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湛江市帆船运动大众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9-01-18陈泽勇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帆板湛江市湛江

陈泽勇

(广东海洋大学 体育与休闲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早在1950年代初,中国已经开始涉足包括帆船运动在内的航海运动。在1984年澳大利亚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帆板锦标赛上,湛江籍运动员张小冬一举夺得世界冠军,成为我国第一个帆板世界冠军,在1992年她又勇夺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帆板A390级项目的亚军,这是湛江籍运动员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块奥运会奖牌,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亚洲在奥运会水上运动项目奖牌上“零的突破”,这都得益于湛江市优质的海洋资源及扎实的水上运动群众基础,使湛江市成为我国较早开展航海运动的地区之一并取得另人瞩目的运动成绩。

然而,湛江市虽然具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和群众基础,遗憾的是帆船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却一直没能很好地发展起来。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帆船运动的大众化才刚刚起步,由于国情的不同,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际经验不足。本文以湛江市帆船运动为研究对象,试图对阻碍该项运动大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 湛江市帆船运动现状

1.1 环境资源现状。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其三面环海,是一个半岛型的城市,拥有1556公里的绵长海岸线,海域面积广阔,沿海岛屿有30多个,海岛沙质细软、海水清澈、光照充足,风力稳定,有利于开展帆船运动。其中东海岛还是我国的第五大岛,另外还有南三岛、硇洲岛、特呈岛、东头山岛、新寮岛等较大的岛屿。

另外,湛江市是一个富有南亚热带风光的海滨城市,常年无冬,气温年变幅度不大。因为地理和气候等海洋资源优势,使得湛江成为开展帆船运动天然的、优质场地,这些条件决定了它在一年四季开展帆船运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2 政策现状。在国家发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规划中湛江市被列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湛江在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湛江市市政府在《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 规划》也指出,要积极发展海岛观光、海上垂钓、海上运动、海底潜游和休闲渔业等新兴旅游项目,建设游艇俱乐部,发展以游艇和帆船为主体的海上运动休闲旅游。

从以上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和湛江市政府对水上运动项目的发展都纷纷出台了利好政策,帆船运动是水上运动项目中的支持重点。因此,当前对于发展湛江市帆船运动,推广普及该项运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1.3 经济现状。按照国际惯例,当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当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游艇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根据2013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湛江市人均GDP就为4659美元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7年已经达到5761美元。

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湛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可以支撑帆船运动的开展,并将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量的帆船(游艇)运动需求的产生。

1.4 场地现状。在开展帆船运动的场地设施方面,目前湛江市有两个游艇码头,一个是广州湾东面的南海明珠游艇码头,这里有一个南海明珠游艇俱乐部;另一个广州湾西面的保利天悦湾游艇码头,这里有一个湛江海逸帆船帆板俱乐部。两个码头一东一西分别建在广州湾上。

值得一提的是保利天悦湾游艇码头。在设计之初,它就定位为湛江水上运动中心。该水上运动中心以海上运动为主体,集比赛、训练、旅游、教育为一体,是湛江市乃至粤西地区重要的海上运动基地[2]。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能很好地保障湛江市水上运动的开展。与此同时,需要认识到湛江拥有1556公里的海岸线和800万人口,现有场地过于集中,规模较小,仍然较大的发展空间。

1.5 活动现状。近年来,在湛江市金沙湾已经举办过省级的帆船赛事和国家级的帆船赛事,分别是2014年广东省青少年帆船(帆板)锦标赛、2015年第十四届广东省运动会帆船帆板赛和2018年全国OP帆船锦标赛。

