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中兴趣教学法的整合实践

2019-01-19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蒙初中方树远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法体育工作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蒙初中 方树远

近年来,初中体育教学受到广泛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始滞后,难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也无法采用合理的方法提升其积极性,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实际教育的工作中,教师应将兴趣教学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优化教育工作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提升其各种体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兴趣教学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要改善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压力。兴趣教学法的本质是针对学生的兴趣,开展多种体育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兴趣教学法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从不愿参与、被动参与的情况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要求参与。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先放一段运动员的比赛视频,改善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魅力,自发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同时,随着教师的引导,还能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敢于挑战的性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不够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仅仅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在管理上也显得较为随意,不仅没有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分析,也没有考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态度,导致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兴趣教学法,围绕热点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

二、初中体育教育中兴趣教学法整合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于好奇心很强的阶段,对一些新奇的事物更容易接受,可以全面投入各种学习领域中,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与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习水平。目前很多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观念非常滞后,只重视体育锻炼与动作技能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进行动作的模仿,很可能会导致课堂氛围与环境过于枯燥,难以全面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将各种兴趣教育方式整合在一起后,教师能够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使课堂学习更加有乐趣,提升其参与的积极性,更快投入课堂学习中。例如:初中时期是学生的青春期,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会产生一些矛盾甚至叛逆的心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活动中,而教师使用兴趣教学法整合方式,可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自身抵抗力,也可以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压力,促使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能够提升教学活动力

在体育的课堂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合理使用先进的兴趣教学方式,建立出专业化的兴趣教学小组,针对各方面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进行创新,营造趣味性很强的氛围与环境,此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会有所提升,通过正确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学习各种体育运动技巧、锻炼方式与动作方法等等,形成正确的终身体育知识学习观念意识,还可以不断提升学习综合素质。例如:在进行400 米短跑的体育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世界级别短跑冠军的成长经历作为案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短跑运动项目中,并形成兴趣小组的建设基础,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在了解到短跑冠军成长经历之后,说出自己的感想与想法,之后组织学生在400 米短跑运动中,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提升教学活动力,可见教师采用兴趣教学法的整合方式,能够提升其参与度,以此促使教育工作水平的增强。

(三)能够促使教育效果的提升

为更好地开展初中体育的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合理化的原则,编制出相应的计划内容,将各种兴趣教学方式整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以较高的学习兴趣学习相关运动技能与方式,在合理完成各种任务的情况下,形成对理论知识方面的正确理解,在熟练学习各种内容的情况下提升学习水平,保证可以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的领域中,兴趣教学法还是多种专业学科的集合,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掌握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深厚的本专业水平,最后教师还要有敬业精神。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整合使用建议

(一)建设专门的小组

根据具体的教育工作目标以及任务内容,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特点与爱好特点等,建设专业化的小组,自由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建设专门的学习小组,将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体育《球类》课程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篮球”“足球”等爱好特点,将其划分成为几个学习小组,在合理地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情况下,能够相互交流,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能在团队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其合作以及竞争等观念意识,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体系。

与此同时,还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用竞赛形式、合作组织形式的方法等完成教育工作,在学生产生相关兴趣的情况下,增强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体育水平较高、体育学习水平一般、体育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设计难度稍高的“团队足球比赛”活动,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设计难度一般的“足球比赛技能学习”活动,对于学困生则设计难度较低的“足球基础训练活动”,以此更好地培养其学习兴趣。

(二)对教育形式进行丰富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针对相关的体育形式进行丰富与创新,通过合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初中体育教育中讲解人教版《体操》课程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体操游戏方式、竞赛互动方式等丰富具体的教育内容,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预防以往教育方式的问题,不再定点地开展体操运动,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地学习各种知识,像是在“体操比赛”的相关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出具体的“体操比赛”的规则内容与基本要求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比赛规则的情况下参与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以“红队小组的体操运动真精彩”“蓝队小组的体操运动很专业”的各种词语给予学生一定鼓励,以此提升其参与比赛活动的兴趣。

(三)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在实际教育的工作中应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统一标准创建相应的教育体系,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此阶段应合理使用情境类型、小组合作类型、竞赛类型、游戏类型与分层类型的教育方式,以此创建多元化的工作模式,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体育“跳高”课程的工作中,可以为学生营造出“山羊跳高”的相关情境,要求一名学生扮演“障碍物”,其他学生扮演“山羊”参与到相关的跳高活动中,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明确学生的手部位置、腿部抬高位置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在情境游戏中更好地掌握“跳高”方面的技巧与知识,以此提升其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四)按照课程内容针对性的教学

初中体育教育工作中,可以按照具体的课程内容,针对性地完成相关教育任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以此增强整体教育工作质量。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体育“武术”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遵循科学化的原则,针对各种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调查,了解武术中的“健身拳”,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专业的武术馆中参观教练的健身拳动作情况,在学生全面了解到健身动作技巧的情况下,合理掌握各种知识内容,并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并总结丰富的经验,认真地学习“健身拳”的各种技巧与内容。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体育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等,将各种兴趣类型的教学方式整合在一起,通过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水平,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以此促使教学工作的正确落实与良好实施,营造出较为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达到创新性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教学法体育工作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不工作,爽飞了?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选工作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