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2019-01-20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丁嘴中心学校孙尤胜

天津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活化学科核心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丁嘴中心学校 孙尤胜

近年来,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地理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聚焦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冲突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极具现实意义。

一、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内容,具体而言,第一,地图技能。地图在地理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学习的关键性工具,地图类型极为丰富,随着电子地图的普及,传统纸质地图以及电子地图已经构成地理学习的重要框架体系,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了解并应用地理“三要素”,能够通过分析地图分析并整理相关地理信息,为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提供良好支撑。第二,空间视角。空间视角主要指的是对地球表层各类事物相互位置关系的研究切入点,这是开展地理学科研究以及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素养以及品质,因此空间视角被视为研究空间关系以及分布格局的核心品质和能力。第三,综合思维。地理研究涉及诸多其他领域和要素,例如自然要素、经济要素以及社会文化领域等,同时还涵盖了对地貌、气候、土壤以及工业等领域的分析和研究,地理研究既要分析区域地理环境要素和特征,也要研究推动区域地理环境发展的有效路径,并加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研究。第四,人地关系。地理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在“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法则下,人类需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地理多样性,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创设合作学习场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本质在于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展开研究,而科学研究的基础在于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进行分工,提前准备相应的教具,例如拼图板,卡片等,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协作活动。各个成员分别查阅资料,了解各个行政区的外形轮廓以及相对位置,根据问题或者提示共同搭建中国行政区图。协作活动结束后,还需进行内部沟通分享本次活动的结果以及不足之处。

(二)注重师生互动,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活跃度

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方式,也是培育学生分析能力以及参与意识的重要方式。以《世界的人口分布》的教学为例,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具象化和形象化,教师可以借助可视化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世界人口分布,可以以南极冰原、撒哈拉沙漠、人间天堂苏杭以及青藏高原为例,向学生提问:如果是你,你更愿意在哪里安家,并说明理由。随后,教师向学生播放上述四地的人文自然视频,激发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借助这种方式,不仅活跃了初中地理课堂,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意识和能力。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活化教学的本质在于串联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地理课程蕴含丰富的生活现象,如果不以科学的视角分析生活现象,则会对真实情况形成认知偏差,这也是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在要求。在讲解《世界的气候》时,教师可以以气象灾害作为导入材料,让学生思考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是什么?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真正价值在于什么?地理学科注重严谨和精确,同时也关注人文价值,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核心所在。

综上所述,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地理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创设合作学习场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化学科核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