但是,就目前来看,湛江市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赛事外,平时就只是湛江市体校的青少年运动队在金沙湾训练帆板和OP帆船,此外周末广东海洋大学借用湛江(海逸)帆船帆板俱乐部的器材开展教学训练和校帆船协会组织活动。此外,很难见到其他帆船在海面航行,更没有见到广大市民参与到帆船运动中来,这与湛江市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海洋资源并不相称,湛江帆船运动开展的现状离帆船运动大众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1.6 人才现状。早在二十纪五十年代末,湛江市就有一批水上运动员在霞山长桥码头边成立了航海俱乐部[3]。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水上运动一直是湛江人的传统运动项目,在众多的水上运动项目上涌现出一批批的水上运动好手。除了游泳、蹼泳、花泳、水球的陈国强、陈德胜等项目之外,帆板帆船更是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个获得世界帆板冠军的张小冬,此后陆续培养出李明东、方良龙、叶立国、吴世复等,这些运动员都代表了湛江市的水上运动发展水平。

遗憾的是,虽然湛江市拥有强大的水上运动群众基础,还培养出了一批批专业水平的运动员,但是这些专业运动员,尤其是帆船运动员由于地区经济和就业机会的原因,大部分都没能回到家乡服务,因此,湛江市虽然培养出了大批的帆船运动人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专业人才并没有为家乡服务。因此,大众化的帆船运动也未能像别的沿海兄弟城市一样快速开展起来。

2. 湛江市帆船运动开展的制约因素

由湛江市的帆船运动现状可以看出,湛江市软硬件资源基本上都具备,而且海洋环境资源优势明显,但是帆船运动的普及推广却没能开展起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主要有以下原因:

2.1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管理是一切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帆船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帆船运动参与者的责任,同时也是政府的责任,政府部门的有序管理对于帆船运动发展而言是不可缺乏的。同时,政府对帆船运动的财政投入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目前来说,湛江市政府虽然有在相关文件中提到开展帆船运动,也有规划在开展帆船运动的地点,但是这一切都仅仅是体现在文字上而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在这方面投入到经费和后继政策的支持。帆船运动有别于一般的体育项目,如果政府不在开展的过程中发挥引导民众科学参与和从经费上大力支持,一般民众是没有办法对这一项目基本了解并参与其中。

2.2 专业人才缺口大。虽然湛江市培养出了一大批帆船运动专业运动员,但是由于湛江市的帆船运动一直没有市场化,导致这些运动员退役之后都没回来家乡,他们都选择了在国内帆船运动开展得比较好的、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从事与帆船运动相关的工作,例如成立赛事公司、在游艇(帆船)俱乐部担任技术指导等,而没有回到家乡为湛江的帆船运动作贡献。

2.3 海洋自然灾害多。湛江市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沿海城市,海洋灾害频繁,热带气旋、强冷空气活动等导致的大风、暴雨、强对流、雷电、风暴潮、大雾等灾害时常发生,尤其是每年的7月至10月份,热带风暴的破坏力最大。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给海上运输、巡航、抢险救灾等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也直接威胁到帆船运动和海洋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

2.4 场地器材不足。湛江市现在还没有龙骨型的大帆船,这种帆船比较适合帆船还没入门的成年人参与。这种帆船与稳向板帆船相比,难度相对低一些。教学内容从零基础入手,非常适合航海体验。稳向板型帆船适合训练与教学多一些。大型龙骨型帆船比稳向板型帆船更适合作为海洋旅游载体。目前,国内大众普遍参与的帆船是大帆船(主要是龙骨型的大帆船),但是这种帆船的停泊要用到码头泊位。为了帆船运动的大众化发展,游艇的公众码头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湛江市还没有公众泊位,这是制约未来湛江市大帆船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5 宣传不到位。宣传不到位,市民对帆船运动还不了解,典型的情况是,还分不清楚帆船和皮划艇,也不清楚帆板和帆船的区别和联系。一般市民认为帆板就是帆船,且项目辛苦,身体素质要求高,技术专业,不适合广大民众参与。另外也不清楚帆船运动的特点,适合什么人来参与,如何安全参与帆船运动等,因此民众对参与帆船运动存在畏难情绪,导致湛江市帆船运动一直没能向大众推广,影响了湛江市帆船运动开展的社会环境。

