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习作教学

2019-01-20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许丽青

天津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事物习作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 许丽青

教育改革不断推行,让各学科都有序发展,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综合性学科,一直成为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深入,学生在语文方面逐渐形成具有扎实基础的语文学习能力。

习作教学是在语文核心素养前提下所提出的重要语文学习能力,不仅体现出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各方面综合素质,也是学生在提高自身的思维模式、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内容,习作教学应当在特定环境中完成,学生放下思想压力,逐渐在写作能力方面形成自己独有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思维。

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逐渐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事物进行模仿性写作,运用语言的博大精深和汉字的特有魅力形成自己的写作内容,教师的习作教学应当进行多元化开发,习作技巧进行有效利用,教师可以结合校园内和校园外的有效资源,将学生放置在写作的中心,逐渐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一、小学生语文教学

破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小学生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多能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各项潜能,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身心发展需要,逐渐将小学语文教学上升为自主学习和自主写作。习作教学的提出适应了现阶段小学生心理需求,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教师不断进行训练和思想意识开发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事物,总结出事物特点,写在纸上,逐渐进行习作的润色和修改,将习作能力上升为学生的自己写作过程。

(一)教学语文教学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课堂教授和课堂指导,要想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需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语文知识的掌握需要教师不断检验,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特点,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逐渐展现自身能力,习作教学主要是教授学生在语文知识运用方面的作文写作能力和学生习作技巧的掌握。

(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了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知识运用在笔头上,需要学生提高自己语文知识结构,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课后语文知识的掌握。学生逐渐在语文知识层面上升为更为高级的阶段,这时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写作,观察周围事物学会用语言去描述,找到事物的独有特点,运用确切的词语将事物描述的过程,逐渐掌握深层次的写作技巧,为高年级写作大纲的形成提供写作基础。

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是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语文知识运用的综合表达形式,写作不仅体现的是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体现出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思维模式,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逐步教授写作技巧。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处于语文学习初级阶段的小学生,应当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在提高自身语文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小学生的思想变化非常活跃,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逐渐将语文知识和各项能力,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表达出来。课堂教学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学内容新颖而趣味,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语文素养。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基础,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导向,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的习作教学

核心素养是语文培养的指导方向,也是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所具备的语文素养形成过程。核心素养是适应新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在新的教学形式下,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校学习规律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学习除了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外围的素质和能力。

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书面写作教学,教师应当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多方面的习作训练,将学生放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更加具有目的性和综合性,逐渐引导学生愿意自主写作的习惯。

(一)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将学生放在座位上进行填鸭式教学,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学生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课堂教学除了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让学生形成重要的思维模式。学生的习作练习不是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内容,而是掌握真正的习作方法,对事物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的思维习惯,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书面写作形式,让学生逐渐形成对写作的信心和写作的欲望,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和自主写作方法的掌握。

(二)开发教材内容,多样化进行习作练习

图文并茂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极高的学习热情,特别是课后的看图写话,和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习作等,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展性写作,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习作基本练习,让学生进行想象性写作,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渐发挥出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独特优势。在观察事物时,除了有共性的描述,也要突出自己的写作特点,逐渐将习作训练上升为更高阶层次的练习。教师的教学手段应当符合学生这一阶段的发展需要,特别是习作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的形式,或者小组共同合作完成写作为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逐渐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

(三)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培养学生自我写作意识

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当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采用引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逐渐跟随教师的写作主题内容,让学生进行扩展和创造性写作。教师不能固定学生的写作模式,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写作的任意控制界限,写作在于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通过写作逐渐对习作课堂产生兴趣,并在活跃的课堂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语文阅读和语文诗词鉴赏能力做铺垫。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时,应当注重发挥出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渐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让学生的写作更加具有连续性和发展性。

(四)小学生多到实践中观察和总结,进行习作能力开发

学生的思维不应当受到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限制,有时需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能力的开发。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应当具有鲜明的主题性,每一次实践活动的主题都应当符合习作训练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为基础,逐渐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习作课堂知识应当联系实际,逐渐让学生能够认真观察所处环境,将所感所想记录下来,逐渐形成有质量的写作内容,教师的指导和评价成为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自身习作能力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开展多样性的习作训练模式,逐渐完善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建设和实践环境建设,开发学生的习作思维空间。

三、结语

语文学科不仅考察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更多的时候需要开发出学生语文学习的源动力和学习潜能,语文知识的掌握更成为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内容,语文知识贴近于生活,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的点滴进行语文知识的应用,将写作逐渐上升为学生进行语文总结的知识发挥和知识想象。学生的习作课堂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基础,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语文写作技巧的运用,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应当对教材进行逐步分析,在课堂上由简入繁地进行写作训练,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习惯,在进行课堂互动时,应当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意向,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去观察事物和描写的方向,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逐渐让学生通过用笔来描绘自己的生活常态,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知识的升华。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事物习作
美好的事物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