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的大班化混合式教学探索
——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

2019-01-21贺丽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布卢姆国际金融设计

贺丽丽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一、主要概念及其界定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是指安德森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的酝酿,于2001年完成了对半个世纪前的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的修订。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修订版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分成四个类型: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将认知过程分为六个方面: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修订版强调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教学,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识记到新知识的创造。

“大班”是高校扩招以后为节约教学成本等因素而特有的一种大学班级规模扩大,尤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一种实际的“常态”。根据David Hayes的观点,拥有50人或者50以上的班级,被界定为“大班”。许多高校特别是热门专业的班级规模超过65人也很常见,这在国际上被称为“超大班”。中国、印度等人数众多的国家班级规模均较大,本文所研究的“大班”已超过“超大班”,实际教学中班级规模已达到100人以上。

“混合式教学(Blended Teaching)”,与之最为相近的表述是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因而众多研究者认为两个概念直接等同。对“混合式教学”的“混合”不少学者表示困惑,因为“混合”本身的意义比较宽泛。一些学者认为界定为“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的结合”比较适合,并且基于这个界定,混合学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境来进行混合。本文所研究的“混合式教学”是基于Singh&Reed提出的混合式学习: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

国内已有文献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更多关注“小班化”。诸如提及与此配套的研讨型活动室、讨论辩论室等小班化教学环境和设置,以及“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等部分“小班化”的探索,从所查阅的文献中可见“大班”的研究甚少。但从现实来看,中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规模上呈现“大班化”是一个不居少数的实际状况,无法回避,因而本文直面“大班”的问题,对大班化(班级规模在100人以上)的混合式教学作研究以及在国际金融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二、大班化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思路

本文使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模型ADDIE模型,将大班化的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在模型的起点分析中使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对教学的设计和应用分为分析(Analyse)、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和评价(Evaluate)五个步骤。

(一)分析阶段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以及教学环境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是根据学生特点、已掌握知识、学习风格等方面,来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和策略、组织策划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学内容分析是在教学对象分析基础上,按照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对混合式教学的内容进行知识分类,重新梳理教学大纲、制订实施计划。

教学环境分析是针对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和载体的分析,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条件保障。混合式教学环境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环境和数字化资源学习环境。在既定环境下寻求开发与拓展。

(二)设计阶段

设计教学目标与重难点、选择教学媒体、运用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开发教学资源和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

设计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是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关键,使用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进行分类和确定。

选择教学媒体和运用教学策略是选择哪些媒体形式或者课堂形式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不同教学模块选择不同的适合的方法,如采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

设计教学过程和开发教学资源是围绕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学习活动而进行整体的设计,配合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教学策略选择。

学习评价设计是通过课堂成绩(包括任务参与、课堂表现、平台上的互评等)和期末成绩等进行学习评价。

(三)开发阶段

基于分析、设计进行具体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微课、教学视频、案例等各种配套的资源的开发。

(四)实施阶段

借助合适的教学媒体,从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均有实现。其中课堂是重点,采用对分易等教学平台,课堂上采用趣味案例分析、手机投票、用脚投票等形式。

(五)评价阶段

包括过程性评价(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随时与学生的沟通与反馈,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和总结性评价(使用对分易系统等方式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接受学生的反馈,以便逐步改进。)

三、大班化混合式教学在国际金融课程中的实践

(一)成立“混合式教学工作组”,针对“混合”集思广益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学生最知道他们的需求,学生也最能提出他们喜欢的方式。笔者在学生中成立了“混合式教学工作组”,秉承了“学生最了解学生”的原则,在学生中间集思广益,由学生来参与推动和设计“混合”方式。比如学生提出了“脱口秀”和“讲故事”,于是课堂设置了给定关键词(如“外汇”)的脱口秀,学生在几分钟的预备后,可以自愿轮流上台说一句或几句和关键词有关的话。根据学生提的“讲故事”在课堂设置了“国际金融故事会”,根据已学的国际金融词汇或知识自己编故事。学生使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道具,绘声绘色地讲国际金融故事,学生们在愉快的环境中讲述和学习国际金融知识,受到学生的喜爱。

