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供给视域下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2019-01-21邝卫华李国斌张梓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供给院校人才

邝卫华,李国斌,张梓健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思路和着力点,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一起,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经济领域的改革必然联动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从供给侧角度出发,反思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无效供给,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精准的人力资源供给,不仅是自身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其提出的历史要求。

一、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供给的历史要求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正在让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创新型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不断复杂综合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升级对高职院校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研究表明,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虽然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供给依然不够充分。生产技术的升级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和高职院校的创新型技能人才不充分、不平衡供给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扩大人才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人才供需动态平衡,是创新型经济建设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历史要求。

(二)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经济发展新战略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肩负人才供给任务的高职教育也面临着深化改革的问题。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决定它对社会的人才供给是对接社会需求的,在只有适应当前的经济新常态转型发展,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为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等注入新的活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让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无缝对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让高职院校在为经济结构性改革精准供给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显著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不断改善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在与现代产业体系共生双赢的改革中,获得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三)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然成为时代潮流。大学生作为肩负历史责任的青年一代,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是其在时代洪流中有所作为的关键因素。大学生能以高质量的创新元素促进创新创业发展,除却个体的自发努力,更为关键的基础则是学校的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高职院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供给侧,也是学生成长成才所需教育质量和效率的供给侧。高职院校通过对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现实需求,以大学生创业的差异性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供给更好的教育质量和效率。在供给侧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多元成才,兼顾成就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必然能有效满足学生在创新驱动时代中生存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系统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尚未形成

创新创业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日益深入人心。很多职业院校顺应时代潮流,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创新创业理念总体上还是滞后于实践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应在于创新创业理念泛化。模式趋同,缺乏特色,且注重短期效应,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此外,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向上也不够科学。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工作发展的主要评估是投融资额度,见效快、上马快的文化创意项目非常繁荣,而对依托学科专业背景的创新创业活动热情不够,这种短视化理念显然不符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系统性、连贯性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的缺失,必然会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系统推进。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经济转型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院校结合自身特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共识。但实践中健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并未普遍形成,许多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及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跟进转型相应的专业设置,多由学校与学生工作相关的行政部门如团委、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牵头,各自为阵、少有互动,以选修课、讲座和大赛的形式进行,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偏重于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的传授,不仅缺乏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理性自觉,也不能给予学生深入系统的创业实践指导。在这样的培养机制下,学生难以得到足够的创新思维发挥空间和参加实践锻炼的机会,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并未充分释放。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增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没有将其纳入整个专业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起来,专业特色不突出,而专业课程又没能及时导入创新创业元素或学科前沿内容。多以公共必修课为主的创新创业课程明显存在重理论、弱实践的现象,甚至与创新创业现实需求脱节,缺乏层次递进、灵活衔接的“碎片化”课程难以支撑创新创业人才的系统培养。虽然很多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改革,但系统化、学科化的创新创业课程还未形成,创新创业综合性跨学科的创业系列课程更是没有充分有效供给,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机衔接、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课程,学生多路径差异化的成才通道打造还任重道远。

(四)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质量。目前高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够等问题。大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并没有像专业师资一样单列,而是作为就业教育的一部分,由学工系统工作人员、辅导员兼任或者聘请偏好创业的专业课教师兼任。以校内兼职教师为主的队伍构成,多有理论修养却缺乏创业实战经验,既没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也少有创业实际操作经历。这样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必然造成教师主要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深入系统地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实践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不能充分释放。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精准供给策略

(一)更高站位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当前,创新创业人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潮流中最为活跃积极的因素,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中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供给端。这种经济社会新常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与时俱进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已经时不我待。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对接国家和时代的定位与要求,树立更高站位的供给意识,不仅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供给高端创新型技能人才,也是要通过精准高质供给创新人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从而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从肩负创新人才培养历史使命和促进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角度出发,能更好地让创新创业教育深入人心,进而引导师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觉投身创新创业教育的伟大实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

(二)顶层设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综合、科学严密的管理体系,创新人才的精准供给需要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决不是几个部门或几项活动的简单相加就能一蹴而就的。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要把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综合系统、相互联系的理性认识,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立体化、全方位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学分制改革和考核评价办法改革,实施弹性学制,探索建立高职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和基于学生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畅通人才供需信息,形成对接社会需求的专业结构,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供给分层、分类、多元的教育教学方式,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耦合到专业课程教学,才能针对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精准的创新创业教育。

(三)精准供给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形成衔接灵活、特色鲜明的课程模块。这些课程以必修课、选修课等方式嵌入课程体系,可以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还要综合考虑分类指导和层次递进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和综合性跨学科创业课程,引导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有较强创新潜质的学生,要以项目和活动为引导进行专项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和具有研发创造性的科技活动,特别是学校专家教授的科研项目,让大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要进一步强化创业交流和实践指导,通过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教学,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四)加强建设提升双创师资队伍水平

高水平的双创师资队伍是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和关键。立足实际,加强建设,用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方式和原则,应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有效提升的快捷途径。一是要内培外引,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一方面针对学校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经验不丰富的现状,通过专题进修、定向研学和考核认证等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全员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到企业挂职,以项目研发设计合作等形式深入行业一线入岗历练,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社会各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组成实践教师队伍,他们的从业经历和成功经验能够给予大学生最直接的实践指导。二是要专兼结合,多元化地保障师资队伍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除了学校内培外引构建的专职教师,高职院校要特别注重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和业务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创业导师,专兼结合打造一支跨界的高水平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支撑起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行。

(五)整合资源打造双创协同育人平台

在围绕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激发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和支持,顺势借势探索更加宽泛和深入的协同育人机制,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善用外部环境,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整合各方资源,在校地、校企、校校之间通过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形成教育合作联盟,使校内外各种创新资源面向更大的学生群体推广和开放,形成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大型仪器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让学生在更宽广的跨领域、跨区域合作中激发创新思维,在活化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螺旋式提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多元开放的时代,也必须重视国际合作的拓展。通过选择类型相同、专业相近的国外高水平院校深入合作,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引入国际化优质赛事等加强国际化环境建设,应该成为助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供给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