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要素禀赋的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发展研究

2019-01-21董改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禀赋饮品高原

董改改,荆 潇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82)

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等原因较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并且发展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2018年1月24日,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推进产业富民工程,大力培育具有地方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推动农牧业现代化”。这些都为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本文通过对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发展的研究,对促进农牧民增收,促进西藏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团结、边防稳固、国家安定以及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发展概况

(一)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1.产值总量不断扩大

本文研究的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是将西藏“十三五”规划中特色产业中的高原特色食(饮)品和支柱产业中的天然饮用水相结合,作为研究对象。高原特色食(饮)品又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酒饮料以及精制茶制造业。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2013年-2017年总产值分别是 226635万元、338805万元、433470万元、478362万元、506586万元,4年增加了279951万元,增长了123.53%,年均增长23.41%。可见,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产值总量不断扩大,发展趋势向好。

2.加工能力显著提高

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企业数2013-2017年分别是 127、185、239、298、301 个,4年增长了 174 个,增长了137.01%,年均增长18.69%,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发展呈稳定增长的态势。2017年底,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天然饮用水企业数分别为153个、46个、80个、22个,规模最大的是农副食品加工业。2017年底高原特色食饮品加工业实现利润61256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1.06%。可见,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在工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3.促进农牧业发展

高原特色食饮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所以食饮品产业仍然属于农业范畴。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发展对农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原特色食饮品主要产品产量显著增加,如2017年西藏粮食产量约105.1万吨,蔬菜产量约72.9万吨,猪牛羊肉产量约30.03万吨,奶类产量约42.19万吨,植物油产量约936吨,啤酒产量约18万吨,包装饮用水约73.2万吨。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也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4.投资力度加大

西藏对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财政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十二五”期间,西藏投资了4个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含子项目31个,共投入171908.48万元。“十三五”期间,设立了6个高原特色食(饮)品重点项目,共投入31468万元,还投资了25个天然饮用水重点项目,共投入429670万元。

(二)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值增加少

2017年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总产值为506586万元,同比增长5.9%。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加工业、酒饮料以及精制茶制造业、天然饮用水产业产值分别为60498万元、83499万元、333444万元、29145万元,同比增长-16%、-3.5%、12.1%、30.4%。可见,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产值增加少,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有负增长的现象。

2.企业规模小

2017年,西藏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以及精制茶制造业、天然饮用水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分别有10个、2个、15个、1个,规模以下企业分别有143个、44个、65个、21个。可见,高原特色食饮品业企业规模小,规模以上企业少,规模以下企业多。

3.产业链短

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生产的产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再加工产品不多,产业链短,特色产品通常是青稞、牦牛、绒山羊、藏药材等粗加工制成品,产品种类多为青稞酒、矿泉水、酥油这些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因此,西藏应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的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4.知名品牌缺乏

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多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利用人员推销为主,很少利用网络销售渠道,导致西藏的特色产品主要在区内销售,在区外知名度低。同时,西藏特色产品企业通过绿色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的数量较少,绿色产品认证率低,特色产品注册商标少,注册商标中的知名品牌就更少了。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物质资本禀赋也指资源禀赋,由于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多为初级产品或初级加工产品,仍属于农业范畴,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所以选取年末实有耕地面积(X1)、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额(X2)、食饮品企业数(X3)作为物质资本禀赋的三个指标。劳动力禀赋指劳动要素投入的多少,因此选取年均从业人数(X4)、职工平均工资(X5)作为劳动力禀赋的两个指标。科技禀赋主要从投入产出等方面进行测度,因此选取科研从业人数(X6)、科研项目建成投产率(X7)作为科技禀赋的两个指标。基础设施禀赋也称投资环境禀赋,主要包括交通、桥梁、通讯等固定资产,因此选取公路通车里程(X8)、铁路通车里程(X9)作为基础设施的两个指标。对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制度禀赋,本文通过技术选择指数(TCI)(X10)来体现,公式为。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时间跨度为2008-2017年这十年,西藏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食饮品产业企业数、年均从业人数、职工平均工资、科研从业人数、科研项目建成投产率、公路通车里程、铁路通车里程、技术选择指数(TCI)的数据均来源于2009-2018年的西藏统计年鉴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相关资料计算整理得出。

(三)实证过程

1.数据处理

由于原始数据的取值和单位都不同,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因此要对2008年到2017年的10个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2.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19.0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的特征值有10个,初始解下的变量的共同方差都是1,所以原来变量的所有方差都可以解释。从总方差解释表中选取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主成分个数,然后用各自主成分载荷向量除以各自主成分特征值的算术平方根,再以各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对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综合评价得分。

3.要素禀赋结构综合指标评价

运用SPSS19.0计算后确定主成分个数为3,用F1、F2、F3三个主成分占累计贡献率的比重为65.91%、14.50%、12.91%,再根据主成分载荷矩阵中每个评价指标的载荷值,计算出各评价指标 X1、X2、X3、X4、X5、X6、X7、X8、X9、X10 在 F1 的载荷分别是 -1.345、-0.9255、-0.647、-0.562、-0.384、-0.209、0.097、1.158、1.192、1.625;在 F2上的载荷分别是 0.958、0.791、-0.737、-0.084、-0.378、-1.359、0.525、-1.550、0.391、1.443;在 F3 上的载荷分别是 0.546、-0.283、-0.659、-0.059、-1.107、-0.431、2.210、0.949、-0.191、-0.976。由此可以得出,三个主成分的得分公式为:

第一主成:

F1=-1.345×1-0.9255×2-0.647×3-0.562×4-0.384×5-0.209×6+0.097×7+1.158×8+1.192×9+1.625×10

第二主成分:

F2=0.958×1+0.791×2-0.737×3-0.084×4-0.378×5-1.359×6+0.525×7-1.550×8+0.391×9+1.443×10

第三主成分:

F3=0.546×1-0.283×2-0.659×3-0.059×4-1.107×5-0.431×6+2.210×7+0.949×8-0.191×9-0.976×10

要素禀赋结构综合评价(Y)的计算公式为:

Y=0.659F1+0.145F2+0.129F3

2008年到2017年的得分分别是-0.677、-0.531、-0.618、-0.390、-0.450、-0.391、0.425、0.661、0.817、1.154。可以看出,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综合指标评价得分是逐年上升的,在2014年前得分为负,2014年以后得分为正,2017年的综合得分是2014年的2.7倍。可见,要素禀赋对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影响日趋强化。

三、促进西藏发展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特色食饮品的附加值

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附加低,获得的经济利润也就不高。首先,可以从产品的生产过程入手,通过加入科技成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培育青稞、牦牛、藏红花等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链,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其次,要深挖高原特色食饮品的独特之处,从西藏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考虑,突出特色食饮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后,应该实现多样化的生产,保障产品质量,从而满足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二)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西藏日渐加快的发展速度,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亟待加强。首先,要壮大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专业性强的人才,满足多层次的人才结构需求;其次,还应坚持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培训、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自主创新性;最后,可以联合高校和企业,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级人才,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促进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三)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加强特色食饮品产业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首先,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引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其次,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效应,支持龙头企业设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结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聚焦创新技术;最后,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发挥科技孵化器作用,建立科研技术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和高校、研究开发机构联合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促进西藏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关乎产业升级发展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直是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农牧区更为突出。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从交通、通讯、水利方面考虑,还应从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加强,提升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越的投资环境和更多的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禀赋饮品高原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禀赋的概念、内涵及其与体质的关系
天热了饮品畅欢
初始商业文化禀赋如何影响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