(二)成立“命题任务小组”,先学后教,上台是“荣耀”

根据课程的设置,采用“教师讲理论,学生讲案例”的思路,将下一次课要学习的内容提炼出具体的“命题任务”布置给学生小组,学生以此搜集素材制成微视频。例如要学习国际货币体系,教师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命题任务”提前详细布置给学生小组,上课时,教师按照进度带领学生学习国际货币体系,涉及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即把讲台交给任务小组,播放他们事先制作的微视频,之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学生和教师之间很好的配合,先学后教,也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满足感和与人分享的成就感,即心理学角度的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命题任务”在课程中已设置好,数量有限,在大班中采取主动报名自选任务的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力。

除了命题任务小组,在个人作业中也体现“先学后教”,例如某一次的个人作业是“写出3种货币(任选)某一日的汇率钞买价、汇买价和卖出价,并找出规律”,那么下一次课则要讲汇率的买卖价这一课程重点,学生在做作业时已经熟悉并尝试寻找规律,在课堂上能够顺利有效地学会这个知识。

(三)大班化教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作业互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

教学评价是教学整个环节的难点,尤其在大班化教学中更加难上加难,笔者采用了作业互评和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方法。

作业互评是作业本随机发给学生,教师在课堂进行逐条讲解,由学生批改他人作业,最后打出成绩并签上名字。正如“执法须懂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会认真地听教师讲解和批改,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

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给定的题目都是判断或单选。用“手”投票是学生用手机投票,教师给定学生含有“V”“X”或“A”“B”的不同颜色的图片,学生通过手机全屏显示不同颜色的图片显示答案。大班具体操作为:先请学生全体起立,幻灯片上逐条显示题目请学生作答,用手机图片显示答案,教师示意答错的学生坐下,其他人继续作答,直到最后一题全部答对的一直站立到最后,教师记录获胜者给予加分,全对人较多时由学生助手协助。用“脚”投票则是根据教室大小请数名学生到讲台两侧,根据幻灯片显示的题目学生用“脚”作答,如判断是“V”的站在讲台的左边,判断是“X”则站在讲台的右边,教师公布答案示意答错的学生回到座位,其他人继续作答,直到最后一题全部答对的将名字写在黑板的“英雄榜”上,教师拍照课后给予加分。用“脚”投票是最热烈最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学生说在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知识点也掌握了。

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题目可直接取自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也可取自教学视频中,形成“教师讲解——教学视频诠释”“题目巩固”的一个闭环。例如教师讲解汇率的知识,之后请学生观看央视财经短片《资本的故事》之《英镑狙击战》,学生在观看8分钟的教学视频不再是消遣的心理,而是关注视频与教师所讲汇率知识的联系,因为随后有相关的题目以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方式展开。

(四)教师与学生“对分课堂”,课内课外也“对分”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老师提出的一个课堂改革新模式,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让出部分课堂时间。国际金融课程在设计时尤其注重趣味性,不断地插入趣味游戏题,如在介绍汇率时给出“墨西哥牧童喝啤酒”的经典案例,让学生愿意思考和参与。

国际金融课程中计算类的内容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即期汇率的换算,套利、套汇的计算等,按照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计算类均属于应用程序性知识,这些计算内容在实践中均采用了”对分“的方式,即给出题目先请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教师讲解,之后学生互相讨论。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印象深刻,对知识消化吸收得好。并且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不断提出创新的算法,例如三地套汇的计算原来只有两种,学生又提出两种创新方法。笔者也将学生所提方法加入微课中,在名为”紫金微金融“的微信公众号中分享,仍然没明白的学生还可以在课后观看微课。

另外,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也分享趣味案例(如王二系列故事)、课堂延伸等内容,让学生课内课外”对分“,在课后也有案例和资料可读,巩固和应用所学。

猜你喜欢

布卢姆国际金融设计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疫情背景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应用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把握每一分钟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把握每一分钟
设计秀
把握每一分钟
有种设计叫而专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