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台湾工程教育经验加强光电信息类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
——基于闽台合作办学项目的实践研究

2019-01-21刘艳琼吴怡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闽台办学素质

刘艳琼,吴怡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工程素质是工科人才的基础素质,工程能力培养是工科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举办者能否重视学生工程素质的提升,能否在办学过程中重视工程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能否办好工科专业以及能否凸显工科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教育的实施既要结合办学实际情况,又要有效借鉴其他高校的办学经验,避免走弯路,避免资源浪费。近年来,福建省A高校A院利用与台湾合作办学的优势,借鉴台湾工程教育方面的有益经验,有计划地推进了专业IEET认证,有步骤地实施了工程教育,推进了光电信息类的教学改革。

一、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概况

福建省A高校A院因与台湾的地缘和学缘优势,在2014年与台湾元智大学合作办学,成功举办两个闽台合作办学专业——通信工程(闽台)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闽台)。台湾元智大学加入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工程教育通过了国际验证,办学水平得到国际认可。因此,与台湾元智大学的合作不仅保证了办学质量,而且为本校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借鉴台湾办工科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二、借鉴台湾高校工程教育经验,优化重构工程能力培养体系

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教育导向,以培养“能解决问题、造福社会和能持续成长的工程师”为教育目标,以“知识、技术、态度”为培养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以“培养符合产业需求和学生工程实务能力”重点的教育内容设计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益的工程教育经验,是学院在举办闽台合作办学项目中受益较多、借鉴较多的有益成果。福建省A高校A院结合本校光电信息类本科专业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重构:

(一)以培育学生核心工程能力为重点重构培养方案

学生核心工程能力的建构以扎实的数学、科学以及工程知识为基础,以设计、分析、执行、管理、沟通等能力为核心,包含专业课程、实务课程以及通识教育等模块,此外,还要培养学生专业伦理、社会责任感和持续成长能力。在设计和调整光电信息类培养方案方面:(1)扎实基础,夯实学生数学和物理基础,开设《线性代数》《微积分》《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并打破学生学习时间短,只了解皮毛的授课模式,强化深入学习、精细分解,切切实实夯实实施工程教育的理论基础。(2)优化课程板块设计,深挖课程深度。以培育学生核心工程能力为重点,适当削减毕业要求学分。增加核心课程学时比重和核心课程学分比重。围绕提升学生工程专业工程素质,增加课程设计类、实践环节比重。(3)拓展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考虑产业需求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等因素,在校期间通过课程教育和专业见习、实习,培养学生的专业伦理、社会责任感和持续学习能力。

(二)以核心能力养成为轴心构建课程体系

台湾高校围绕培养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开设课程,课程体系由若干核心能力养成为轴心,除基础内容外,每项核心能力至少有2-3门课程养成。明确的培养目标是保证课程循序渐进开展的关键,也是考量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基于台湾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在闽台合作办学项目上推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升级以及教材的科学选用。

教学内容借鉴台湾元智大学与国际接轨,经华盛顿协议认证的内容设计。严格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手段等的设计,以若干核心能力为目标建立课程群,密切课程间的联系。授课围绕工程素质提升和工程能力培养开展,此外,为实现“3+1”联合培养模式的无缝对接,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及外语能力,在本院授课均采用双语教学,选用英文教材。

(三)构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

台湾高校既以自习、习作课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在课堂外突出教师和助教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强调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对于光电信息类本科专业工程素质的养成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工程素质的养成需要“慢工出细活”的耐心,工程能力培养也并非立竿见影。当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因设立分校或大学城新区师生交流仅仅限制在课堂、师生互动较少,学生课余有问题找不到教师、教师指导学生障碍较多等问题。构筑“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学模式是当前比较紧迫的任务,除密切师生关系外,在教师的指引下,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促进理论知识在实验室的应用和转化,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同探讨研究开发能力的养成。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教学相长的有益模式,亦有益于教师的成长发展。

近几年,福建省A高校A院以光电竞赛等学科竞赛为抓手,形成常态化的教师指导学生竞赛模式,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精细的竞赛课程安排,与学生一起解决竞赛中的难题。不仅密切了师生联系,促进了教学互动,在各类竞赛中也获得较好成绩。

(四)以Capstone为切入点,优化工程设计类课程支撑体系

Capstone译作课程习作是参加IEET工程认证专业的必修课,开设的目的在于检验应届毕业生几项核心能力:(1)应用科学、物理学、微积分、工程数学及工程统计知识的能力;(2)设计及执行实验,以及分析解释数据的能力;(3)设计工程系统、组成或流程能力;(4)辨识、分析规划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5)具有有效沟通、团队合作及领导统御的能力;(6)宽广的国际视野及外语能力;(7)专业伦理、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8)跨领域学习能力。该课程的开设不仅是对应届毕业生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的综合考量,也是对相关工程类课程支撑体系安排科学性的考量。

借鉴台湾高校在学生毕业前开设Capstone,在检验学生掌握核心能力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福建省A高校A院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试点开设Capstone,以多位教师获批的课题或科研项目为专题题目,以团队协作方式解决问题,达到检验学生核心能力掌握程度的效果,检视工程设计类课程支撑体系的科学性,对学生做专题项目反映的薄弱点加以弥补和改进。

三、借鉴台湾高校经验,促进专业工程素质养成

“工程精神是人们从工程活动过程及工程建构成果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为工程共同体及工程人自身所持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质,它从根本上影响着工程从业者对工程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工程素质除包含工程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包含工程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工程责任感、工程创新能力、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等精神风貌和特质。高校不仅要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更肩负提升工程从业者工程素质的责任。

(一)建立多项闽台合作交流通道,利用文化交流促进工程精神的传递

与台湾元智大学的“3+1”联合培养,闽台合作交流项目中,大三学生在台湾完成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也是学生深入接触台湾社会、文化、价值观、企业文化等。在台期间开设的相关见习课程是学生参观台湾企业文化的重要渠道,重点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毕业后可优先推荐到台资企业或其他知名企业就业。台湾企业浓厚的企业家精神和技工文化是熏陶工科专业学生工程素养的重要机会。此外,拟与台湾高校新建“2+3”硕士培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换生计划等多项合作交流通道,利用文化交流促进工程精神的传递。

(二)发挥闽台师生交流活动作用,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闽台合作项目是闽台师生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两种文化、两种制度的交流。当前,学院与台湾师生定期开展两岸交流研习营活动,以两岸学生为交流主体和活动举办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讲座等活动。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获得文化、学习交流体会,更是锻炼学生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的重要平台。使课堂外学习的计划管理、有效沟通、尊重多元观点、跨领域团队协作能力内化为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部分。

高校在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关乎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更关系未来工程质量。但高校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除了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的有益经验外,更需要结合专业特色和专业发展路径,积极探索有益的改革思路,自觉改革,走出效益与效率兼得的改革路径。

猜你喜欢

闽台办学素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闽台传统民居习俗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