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进路研究

2019-01-21冉小先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远大理想

冉小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探讨新的路径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重建认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的逻辑起点

(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认知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对集体主义概念的一个完善和发展,它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经济中的原则(包括平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自由竞争原则等)对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提倡的是个人对集体的服从,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今天再用这个原则去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显然不合适,那么我们集体主义的概念就必须相应的发生改变。这种改变首先不能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以及不能否定和抛弃集体主义,同时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集体主义的概念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概念应运而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实现和满足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是逻辑起点,这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源,再也不允许出现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碾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同时又引导大家信奉和追求集体利益,因为这是事关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得以实现,才能更有利于个人利益的实现。那么,什么是事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事情呢?比如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等。认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概念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有名无实,新概念的提出要有实质性的进步,一定要以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属。苏联和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所奉行的传统的集体主义(传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一方面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另一方面忽视集体对个人的服务)在中国特定的时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所以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重大的。驱除其中不利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另一种是防止极端个人主义的出现,个人主义是集体主义的相对概念,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实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任由发展,就会发展成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只注重个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不会考虑任何集体或者集体利益,这和中国社会主义不相符合,也是我们所批判和抛弃的。

(二)强健精神,拒绝“解构”崇高: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1.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实际教育中,存在不同程度淡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教育的倾向,社会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因为“太抽象”“太宏观”,和大学生个人实际利益关系不密切,遭到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对象的不认同甚至是抵制。第一,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开始在中国确立主导地位,市场经济中的不良思想包括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在中国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中流行开来。中国国门大开,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也涌入中国,个人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等无一不对当代大学生形成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大了对中国的西化和分化,西化分化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目的之一。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上不完全成熟,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社会实践,导致大学生的目光短浅、思想浅薄,仅仅凭借是否有利于自己当下的利益作出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和他们当下的利益不是密切相关,所以遭到学生们的不认同甚至抵制。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无疑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教师理论准备不足,理论就不具备解释力和魅力,如果教师的理论不从问题出发、不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就不具备说服力和吸引力。理论本身和社会实践相距较远,就不能指导大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从而不被大学生所接受。所以提高大学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改进思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理论的说服力,提高大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奉和实践是当务之急。

2.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建崇高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这一判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个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另一个是到2050年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新时代既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指出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代大学生只有追求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承担历史使命、开创未来。所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应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事关整个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键所在。同时,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还包括个人理想信念教育,个人理想信念教育是关于个人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等的教育,这种教育和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有利于实现个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这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起点。吴潜涛在《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中提到,理想信念这个概念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它有着特殊的含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而不是其他意义上的理想信念。所以,新时代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旨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信念。逻辑起点是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的教育。

二、强化认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的坚实基础

(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理想信念教育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整体教育,知是认知,情是在知的基础上认可,产生坚定的感情,付诸感情的东西会使人产生坚定的意志,坚定意志有助于更好地践行。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理”服人,才能更好地认知、付诸情感、坚定意志、社会践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同时在《费尔巴哈》一文中指出,“以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说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马克思在对所谓李嘉图地租规律的发现史的评论中指出:“在人类,也像在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其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种族的利益同特殊个体的利益相一致。”我们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话语就能得出他们对集体和个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态度。他们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从来不否定个人和个人利益的,相反是把个人和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代大学生个人理想符合大学生的个人利益,这也是激励大学生进行个人奋斗的前提,我们不能否定,这种个人利益的实现是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实现的。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反对和批评否定个人利益的理想信念教育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大学生认识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及其危害,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个人主义思潮对中国青年大学生精神和思想上的腐蚀,教育大学生要抵制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自觉地接受并信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

(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价值引领

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理论上,受传统集体主义和苏联集体主义的影响,存在着对集体主义的误解。这种误解就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对立的,在集体利益下不存在个人利益。这种思想使当代大学生在对待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关系时,出现两种倾向:认为个人渺小从而远离高大上社会理想信念,认为两者对立而抛弃社会理想信念。在当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又具体地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这里也很好地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提供了价值观引领。