3. 推动湛江帆船运动发展的建议

湛江帆船运动要走出目前的发展怪圈,将帆船运动作为一项大众普及运动推广出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积极的政府支持。政府有义务和责任推广帆船运动,我国体育项目的成功开展离不开政府以及相关领导在政策、管理、经费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重视[4]。要使帆船运动在湛江市大众化开展起来,首先湛江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帆船运动当作一项重要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来抓,并且要正确认识到帆船运动的开展对湛江市体育旅游、海洋旅游乃至海洋经济具有巨大的意义,吸收厦门市在帆船旅游上的成功经验。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6年度的调查,厦门市帆船体验旅游年度体验人数超两百万人次,相关经济收入超过两亿元[5]。由此可见,帆船运动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潜力巨大。因此湛江市政府除了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外,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加大帆船项目经费的投入,建设游艇公众码头,保证帆船运动场地和器材的完善和使用,使帆船运动能够在湛江市真正推广开来。

3.2 优越的人才政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是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6]。湛江市帆船运动优秀人才流失严,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湛江市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和支持作用,出台有利政策,为帆船运动专业人才建立长效机制,引导相关人才转型,拓宽他们退役后的就业渠道,认真解决和完善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要投入经费,加强帆船运动人才的文化教育工作,引导他们规划职业生涯,提升他们的教育服务意识,让他们退役后更好地为湛江市帆船运动的开展而服务,另外,要加大对优秀运动员的奖励,经常聘请他们开设讲座,传授经验和提高科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以此来发挥专业人才在帆船运动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更好地带动湛江市帆船运动向前发展。

3.3 完善的配套服务。一直以来,游艇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7]。帆船作为游艇种类之一,随湛江市帆船运动的发展,也必将会为湛江市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帮助,帆船运动的大众化推广,必将会带来帆船运动产业链的发展,这个产业链包括了帆船制造业、零配件制造业、码头建设及管理、俱乐部经营与管理、帆船运动技术技能的培训及相关适任证书的考核、帆船的维修保养、器材及人身保险、酒店餐饮、海洋旅游等相关行业在内。因此,湛江市帆船运动要大众化,先是要把这些配套的服务完善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系统,以保障帆船运动大众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能推动湛江市经济的发展,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帆船运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里去。

3.4 有效的灾害预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快捷和先进的台风灾害预报警报系统,提高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能力,提高台风预报业务人才的培养和提高预报的准确性。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何种预警信号禁止出航。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对帆船运动的从业人员进行科学应对海洋自然灾害的知识宣传,尤其是学习和掌握正确应对台风灾害的知识,了解操控帆船器材的抗风能力,减少台风对帆船场地器材的损耗,降低台风对帆船运动的影响。

3.5 积极的媒介推广。发挥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介宣传作用,同时还要发挥网络和自媒体的作用,多方面多渠道对帆船运动进行宣传和推广。举办更多帆船体育赛事,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帆船赛事,打造湛江帆船赛事品牌,还可以和周边的省市一起,打造北部湾帆船赛事,从而大大丰富湛江市帆船运动文化的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帆船运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推动湛江市帆船运动的大众化开展。

4. 结语

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发展海洋体育产业的和海洋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航海运动之一的帆船运动既能服务于海洋体育产业又能服务于海洋旅游产业,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推手。湛江市在帆船运动大众化方面具有优质的海洋资源优势,群众又有雄厚而扎实的水上运动基础作后盾。只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快帆船运动所需要场地、器材建设和解决好后备人才的培养,就能使湛江市帆船运动慢慢地形成产业化,相信湛江市帆船运动大众化可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帆板湛江市湛江
漫步湛江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创作巡展活动启动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
一种帆板驱动机构用永磁同步电机微步控制方法
《湛江日报》:以做强做好军事报道提升影响力
一种组合体航天器帆板的光照遮挡计算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