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社交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9-01-2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效能个体社交

周 敏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21世纪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要求要创新性地将互联网渗透到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各个行业,并进行深度融合。这就意味着身处“互联网+”背景下的个体,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网络时代带来的深刻影响,而这其中不能回避的就是社交媒体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网络社交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社交倦怠的主要表现形式

网络社交倦怠是指个体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由于环境、信息和个人特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使用社交媒体的热情下降,出现了疲倦、焦虑、情绪枯竭等一系列负性情绪体验,并由此产生消极使用行为的过程。网络社交倦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一)心理上的疲劳和厌倦。有研究表明,人们长时间地访问社交媒体,不仅没有增加愉悦和快感,反而使其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这主要体现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不仅消耗了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感知成本上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和收获,性价比偏低。网络世界的信息庞大且复杂,用户要将这些信息为我所用,必须进行自主筛选和识别,这个过程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的情绪。

(二)行为上的退缩和逃离。有研究显示,个体对社交媒体的不持续使用意愿越来越强烈,以QQ、微信为例,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由最初的积极使用状态向消极使用行为转变,由最初阶段的主动积极参与、互动、转发等行为,慢慢演变成网络社交中日益盛行的潜水、屏蔽、忽略和退出等消极行为模式。有调查数据显示,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热情逐渐消退,互动不断减少,功能使用趋于单一化。

(三)情绪上的焦虑和担忧。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信息强迫使用、信息错失忧虑、期待未满足、社会比较落差、隐私安全担忧等都可能导致个体产生焦虑、无助、自我效能感降低、自我决策怀疑等负性情绪体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网络社交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各种应对模式来缓解情绪上的焦虑。

二、大学生网络社交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境因素

环境是影响网络社交倦怠行为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过载。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低门槛和零过滤机制,使用户不仅是信息的使用者和传播者,也成为参与者和创造者。这直接导致网络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不可控,不仅增速过快、数量庞大,而且虚假信息、低俗信息、重复信息等充斥网络,标题党等的出现更是体现了信息内容流于形式和内容浅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用户在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识别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的情绪感受。

2.服务过载。随着社交媒体在中国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多垂直领域的社交媒体产品不断出现。在购买或使用产品、享受服务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社交媒体的非自愿绑定,各种公众号的强制关注,低质量且哗众取宠的信息推送,以投票、集赞等形式的博取眼球关注,都对用户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干扰。

3.社交过载。社交媒体使用的日益频繁,导致与生活、工作产生连接的个体都加入到了社交圈的范畴。QQ好友、朋友圈的人数不断刷新上限,但数量增多的同时,质量却不断下降,“僵尸好友”偏多,还包括各种微商、莫名奇妙的群等,真正建立亲密关系、有情感链接的人却很少。过多的社交信息会耗费用户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且存在隐私泄露风险,产生社交压力和不愉快的感受。

(二)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影响网络社交倦怠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隐私安全担忧。隐私安全的担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个体通过自我披露行为展示关于自我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形象、生活经历、心理动态等,这部分信息会很容易被网民广泛获取,个体必须要为自己的披露行为承担一定的风险和后果。其次,社交媒体本身具有普及性和低门槛准入性,缺乏对信息的监管和约束机制,因此个体无法有效控制他人发布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通过他人泄露隐私信息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最后,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社交媒体平台具有的功能也日益增强。各种快捷支付方式、小程序等多种功能的使用,使隐私泄露问题成为用户使用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难题,通过平台能记录和窥探用户个人喜好、生活习惯、地理位置和亲密关系等,个体俨然成为了一个无秘密可言的“透明人”。对于隐私泄露的担忧,容易让个体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心理,从而增加网络社交倦怠的可能性。2001年Brown提出“私悖论”理论,即个体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一方面担心隐私被泄露,另一方面却又不会停止对个人信息的披露。这种现象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到了极大体现,一方面会忧虑自己的信息安全,但同时自我张扬和自我表现的个性特点又促使其不断表露自我信息,并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交圈。这就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安全隐私界限提出了要求,需要个体在自我披露和隐私保护之间寻求到一种平衡。

2.自我效能焦虑。自我效能焦虑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应对网络社交带来的各种影响导致的焦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信息强迫使用和信息错失忧虑导致的自我效能焦虑。社交媒体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人际交往的建立、通知的发布、热点信息的了解、资料的收集等都依靠社交媒体来进行。“总害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总感觉会有人来找我”,这都是错失焦虑心理的真实体现。社交媒体本身带有的自媒体属性会使用户面对信息和功能过载时,会表现出决策上自我怀疑、分析能力上的自我否定等消极认知,从而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其次,期待未满足导致的自我效能焦虑。当个体对网络社交存在某种期待而得不到满足时,会导致自我效能感的降低。例如,希望通过网络社交来改变现实社交不良的处境,而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可能导致期待的网络社交出现欺诈等不良行为。此外,社交媒体本身存在的隐私安全弊端、界面不友好、操作复杂等会无形中加剧负性情绪的产生。最后,社会比较导致的自我效能焦虑。所谓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自己与他人在生活现状、生活理念、价值取向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形成自我评价的过程。网络社交中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为个体进行社会比较奠定了基础。一般而言,个体为获取他人的认同,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自我呈现时倾向于积极而正向。例如,浏览朋友圈信息,充斥着各种晒幸福、秀恩爱,这会直接影响个体对自我现实生活满意度的评估,也可能由于各种落差而导致对自我能力的否定和怀疑。

3.感知成本风险。所谓感知成本,是指个体所体验和认识到的对网络社交成本和性价比的评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个体对网络社交投入及主观体验的感知。当个体在网络社交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发现获得的收益甚微,甚至出现了焦虑、自疚等不良情绪体验时,个体极易产生倦怠情绪。有研究显示,个体投入越多,陷入越深,那么产生负性情绪的可能性越大。其次,个体对社交平台价值的感知。不同的社交平台带给个体的价值大小与个人的使用需求密切相关。因此,收获感和意义感是个体判断平台价值的主要指标,这也直接影响个体对社交平台性价比的评估。最后,个体对转换方式的成本感知。转换成本是基于现状偏好理论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个体更加偏好现状而不愿意转换到新的环境中去,个体会考虑转换所付出的成本代价而思考如何将利益最大化。这在网络社交中的具体表现在于,个体对某种社交媒体的偏爱而懒于转换成其他方式,出现社交转换倦怠的行为。例如,大学生群体对微信的偏爱,一旦个体通过微信建立起了比较稳定的社交圈,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管理,那么再让其改变社交方式的难度就会增大。前期投入成本越大,需要转换造成的利益丧失就会越大,个体就会越不倾向于转换。因此,转换倦怠也极易导致网络社交行为的倦怠。

4.人格特质差异。人格特质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在不同情境下会表现出相对普遍和持久的影响模式。不少研究者对人格特质与网络社交倦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Ching-ChangLee等(2014)研究结果表明,“大五人格”对网络社交倦怠产生显著性影响。其中,神经质维度与网络社交倦怠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等维度与网络社交倦怠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另外,Cramer等(2016)的研究发现,拥有自我改善、自我提升和自我毁灭动机的个体将体验到更多的社交媒体倦怠,同时,与高自尊个体相比,低自尊个体与社交媒体倦怠呈现显著正相关,更有可能避免使用或缺乏动力使用社交媒体。刘鲁川等(2018)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不同性格特质的个体对社交媒体例如微信的态度也不同,活泼、开朗的个体在使用微信后更容易产生倦怠情绪。

猜你喜欢

效能个体社交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