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9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铁路小学高迎秋文晓越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创设教学法情境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铁路小学 高迎秋 文晓越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升,其主要原因是单纯的语文学习是枯燥的,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将学生放置在一定情境中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接下来我就对情境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围绕情境的创设类型以及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在此和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共勉。

一、创设情境的类型

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可创设的情境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四方面展开介绍。

(一)故事情境

小学生对故事总是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点为他们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积极地去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但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的是,他们创设的故事情境必须是建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的,这样才能发挥故事情境的作用,将性格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吸引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进行《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中,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让他们轮流去讲述自己曾经搜集到的民间神话故事,这时学生们就会议论纷纷,他们也因此对神话故事充满着探究的欲望。接下来我就问学生:“那么你们有没有听过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呢?”由此展开该篇文章的教学。

当我讲到盘古身体发生变化的这一段内容时,就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盘古身上的其他地方又变成了哪些东西,进而将之用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时我就会首先给学生举个例子,如盘古的衣服,变成了大地上孕育万物的泥土,然后让学生根据此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一来,学生整节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文章的学习活动中,教学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

(二)问题情境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他们所接收的知识并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因而无法灵活地被他们所运用。因而在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因为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学生对思考之后所得到的知识总是印象深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轻松地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时教师就需要选择从易到难的问题顺序,进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回答的机会。

例如,在进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中,我需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因而在学生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为学生设计了如下问题:1.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都是哪些内容?2.每个自然段都描写了哪些具体景物?3.这些具体景物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我就会选择语文基础较差的一些学生进行回答,第三个问题则会让语文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进行回答。学生不仅能够在问题的思考中对文章有深刻的了解,还能在问题的回答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建立起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这对教学是十分有利的。

(三)生活情境

小学语文是一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学科,它的实用价值决定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用语文的眼光和头脑去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而将所学的语文知识淋漓尽致地应用。创设生活情境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因为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师所选择的生活素材是广袤的,他们也因此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例如:在进行《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查阅资料、和别人联系、观看视频等,生动形象的画面会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回忆起自己对电脑的用途。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谈一谈他们使用电脑时的具体感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电脑上。然后我就对学生说:“那你们想知道作者都用电脑干了些什么?他当时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吗?”由此将学生引入文章的学习中。

(四)竞争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竞争情境也是他们经常创设的一种情境。因为小学生有着强烈的争强好胜心理,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这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对枯燥的语文知识产生学习的欲望。当教师为学生创设竞争情境时,就相当于为他们提供了充分表现的机会,进而可以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起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例如:我会将学生按照基础情况、学习水平以及他们的性格特征将之分成小组,并让每一个小组保持着竞争的关系。当他们自主进行探究、当他们背诵某些优美段落和篇章的、当他们复习巩固某些知识,我都会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竞争情境,并根据学生具体的表现赞扬和肯定他们。如有的学生虽然理解能力并不是太强,但他有着十分好的记忆力,我每次要求学生背诵的时候,该名学生总是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背诵任务。这时我就会对该名学生的记忆力进行肯定,进而让其更具有背诵的动力。可以说,我所创设的竞争情境能够让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之间相互督促,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自己的课堂导入和课文讲解环节,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接下来我对此展开详细阐述。

(一)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初始环节,只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教学中,进而快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课堂的导入,使学生在各种感官的强烈刺激中激发起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进行《卖木雕的少年》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中,我就结合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特征,将木雕作为了课堂导入的切入点。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琳琅满目的木雕作品,此时学生就会对木雕充满着兴趣。接下来我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让他们去猜测卖木雕的少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在学生猜测的过程中,我给了学生以下提示词:游客、少年、行李、飞机。这时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接下来我就对学生说:“你们想知道自己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吗?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进而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积极地投入该篇文章的学习。

(二)进行课文讲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为创作是一项需要用心和情感的活动,因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有着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对于阅历并不丰富的小学生来说是无法体会的,这时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学生就可以在该过程中获得很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对作者所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有着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生命 生命》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并没有杏林子那样病魔缠身的生活经历,思维简单的他们并无法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到杏林子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时我就让学生尝试了残疾人的生活情境,如我会在讲台上放一些东西,让学生闭着眼睛从座位走上讲台,去找到我需要的东西;我会让学生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不发出声音地对学生说话,并让他们猜测我说话的内容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亲身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到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进而建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课堂教学效率就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变成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不仅如此,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还可以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促进他们对知识有着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样一来,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就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但教师要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极致发挥。

猜你喜欢

创设教学法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