(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深厚的文化渊源

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中承载了丰富的集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集体主义彰显了社会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传承与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存在精华和糟粕的两个方面,我们在用集体主义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理想信念的影响时要取其精华的一面。同时,也在反对传统集体主义文化的糟粕一面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等名言名句;王夫之、文天祥等历史名人;“义利之辨”、见利思义,“仁者爱人”;《尚书》中提出的“五教”的思想,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提出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思想,都闪烁着集体主义思想的光芒,这种强大的基因、强大的文化渊源,使得从集体主义的角度去阐述社会理想信念教育更能够和同学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给他们讲述五千年中华文明中那些人和事,那些闪烁着辩证思维的思想,让大学生通过辩论等多种形式理解古人的义利观,从而理解和处理理想信念中的集体和个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从而追求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实现。

三、重在践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的现实建构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二者之间有很高的契合度。首先,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上本身就包含了集体和个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这个理论讲透彻有助于分析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关系。其次,导致社会理想信念不信奉、不践行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人主义越来越受到大学生青睐,通过讨论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概念、相互关系正确对待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危害等,引导同学们正确对待个人主义,自觉认同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

(一)建构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蕴含的个人和集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的分析

理想信念从个人和社会层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个人理想信念包括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等;社会理想信念包括现阶段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未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这里面就包含着个人和集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1)个人理想信念体现个人利益,是个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属,个人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巨大激励作用,必须尊重和加强个人理想信念教育。这应该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起点。(2)社会理想信念体现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为个人理想信念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不能把社会理想信念教育空洞、口号化。(3)两个不能否定,不能用社会理想信念教育来忽视和否定个人理想信念教育,也不能抛弃和否定社会理想信念教育而只突出个人理想信念教育。高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关乎大学生实际的个人理想信念等受到老师和学生的热捧,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被边缘化的现象体现了学生不能很好地认知和处理这两对矛盾,体现学生受到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教师没有对相关的集体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的深入的把握。所以,正确理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个人和集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透彻地理解和把握这个理论有助于理解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理想信念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面对各种社会思潮,抵制和抛弃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最终实现社会理想信念的真实展开和有效引领。

(二)建构实践基础:集体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的实践

耿步健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倡的集体主义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不允许出现以集体利益为借口侵占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但是有特殊情况,那么这个特殊指的是当国家发生战争、灾难,民族处于危难时期,为了集体利益的生存必定会存在牺牲个人利益的情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被帝国主义打破,中国开始了100年的屈辱抗争历史,1921年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13位代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改变中国屈辱面貌的历程,他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致力于挽救国家于危亡当中,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中华民族的站起来。毛泽东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反对自由主义》1937年)。在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青年发挥集体主义精神致力于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选自《邓小平文选》的《坚持思想基本原则》)。“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可以说集体主义是我们党我们国家走到强大今天的重要的政治原则,是我们青年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最好的见证。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正是青年人和全体人民发挥集体主义精神,无私奉献取得的成果。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当代青年的奉献和坚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可以对教育对象进行分层,在他们中间有学生党员、积极分子、普通同学之分,对党员和积极分子同学就要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这个角度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教育,较高的政治觉悟会使他们认识到,没有社会理想信念的实现就不可能有更好的个人理想信念的实现,这部分同学的社会理想信念的信和行会对普通的大学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这是榜样的力量。

(三)建构原则探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倡导的集体主义思想是一致的。虚假的集体主义,是假借集体主义之名,要求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真正的集体主义,从来不否定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有利于个人利益的实现,在通常情况下集体主义鼓励实现个人利益,在特殊情况下集体主义通过协商、补偿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我们要在对两种错误倾向的批判中进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一方面,受中国传统集体主义的影响,在处理集体和个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时,容易出现否定个人、个人利益,个人权利受到抑制或者湮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杜绝这种现象。个人的理想和追求是个人努力的重要激励力量,对此应当给与肯定,在深刻批判传统集体主义中对个人利益的忽视,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建立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并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与指导。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在中国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出现了“集体”退出和“个人”出场的情况,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也出现这种情况。通过理论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对只讲个人和个人利益的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深刻认识和批判,对个人主义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公约数即社会理想信念的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可以通过辩论等形式让同学们意识到中国的强大和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人强大和发展的前提,而中国的强大和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和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实现离不开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给当代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当代大学生要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坚持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远大理想
习近平论远大理想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大鱼海棠》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价值冲突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为马克思的集体主义辩护
漫画哲理
青春须早为 岂能儿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