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9-01-19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马关镇中学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知识点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马关镇中学 张 真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通过情境创设能为学生的抽象思维建立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意境中理解数学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因此,教师一定要将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有效应用起来,发挥其显著作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的方法形式各异,内容也十分丰富,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的需要,有效地将情境教学法应用起来。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发挥出情境教学的良好教学效果。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数学知识极其枯燥,学习起来极其困难,因此很多学生对数学课堂没有兴趣,对数学知识感到厌倦,甚至有些学生一提起数学就感到十分恐惧,有很严重的厌学心理。实际上,导致学生出现这种消极学习心理的直接原因是教师没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没有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以往,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就越来越难,越学越厌倦。其实,数学知识虽然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知识学科,但它的应用价值也是极高的,数学知识都源自生活,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知识的原型。一旦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他们会很容易发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并发现其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首先需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调查,然后选取符合教学内容的学生学习生活案例,并将生活案例引入课堂中,以教学内容为框架结构,以生活案例为内容搭设良好的生活课堂情境。为他们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并为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构建桥梁。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商场做促销活动的情境创设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有两家商场搞促销活动,一家是全场六折销售,另外一家是买一增一,让学生思考哪家商场促销力度更大,价格更便宜。通过这样生活场景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快速理解本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并锻炼学生能够将知识点灵活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二、创设诗词情境

数学是人类文化形式的一种体现,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对初中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最重要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深刻理解数学艺术形式。数学的诞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因此初中数学新课程的理念应该以关注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作为重点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应充分对其他学科进行挖掘,建立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如根据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内容,选取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或者将其与语文学科建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创设诗词情境,可以将枯燥的数学内容情景化,丰富课堂趣味性。并将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穿插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逻辑美。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爱,并将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例如在《锐角三角比》教学中,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研究仰角和俯角的区别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将李白的经典诗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引入教学课堂上,通过这样优美意境的描述,会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点创造出十分优美的意境,并且会使学生印象很深刻,在充分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同时体会到了数学之美,这是将数学与语文诗词进行完美结合的充分体现。

三、创设问题悬念情境

以问题作为导向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是情境创设中的常见方法,问题的设置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设置在一堂课开始之前,也可以设置在课程进行之中,还可以设置在课程结束之后。问题情境设置目的是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思考,通过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思考方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上,教师要注意设置的问题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还要贴近教材内容,问题的设计应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并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设计简单、中等、开发性等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要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要避免没有教学意义的问题出现。如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以教学内容为主分层设计问题,同时应融入一些趣味性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展开学习。在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控上,不要使问题的设置太过简单,这样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也要避免出现晦涩难懂的问题,否则会打消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要以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例如在《有理数乘方》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若将一张纸对折裁成两等份,在经历43次对折裁剪之后,纸张的厚度可以达到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你相信这个说法吗?当学生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感觉很玄妙,会充分地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这时教师再将有理数乘方的知识点引出来,通过科学的方式来判断观点的对错,使他们积极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展开学习。

四、创设课堂竞赛情境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上,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并且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学生对数学课堂提不起兴趣,这样不仅阻碍学生对知识点的扎实理解,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无法保证。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师授课时,要以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灵活变换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对于初中生来说,热烈的课堂互动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竞赛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依据数学教学内容创设竞赛题目,并将竞赛题目分别发放给每个小组,然后引导小组成员之间针对竞赛题目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并将每个小组所得出的答案进行评分,多个竞赛题目的全面评分,选出分数最好的小组并加以奖励。

例如在《平方差公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就这节课的知识点选择几道有代表性的习题,让每个小组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习题解答,然后让小组长将每一组的解题方法展示出来,最后由教师来做评比结果的阐述,并对每一种解题方法进行讲解,将各种解题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罗列出来。教师还要为竞赛设定具体的评比标准,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竞赛中有所收获,另外还要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小组颁发奖励。通过竞赛情境的设置,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他们团体协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并且通过竞赛活动,将学生以往在数学学习中的“要我学”状态成功转变为“我要学”状态,这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是将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主人的体现。

五、创设动手操作情境

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是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注重对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才会有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且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注重学生对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和巩固的过程,通过亲手操作,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够将数学知识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另外,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一些数学课堂内容教学中,可通过引入动手实践操作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实践中更深入地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在实践中能够帮助学生验证数学理论知识,也会营造课堂愉悦的学习气氛,充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寓教于乐中锻炼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仅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扎实掌握了知识点内容,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为数学课堂营造了愉悦的气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六、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法在教学中十分常见,通过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为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的形象思维。并且科学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教学良好的互动气氛,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要科学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的目的为出发点,从而突出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