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优势作用研究

2019-01-20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曹秋秋

天津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圆柱体钟表教具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曹秋秋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重的特点,为配合学生心理特点,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教导学生,自主教具则是数学教学中一种有力手段。为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将自制教具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将抽象知识具象化,让理论知识直观易懂。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教具,这样不仅节约教具成本,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制教具对于学生而言是具有趣味性的,将书面知识转化为直观事物,更便于学生了解课文知识。小学生好奇心重,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而对于自己能亲手制作教具,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吸引的,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学习主动性也会相应提升,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比如教师在进行“时间”与“钟表”教学时,可以通过自制教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手制作大钟表。教师引导学生将六十个时间刻度刻在钟表上,并于相应的位置画上时间点,然后根据钟表需要制作出秒针、分针、时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钟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对于指针的形状和颜色,学生也可自由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来装饰钟表,也可以填写名言警句,以此激励自己学习。钟表制作完成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作息时间的规划,让学生们对自己制作钟表的过程进行相互探讨。教师再对学生们的制作成果进行总结,然后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在制作钟表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思考和创作,将自己的喜好充分表现在钟表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制教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亲手制作教具。学生在自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手、耳、眼、口来进行知识的获取,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减少对数学的抵触感,培养亲近度。对于学生会感到困惑的教学难点,可以恰当地让学生自己运用教具解惑,通过对学生分组的方式,要求其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和学生一同制作教具,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长方体的体积”教学时,因为小学生主要依靠的是具体化思维,所以很难理解体积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高、宽、长,然后鼓励学生从家里带来废气的的纸壳、剪刀、直尺、胶布等工具,在上课的过程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对纸壳进行裁剪,然后用胶布再重新粘贴起来,最后成为12个棱长为1厘米正方体,之后再指导学生将这12个正方体紧密摆成长条状,再用胶布固定,然后鼓励学生用直尺量出其长度、高度、宽度,最后在通过体积的计算公式,即体积=长×宽×高,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学生通过亲手制作教具,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又能够在自己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其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

三、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者需要着重培养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其不仅仅是智商的体现。小学生处理问题主要是靠感性思维,所以为帮助小学生思考,教师需要创造感官材料。自制教具将抽象的课本知识具象化,为学生提供感官材料,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更容易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举例来说,在学习“圆柱体表面积”课程时,教师可以选用标准规格的圆柱体教学道具进行拆分,让学生仔细观察圆柱体的侧面与长方形之间的共同点。而采用自制教具教学法,则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圆柱体,每个学生制作的圆柱体底面半径和高度都不一样,在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剪开圆柱体侧面,展开后能够得到一个长方形,有些学生可能能够得到一个正方形。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圆柱体的各项特征,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位置与方向”为例,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教具,找出一个平整的纸盒,标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10°基础上标记好圆圈,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帮助学生判断具体的角度与方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以简单的方法促进学生对课本重点难点的掌握,帮助学生轻松地厘清数学知识结构。以此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这个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其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久而久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意义。

四、自制教具,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自制教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突破课本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而这一活动的开展也是的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养成爱惜用具的良好习惯。自制教具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产生完整认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并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从而为数学基础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力。数学概念往往具有抽象性,但通过正确应用自制教具,则能够以具象的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圆锥圆柱体积”教学时,部分学生可能不了解体积与形状的关系。以相关题目作为例子:有一根圆柱形钢坯,其高度为3米,底面半径2米,钢铁厂要将钢坯熔铸为圆锥形,要求底面半径为0.6米,那么此圆锥的高度为多少米?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橡皮泥制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圆柱形的橡皮泥坯模,然后再将其变成圆锥形。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圆锥和圆柱无论怎样变化其体积都是不变的,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块橡皮泥制作的。在进行“周长与面积的比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长方形的边框,学生将铁丝做成框,然后根据铁丝边框做长方形的面,材料可用纸板。学生可以通过长方形的制作,了解到铁丝长度是长方形的周长,纸板大小则是长方形的面积。通过自制教具的方式,学生可以直观了解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使课本知识浅显易懂。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利用自制教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亲手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得具体、形象,更直观地展现知识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认知与深刻记忆,而且通过这种自我动手操作的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性。

猜你喜欢

圆柱体钟表教具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丽娜认钟表
钟表的认识
找出圆柱体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