.2 管理满意效果指标

测评不同时期采取各相应管理措施后的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根据本科室自定的满意量表进行测评,其中内容包括[3]:

①非常满意——患儿家属对实施相应管理后的医疗服务感到认可,在服务过程中,能够体验到舒适的就医感觉,且等候就医的时间较短,医护人员能够及时的陪伴患儿,带领家属完成就诊流程,在患儿家属有疑问的时候,能够做到对答如流,且耐心细致。

②较为满意——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项目可以大部分的认可,服务过程感受舒适,稍有正常的就医等待时间,在各项就诊流程当中,经过询问后可以顺利完成下一项目。

③满意——患儿家属对科内的环境、医疗设备等基本处于认可的状态,在就诊过程中虽然有些许等待,但属于患儿家属能够接受的时间范围内,同时在询问各项事宜时,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回答效率能够给予正面的评价。

④不满意——患儿家属认为就医体验不佳,等候时间太长并且造成烦躁等情绪出现,自述医护人员无法及时解答其就医困扰。

1.4 统计学处理

2组各时期科内患儿的情况数据用SPSS 20.0软件核对后,“%”形式=上述各概率结果(感染率、投诉率、管理差错率、家属满意率)=卡方值,P<0.05时,代表对比2组科内患儿发生感染率、家属投诉率、管理差错率、家属满意率等结果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患儿的科内就医状况对比

观察组科内发生的感染率(1.00%)相比对照组感染率(8.00%)数据低下,P值<0.05。

观察组没有发生投诉现象,而对照组投诉率有(4.00%),虽其对比无差异,P值>0.05,但经过整顿后的管理“0”投诉率口碑更佳。

观察组发生管理差错率仅为(1.00%),而对照组管理差错率是(5.00%),前者低于后者差错发生率,但 P值 >0.05 。

根据上述数据显示,2组科内患儿经过各数据对比后的总体而言,得知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的管理效果差异较大(管理后的效果更为良好),P<0.05。如表1。

表1 对比2组不同时期患儿发生的概率状况(n,%)

2.2 患儿的不同时期对管理的家属满意程度对比

观察组非常满意率(80.00%)、较为满意率(10.00%)、满意率(4.00%),不满意率(6.00%),合计的总满意率(94.00%)。

对照组非常满意率(40.00%)、较为满意率(20.00%)、满意率(10.00%),不满意率(30.00%),合计的总满意率(70.00%)。

相比对照组的满意效果,观察组数据更高(其中以非常满意和总满意结果为代表性数据),P<0.05。如表2。

表2 对比2组满意概率状况(n,%)

3 讨论

对于患儿家属而言,病后就医均希望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而随着人们对科内就医体验的要求逐步增加,设备管理方面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而精细化管理作为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良好的引领科内的医疗设备管理思路,减少科内的感染、投诉以及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4-5]。在通过精细化管理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意识和服务态度,从而有效的改善管理质量。

本科室经过总结2016.1到2016.12这一年当中存在的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并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整顿后,于2017年1月开展精细化管理,其内容具体为:

第一项管理,精细化的医疗设备管理理念建立:首先需要对科内的教育管理干部进行培训,从管理的决策果断性、有效性等能力方面着重进行讲解,尔后制定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院的决策层可以通过精细化的培训计划,制定医疗设备管理的具体方案,通过培训后提升管理的效果[6];医院的管理层则需要提升其执行力和对制度的理念能力,将精细化医疗设备管理的操作落到实处[7]。

第二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8-9]:①首先科内需要对就医流程做到重视,优化医疗的服务进程,提升其质量,将不必要的繁琐服务进行简化,以节约患儿及家属的等待时长,提高就医的效率,减少患儿家属由于等待过长等因素造成的投诉事件。②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完善,根据之前2016年的院内服务标准实施制度的完善,促使服务逐步达到标准化,最后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院内具体岗位作为基础,对原始的标准、制度等进行整合和梳理,作为日后的工作规范,并严格按照其标准化体系实施。

第三项管理,精细化医疗设备管理的实施思想纠正:科内工作人员在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服务当中,需要随时保持“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保持人性化、标准化服务[10],并按照每一项工作流程展开循序渐进的医疗服务,在每个流程的节点当中,均需要维持细致和耐心的态度,以此减少差错的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对院内服务的满意程度。

第四项管理,微量泵的精细化管理[11]:组建管理小组后,针对微量泵静脉给药的药业配比、推注、更换、暂停使用、回血以及报警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尔后实施相应的讨论制定持续改进策略,其中在配比药液当中,需要掌控流量,确保药业抽取的保留安全;推注药液时需要确认患儿的身份,并在给药护士“双核对”下签字才能实施推注;在更换药液泵时,注射器及延长管需同时更换,以防患儿发生感染现象;在患儿发生回血现象时,需要使用生理盐水用针头缓慢推入;在警报发生时需要解除堵塞分离针栓、连接管等,排除液体。

根据结果可知:①观察组采取精细化医疗设备管理后,其投诉率控制最佳(为0.00%),而感染率、管理差错率均为(1.00%),相比对照组的各项概率结果,均显示出了后期管理的优势效果,P值小于0.05。②精细化管理后的观察组患儿的就医体验感得到大幅度增强,故而其对就医的家属满意率高达94.00%,且非常满意率已达到(80.00%),相比对照组常规管理的家属满意体验总和是70.00%概率,非常满意单项率是(40.00%)而言,前者患儿家属对医疗设备管理的满意评价更高,P<0.05 。

总而言之,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当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佳。

猜你喜欢

投诉率满意率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