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孩子生命的引路人
——高三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心路引领

2019-01-19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小波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心路引路人学子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小波

现代教育目的认为人作为个体应该“终身教育”,高三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对高三学子的心路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成就自我,实现梦想。教师就是稻田的守望者,成就学生的同时定能有所收获,这样的教师是孩子永远铭记的青春岁月引路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还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2018 年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的作用犹如英国小说家克莱.麦克福尔小说《摆渡人》中的一句经典语录——“因为你的需要,所以我在这里。”是的,正因为一届届莘莘学子的需要,所以我们一直在这里,坚守着人民教师的唯一信念——做孩子们青春岁月中那个幸福的引路人。

我曾长期坚守在高中教学的第一线,近年来在教科研部门负责高考研究和指导工作。如果说高三像一次旅行,那高三教师就是他们这一段人生之旅的陪伴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经常能触摸到高三学子在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洗礼的过程中那种茫然失措、停滞不前、动力不足的情绪波动,也深深感受到他们渴望获得帮助和科学引领的困惑,以及独自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勇气和喜悦。本文就高三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如何阶段性、有重点地做好孩子的心路引领略作探讨。

一、对高三学子做好心路引领的前提:人生引领、敬畏成长

我曾在和高三学生的座谈会中,尝试这样一个话题:高三,我该用怎样的姿态成长?学生的答案很多:快乐、悲观、张扬、积极、叛逆、隐忍、坚持、放弃、困苦飘摇、奋勇拼搏……作为教师,要传递给学生的观点是,你可能会是那个在狂风暴雨中迎接挑战的弄潮儿,也可能会是在失败中学会坚强和隐忍的落寞者。

但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高三,本就是一个有关成长的奋斗过程。走在高三这条有点颠簸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怀揣树的种子,坚毅地走下去。不管风雨浸湿眼眸或是寒风刮破皮肤,都应昂着头坚毅地迎接属于高处的荆棘。于是,我们慢慢有了树的躯干,挺拔而矫健。或许,高三的旅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长成家长心目中所期待那棵参天大树,但这粒关于成长关于梦想的种子,将是我们在这段艰辛且刻骨铭心的历程中最珍贵的人生礼物。

二、高三学子做好心路引领的关键:导航引领、陪伴同行

高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身体、学习、思想等方方面面的挑战,过程是煎熬的,拼智力拼意志还要拼体能。有一个形象的说法,“高三的你不要幻想一飞冲天,这是不属于高三学生的奢侈幻境”。

高三学生遇到的最多的问题莫过于“学业焦虑”,主要体现为升学、考试、学习等方面。在这个特殊时期,教师应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伸出温暖的双手走进学生的生活,深入内心去了解每一名学生,个性化地分析具体情况,扫清成长路上的障碍。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高三关键期。陪伴同行的同时,要及时导航,教会学生如何劈风斩浪勇往前行,如何智慧地穿过漩涡和险滩,增强学生“渡河”的能力。这是与学生陪伴同行的过程,也是引领导航的过程。

三、对高三学子做好心路引领的切入点:思想引领,学会感恩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提出了具体要求。伟大的教育家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高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教育者的智慧伴领就显得极为重要,父母的言行引导、教师的教育指导是培养孩子坚强、奉献、感恩的有效途径。

教育学生要有感恩的心,首先要感恩自己。高三苦、高三累,高三的学子们披星戴月为梦想付出,很多同学甚至对于自己有一个充足的睡眠都会有自责感,因此,学生首先要感恩自己,感恩自己的辛苦与付出。

其次,感恩父母。父母在背后默默地付出,静静地凝望,不求回报。如果没有父母的强大后援,就没有安心学习的心境和环境,就没有追梦的前提。有的同学会错误地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要更正这种错误认知,以感恩的心面对父母的无私付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感恩教师。教师风雨无阻地陪伴学习,教授知识,既要传道受业解惑,又要心路引领,同父母一样,无私付出。懂得感恩的同学,在这条人生路上会走得更顺畅。

感恩也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就是培养孩子成“人”的最基本教育。懂得感恩,学生才有良好的心态,懂得感恩,学生才有美好的心灵,懂得感恩,学生才会坚强,懂得感恩,学生才能学会做人。

四、对高三学子做好心路引领的重点:必备品格,能力养成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提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要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三这一年,让我们学会管理自己,学会坚强,磨练意志,培养足够的韧劲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高三这个逐步成熟的和关键时期,更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心路引领工作,培养必备品格和能力养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

(一)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高三复习内容多,容量大,自主时间少,基本上是在学校教师的带动下进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紧跟教师的节奏,完成教师的学习任务,所以学会学习既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途径,也是取得好成绩的主要保障。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在高三关键期,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集中精力、坚定执着、勤于思考、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因材施教。

(二)引领学生学会解决困难

紧张有序的高三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学习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主要表现在目标不能顺利实现、自尊心受到打击。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人生就像一条河流,有社会、家庭和个人,在某些时刻会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要调整心态,乐观面对,人生路就会越走越宽。

曾国藩有句名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要懂得生命的可贵和心灵的释然,要放眼未来,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有了坚定的信念,高三学生在面临生活、学习和情感上的问题和困难时,也就会更有信心去克服,只要有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砥砺前行。

(三)引领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

高三学生也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困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异性之间、与父母之间也会出现不理解的情况,及时梳理解惑非常重要,需要学会沟通、交流和表达,学会换位思考,这样一来,人际关系和谐了,学习效率就提高了。

另外,男女同学之间也有可能出现交往异常的现象,这也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巧妙处理,正确引导,争取让这段真挚友谊不变质,给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五、结语

总之,人应该作为教育的目的,现代教育认为人作为个体应该“终身教育”。虽然高三学子的主要任务是迎接高考,但是高三教育者依然应该本着以人本身为教育目的原则,有短期和长期教育目标。少年人如朝阳,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做好对高三学子的心路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学生的自身需求出发,营造励志环境,让每一位高三学生轻装上阵,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精神动力,帮助学生成就自我,实现梦想。实际上,教师就是稻田的守望者,成就学生的同时定能有所收获,因为这样的教师定是孩子永远铭记的青春岁月引路人。

猜你喜欢

心路引路人学子
心里装着引路人
李勃:扶贫路上的引路人
服中成药,有时需要“引路人”
杏林组曲·学子赋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心路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读写算》,我的写作引路人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