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资源供给的探讨

2019-01-20陆祉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供给办学

陆祉亦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其中,民办高校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社会办学力量,对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模式,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多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鼓励与支持之下,民办高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得大幅提升,办学条件也越发优良,民办高校的基础能力(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能力)、核心能力(个性化、特色化办学方针的创推能力)、动态能力(永久经营与持续创新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与提升,切实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性提升,有效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程度。反过来看,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其自身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前景,也同样会对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构成影响。其中,思政课教育是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好该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对此,为全面提升教学成效,夯实教学质量,民办高校尤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及其全人教育作用的发挥,积极探索着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然而,由于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相关办学经验还不够丰富,而且某些方面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资源供给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仍有诸多不足与较大差距。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办学力量与智慧的贡献主体,而教师资源供给不足,对于民办高校思政课教育乃至于整体办学成效的实现与提升都将产生深刻而深远的不利影响。

一、教师资源供给概述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而教师资源供给正是该《意见》工作当中所包含着的五个维度及五项重点任务之一。作为教育力量与智慧的贡献主体,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有效处理教师资源供给过程中的问题,加强教师资源供给能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必然性选择与有效的发展路径。

二、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及原因——教师资源供给不足

学生学习兴趣较差,价值多元化以及教学时效性不强是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实际教学情况。与此同时,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素养不佳;科研效率较低且能力较差,教师队伍建设较为模糊,师德师风建设实效不佳;人力资源开发陈旧,也同样是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情况。为了追溯问题产生的源头,需要透过这些外在表现挖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作出针对性、有效性的改进,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导致教学现状形成以及制约教学成效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民办高校内部外条件不足进而致使思政课教师资源供给能力不足,最终导致问题的形成,也使民办高校教育得不到良性的循环式发展。

(一)外在条件不足

新时期,尽管国家对民办教育给予了诸多扶持政策和大力支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民办高校的发展条件仍有诸多不足。由此,也对其教师资源供给构成直接的影响。在支持力度上,高的如上海、陕西等省(市),每年的公共财政扶持在2亿~3亿元以上,而一些经济发达省份,比如广东省,每年拨付民办教育的只有几千万元,而落实到民办高等教育的则只有区区的千万元。

1.民办高校生存压力较大

相较于公办教育,民办教育所享受的财政投入较少,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的逐步放缓,高中毕业人数逐年减少,公办学校不断扩招,高级技工学校和成人高考也都在争夺生源,民办高校在招生方面也有一定困难。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16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73.3万人,比2015年下降近2万人,这也是广东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二年下降。分析近年广东在校生人数趋势会发现,广东小学在校生人数从2005年开始急剧下降。可以预见,广东高考生源将进入到一个快速下降期。而这对于广东民办高校而言,并非利好消息。另外,按照国家相关办学条件要求,单在硬件投入上就需要大量资金,依靠学费已难以应付。由此一来,民办高校生存压力较大,教师收入水平尤其相较于公办高校教师明显偏低,由此也导致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流动异常频繁,相对应来讲教学科研团队也就难以组建,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工作可以说较为落后,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认知偏见

所谓认知偏见,其实也就是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程度并不高。很多学生及家长宁可选择公办专科院校,也不选择民办本科院校。与此同时,由于某些单位或企业的认知偏见,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学历认可程度不够,影响学生就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由此,由于社会的认可程度不够,会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生源数量及自身发展,最终也会对其教师资源的供给性建设与发展构成间接的影响。另外,由于民办高校属于民营性质,只有合同而无编制,也不利于民办高校教师招聘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内在条件限制

所谓内在条件,主要指的是民办高校现有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现阶段的教学成效,而且从长远来讲,还会对整个教师资源的供给发展构成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教师欠缺教学能力,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会影响师资队伍的良性循环建设与发展。然而,结合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能力较为不足。

1.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的渠道与时间有限

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通过返聘公办高校退休教师,或者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以此来组建教师团队。然而,由于退休返聘的教师年事已高等多方面原因,缺乏自我提升的欲望,教学投入存在一定的不足。另外,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教师而言,虽然教学投入的欲望较强,但是比较欠缺教学经验,加之教师任务较为繁重,使其自我提升面临诸多困难。

2.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稳定性较差且培训机会较少

正如上文所述,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建立与发展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及相关社会企业的资助。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广东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于学生学费,采用“以学养学”的滚动模式。这在民办高校办学初期不失为一条筹资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该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且对民办高校教育发展构成严重阻碍。由于经费的不足,以及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较大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民办高校所能够给予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机会较少,教师专业化建设严重不足,教师资源建设的步伐亦难以跟进。

3.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继续教育及科研方面面临困难

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为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尽管具有本科或者是研究生学历,但是仍有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的强烈意愿,也渴望参与继续教育来进修与培训。然而,由于民办高校资金及日常较大工作量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很难为其承担在职读研或者是在职读博的费用,也不能够为其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与时间,由此也就限制了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空间。另外,由于教师资源内外部供给能力之不足,也致使民办高校思政教育难以形成对应的科研团队,与之所必需的硬软件较为欠缺,导致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无法有效提升。

三、提升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资源供给能力与实效的建议

良好的教师资源供给能力与实效,有助于实现教师素质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可为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整体民办高校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正向力量与智力支持,真正实现教师资源“质”与“量”的提升。

