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试将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导入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

2019-01-18汤大为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间趣味性民间

汤大为

(浙江省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浙江湖州 313000)

进入21世纪,我国进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替代了长期使用的《体育教学大纲》,而在学校体育当中开展大课间活动,就是对《标准》的更直接贯彻和体现,更高效率,更集中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从而极大地体现了全民运动的理念,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体质,可以说是在直观上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但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随之而来了,课间活动内容流于形式、缺少创新;课间活动方式缺少合格的管理,对课间活动的发展不利。尽管这些模式在这些学校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模式对其它具体学校而言未必是可行的,因为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在笔者看来,将传统游戏、民间游戏引入大课间活动未尝不是一种合理的尝试。本文就此设想的可操作性作一个简要分析。

1. 大课间现状简要分析

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为了全面落实中央[2007]7 号文件,正常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在原课间操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活动;是学校开展的学生群体性、大型性、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一经开展,就体现出了具有经常性、群体性、固定性等优点,在增强中小学生体质、消除学生学习疲劳、加强组织纪律与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中小学人数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变化,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不如人意,暴露出许多问题,如:

1.1 无论开展一方还是实践一方在思想上都存在着不重视

1.2 30分钟以内内容固定,形式单一

1.3 学校组织与管理形式单调,枯燥

1.4 学校体育场地局限性大,条件不尽如人意

这是非常迫切和明显的问题,亟待解决

2. 为什么可以将传统游戏,民间游戏导入到大课间活动中去

传统和民间游戏,承载了岁月的考验,是各族人民在历代生产和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健身的内容简单而易行,是用来强身娱心的重要手段。民间体育项目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受到学生的喜爱,一直在各个年代和各种形式的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当中流传着。但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有着明显的缩减趋势,如今的学生对民间游戏知道的很少了,更多地选择了室内和电脑游戏,如一些传统的少年儿童游戏,有着更多的趣味性,像翻花绳、踢毽子、跳房子、编花篮、剪纸等,都有着更多的趣味性和文化性。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正好可以弥补和解决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种种弱项和不足。而从民间游戏的现状考虑,学校和学生都有必要通过一定手段让民间游戏传承下去。

这里以耐久跑为案例来加以说明:耐久跑是大多数学校在冬季大课间活动所采取的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实践的操作中内容单调、枯燥、体能要求高,大部分学生存在“谈虎色变”的感觉,这无疑给大课间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和操作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有一份轻松的心态进行耐久跑?教学难题二耐久跑的民族体育游戏有很多种二在学生了解耐久跑锻炼价值及其运动技能的几个关键环节后,仅以其中一两种为例二一是:采用游戏“滚铁环”,绕跑道相互追踪跑,和“大渔网捕鱼”,一个班可在一个篮球场里组织开展。或是组织学生玩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游戏“打野鹿”。打鹿游戏不受场地器材、人数多等限制,在反应、柔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身体得到全方位锻炼,精神上是一种愉悦的表现,是人身体素质发展较为全面的一项地方民族游戏,这项活动,朴实粗犷、任何体质和基础的学生都能参与为此,在教学中让学生的练习手中有物,分散学生的中长距离跑畏难情绪和中长跑过程中的注意力,忘记奔跑的时间和路程,让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以练习,达成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学中融人游戏,使学生体验了运动的乐趣,忘记了项目的枯燥、单调以及身体的疲劳,少等条件的限制。运动过程中的跑、跳、躲、拍、闪、推等形式多样,可以全面提高速度、力量、灵敏的各项身体素质。

在传统和民间体育游戏中,学生既增强了体质,又促进了身心的和谐发展,还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养成了遵守纪律、规范动作的良好习惯。如“踩高跷”、“翻剪刀”、“搬运大石”、“拔河”、“跳竹竿”、“跳格子”、“跳山羊”、“顶牛角尖”等,在传统和民间体育游戏中都能起到以上作用。综上所述,导入传统和民间体育游戏是非常有利于现行的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的。

3. 如何将传统和民间游戏引入大课间当中

3.1 全面搜集民间体育游戏

我国幅员辽阔,传统和民间游戏必定会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搜集适合学生活动的民间游戏是引入的关键,可以由学校成立一个专门的整理搜集小组,通过网络搜集、文献查找等方式对民间游戏的活动方式、内容进行整理。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通过分类来进行系统化地整理,便于进一步地筛选。

3.2 筛选

筛选的步骤就是要根据游戏的具体内容,选择适合于学生大课间活动的游戏类型。就个人意见,选择游戏活动必先是健康向上的,有着赌博、争斗、暴力因素的游戏就应该一律摒弃。根据适合校园环境和场地、器材条件来选择游戏,不能在校园内开展,或者场地器材不允许的就要适当地放弃了。还应该选择出相当数目的室内游戏。学校可以将大课间活动的学生进行室内、室外活动分离,一部分学生留着室内活动;一部分学生在室外活动,隔天再交换。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活动空间的广阔,同时有可以保有智力游戏,这些游戏内容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审美能力,属于智力游戏的范畴。

3.3 把游戏进行校本教材化

民间体育游戏更多作为一种历史和民间文化,如果要进入大课间活动中必须经过一定的教材化处理和转换,才能作为学校体育内容。而且民间游戏活动多数已经远离校园,可能要就游戏内容和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才有可能教导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顺利地安全地开展。

4. 深度思考

民间体育项目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受到学生的喜爱,如果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支持,进入学校大课间活动当中,则能够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多重目的。经研究、整理和改编后完全可以在学校体育中运用,成为其重要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课间趣味性民间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高人隐藏在民间
快乐课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