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实效性的探讨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视角

2019-01-18

天中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三下乡爱国主义育人

张 晓 博

(信阳师范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一、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994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该纲要指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1981年北大学子在燕园一起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今天我们仍然要叫响这个口号,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3]由此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将其培养成一般的爱国者,而且还有政治上和道德上的更高要求。鼓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育人的主要任务之一。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4]。“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育意义显著,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大学生深入农村,利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科技、卫生知识为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能使大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感召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从而更加自觉地提高服务意识,并在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上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空前加强,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文明成果“共享”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观、安全观、文化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新思潮,从而使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巨大挑战。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缺乏热爱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怀。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在为农民服务的同时,了解1949年前后中国农民翻身得解放的史实,了解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奋斗历史以及做出的巨大贡献,明确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提高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意志。

二、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教育部于2018年5月决定委托部分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5],并提出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6]。在该要求和管理办法中,实践育人是普通高等学校院(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的一项一级指标,而“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在实践育人的三个二级指标中列第一位。对照该要求和管理办法,目前不少高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都存在着不足。第一,与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结合不够紧密。目前,各级部门对“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高度重视,学生可申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主题涵盖面较广,但在实际的申报工作中,大多数团队都是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由学生自主申报,申报的主题及目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与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不够紧密。第二,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不够丰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团队的实践活动仍然停留在走访、问卷调查、义务劳动等形式上,活动内容与学生的预期不符,导致一些学生主动性不强,思想上存在懈怠情绪。由于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个别队员态度松懈,没有把自己当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甚至把“三下乡”当作旅游观光[7]。第三,部分实践活动趋于形式化、任务化。目前多数高校已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纳入教学院系和校团委年度考核的指标体系,此举是为了督促相关部门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学院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有懈怠情绪,为了敷衍一年一度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在申报时一味追求数量,不注意把控质量[8],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第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能充分满足需求。虽说近年来国家对“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高度重视,省级以上平台每年都面向全国高校开设有社会实践专项计划,但这些专项计划每年面向全国招募的团队数量有限。例如,2018年暑期由团中央学校部、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延安市团委承办,面向全国高校招募100 支大学生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笔者带领的团队有幸获批,在近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很多高校未能成功申报。另外,在校级平台上,由于地域、时间、人员等客观因素限制,可供实践的地点不多,且一些高校的校地联系工作不够深入,没能充分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资源。第五,经费支持力度不足。“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但多数高校没有为此提供足够的专项经费,导致部分优质项目不能完全按计划执行,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第六,后期成果转化度不高。部分团队不重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很多情况下仅一个简短的调研报告就可以结项,没有及时、全面地向其他学生介绍实践感受,在思想引领上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

三、提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三下乡”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渠道与平台,如何在已有基础上深挖教育资源、找准实践结合点、创新活动形式与活动内涵、完善实践机制与实践平台,是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

(一)加强前期论证指导,严格把控实践项目质量

高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做好实践团队交流、优秀成果展示、先进事迹表彰、实践地知识普及、指导教师遴选与培训等工作。在申报“三下乡”活动项目之前,应当组织指导教师与学生集中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吃透弄懂政策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申报工作。在审批“三下乡”活动项目时,要严把质量关,做到宁缺毋滥。

(二)深入挖掘实践地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入结合

红色教育基地的历史纪念馆能为学生缅怀为国牺牲的先烈提供丰富的素材,彰显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大量关于耕读传家的历史典故、孝感动天的人物事迹,无不彰显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精神内涵。因此,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主管部门应积极挖掘有教育意义、有文化内涵的社会实践基地,尤其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高校要坚持实践育人与理论育人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融入“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育人平台。

(三)探寻实践育人新途径

新时代有新要求,我们要突破原有社会实践的狭窄范围,创新实践形式,积极构建体系完备、引领潮流的社会实践内容体系和模式。第一,要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相结合,把握二级学院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增强成就感。第二,要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国家最新政策相结合,让学生在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中接受教育。第三,相关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积极指导学生自主申报项目,有效开展活动。第四,指导教师可鼓励学生在“三下乡”活动中充分利用抖音短视频、VR 虚拟教学、互联网直播等技术手段提高社会实践效果,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创建多渠道育人平台

各级部门应当在经费上加大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建设更多高层次、高水平的社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方便。高校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应提高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结合学校计划列支学院专项经费,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学校学团等部门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的联系,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顺利开展活动提供帮助。为了充分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高校可以单独计算其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将指导社会实践的成果作为其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考核指标。

(五)加强后期结项管理,加快社会实践成果转化,创新育人工作新方法

学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项目后期管理,并利用微信、微博、官方直播间、官方抖音号等媒介,加强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宣传,将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德道情操教育的重要素材,让更多学生感受到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魅力。

猜你喜欢

三下乡爱国主义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