(一)改善民办高校的生存环境——教师资源供给的外在保障

1.赋予民办高校平等的法律地位

国家应继续推进相关立法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强调民办教育平等的法律地位,及时清理与纠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歧视性政策,使民办学校、教师及学生与公办学校、教师及学生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同时,还应大力保障民办学校办学的自主权。由此,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设一个更为宽松与公平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政府应将办学实力和质量来作为教育评价、财政拨款以及科研审批的指标,而非传统意义上单纯基于公、民办学性质加以区别对待。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不应以毕业生的学校出身作为其进行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而应基于学生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等来公平地进行人才选拔。由此,通过赋予民办高校平等的法律地位,有助于其吸引到更高质量的生源、更高水平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师资源供给能力,使生存状况得以极大改善。

2.坚持与推进“错位发展”的战略方针

不可否认的是,与公办院校尤其是国内著名公办院校相比,现阶段大部分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教师水平和教研实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与此同时,现阶段民办高校多照搬于公办学校的办学模式与发展途径,迷失于人才培养模式驱动以及低水平竞争的窠臼之中,教师资源供给也从中受到了较大影响。对此,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应坚持与推进“错位发展”的战略方针,一方面要合理定位,深入分析学校现状及环境,充分认识到教师资源建设与供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而非盲目超越、迷失重点;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自身的差异化发展,着力于思政学科优势及学科特色的挖掘与培养,化挑战为机遇。由此,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资源供给提供更多的可能与发展空间。

(二)丰富和发展民办高校的内在机制——教育资源供给的内在保障

1.着力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只有依赖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才能够提升学科专业建设以及科研水平。对此,民办高校必须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改革创新的切入点,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到民办高校发展优先位置的同时,有效调动与充分发挥思政课骨干人才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机制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人才组织协调机制、薪酬以及考评机制等。除此之外,还应提高思政课教师工资待遇,采用绩效工资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着重于教师幸福感、归属感以及自豪感的培养,加强教师在职培训,鼓励教师业务进修,培养与构建思政学科学术带头人与专业教学团队。提前培养与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教学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思政教师队伍。由此,通过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来加强教师资源的校内供给能力及实效。

2.创新及完善保障体系建设

相较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尽管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和差距,但是在自主办学、民主管理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都比公办院校要灵活得多。对此,民办学校应善于把握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先天性优势,从自身实际出发来不断创新发展。其中,为促进包括思政课教育在内的各项教学工作全面、有效而快速地开展,进而实现包括思政课教师资源校内资源的生成与转化、创新及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可以说是尤为必要的。总体来讲,保障体系建设应始终着眼于后勤保障和经费保障体系建设。首先,就后勤保障体系建设而言,为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教育的生产功能,使教育价值得以有效发挥,民办高校应着眼于管理模式的改革,尤其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重新整合后勤功能,制定合理而长远的目标与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步步推进。具体来讲,要加速推进职工住房、医疗、养老等福利,以保障思政教师工作的社会化运作。另外,就经费保障体系建设而言,经费短缺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制约民办高校教师内外部资源生成与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一方面来讲要开源节流,合理而有效地运用现有经费;另一方面来讲,民办高校还应该拓展经费来源,比如通过提高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整体教学的质量,争取通过优异的办学成绩来获批政府财政支持,又或者通过校友会等形式来争取校友的支持。

3.加速扩展和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传统办学模式下,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任务完全由校内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来完成。然而,基于对教学条件及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考量,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于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来进行。总体来讲,基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由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企业员工合作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有助于思政课教学成效的整体性提升的同时,对于校内教师而言,也能够从中获得新的发展,而这也正有助于思政课教师资源的生成与转化。具体来讲,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多层次思政教育队伍的打造。其一,打造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将道德观、职业观的有关内容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其二,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既熟知学校管理又了解企业环境,知识丰富、爱岗敬业的辅导员队伍,使之能够更为细致地对每位学生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三,要充分吸收企业中的优秀职工或杰出代表到思政课教学中来,邀请他们为学生做相关专题报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总结

民办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产物,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民办高校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迈进,满足人民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不同层次人才等方面,发挥着较为重要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民办高校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既有机遇,也充满挑战。本文透过民办高校发展及思政课教学实际,结合教师资源供给之视角加以审视,得出其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从不同层面,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思政课教学,对课程教学乃至于整个民办高校教育的健康有效发展都构成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现阶段民办高校及思政课教师资源供给能力不足,成效不佳,并不是某个环节或者是某个层面的问题,而是民办高校内外部发展条件限制与不足所综合作用的最终结果。换句话说,为发展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整体民办高校教师资源供给能力及实效,真正实现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既需要能够吸引来、留得住教师人才,还应注重对现有教师资源的生成与转化。然而,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也并不是单纯依靠某一方主体便可轻易实现的最终结果。民办高校良好的内外部发展条件的形成,依赖于国家、社会、学校及教师等多方主体的多重支持与帮助。当然,民办高校在我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空间,随着今后相关条件的日渐成熟,各方主体作用逐步得以发挥,相关理论与实践继续深层次推进,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也必然会越发成熟,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整体民办高校教师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也自然会得到解决,笔者对此持有较为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供给办学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