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研究

2019-01-18杨贵环乔子路

天中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州府惠山康熙

杨贵环,乔子路

(江苏大学 文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常州地处江苏南部,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常州,晋陵。”“禹贡扬州之地。春秋时属吴,延陵季子之采邑。汉改曰毗陵,晋东海王越谪于毗陵。元帝以避讳,改为晋陵郡,宋、齐因之。隋开皇九年平陈,废郡,于常熟县置常州,因县为名。后割常熟县入苏州,移常州理于晋陵县。”[1]常州之名始于此。因气候、地理位置优越,常州这片土地孕育了不少文人雅士,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地方志是编纂者按照一定的体例和格式,对一定时期内某行政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记载的书籍文献,其中蕴含的翔实史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的社会面貌。因此,对康熙《常州府志》进行研究,有利于挖掘常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常州的精神文化内涵。古诗作为古人记录生活、表情达意的载体,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从学界研究现状来看,关于康熙《常州府志》的研究,主要有张怡《试论康熙〈常州府志〉的编纂及价值》。该论文着重分析了方志中的“人物”“艺文”等,对整部方志的编纂与价值进行了总结性评价[2]。而涉及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作者的相关研究,如陈雪飞《杨万里与常州——以〈荆溪集〉为研究中心》,以杨万里《荆溪集》为史料,探寻杨万里在常州的政治身份、创作诗歌的地点及心路历程等[3];魏际兰《苏轼诗词中的常州形象》,梳理了苏轼诗词中的常州意象及对常州的特殊情怀,虽涉及苏轼的交游情况,但仅列举了几人[4]。可见,关于康熙《常州府志》、常州诗文的研究虽有不少,但关于康熙《常州府志》所录诗文的研究还尚未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本文拟对康熙《常州府志》卷三十二(艺文二)所辑录的63 位诗人的106首七言绝句进行研究,分别从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的概况、作者及其中的山水名胜与人文情韵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概况

(一)康熙《常州府志》选诗依据

康熙《常州府志》[5]由清人于琨修订,陈玉璂编纂而成,卷三十二(艺文二)辑录了63位诗人的106 首七言绝句。其中辑录唐代七言绝句20 首,诗人13 位;宋代七言绝句29 首,诗人12 位;元代七言绝句仅有7 首,诗人6位;明代七言绝句多达50 首,诗人32 位。《常州府志》辑录的诗作具体有:唐代贾至的《送李侍郎赴常州》,李绅的《却望芙蓉》,白居易的《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顾况的《赠上人》,许浑的《紫藤》,杜牧的《茶山下题草市》《芙蓉湖》,薛逢的《定山寺》,李九龄的《荆溪夜泊》,皮日休的《题惠山寺》《惠山泉二首》《泰伯庙》,陆龟蒙的《和》,陆希声的《苦竹径》《含桃圃》《茗坡》《桃蹊》,朱庆馀的《舜井》,皇甫曾的《酬窦拾遗秋日见呈(时公自江阴令除谏官)》;宋代陈襄的《过罨画溪》,苏轼的《题双楠轩》《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赠常州报恩长老》,朱熹的《舟泊山溪》,孙觌的《再至龜潭》《题横山堂二首》,王禹偁的《题陆羽茶泉》,岳飞的《过张溪赠张完》,赵葵的《惠山寺》,范成大的《避暑宫》《销夏湾》,真桂芳的《避暑宫》,汪遵的《五湖诗》,杨万里的《丁酉四月一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风,宿稠陂江口》《春煖郡圃散策三首》《静坐池亭二首》《多稼亭望三山,亭中峰独秀而低》《卧治斋》《多稼亭》《净远亭》《泊舟无锡雨止遂游惠山》,石祖文的《季子庙》;元代顾瑛的《送惠山泉》,周砥的《经杜樊川水榭故基》,倪瓒的《题青山庵》《舟过梁溪》,高明的《题惠麓小隐》,陈与义的《浮远堂》,王逢的《马沙独游》;明代徐贲的《无锡道中》,钱师义的《九龙峰》,朱昇的《听松庵》,秦旭的《松风阁睡起书事二首》,葛恒的《遂初书院》,解缙的《徐本中奉使有功谢职归里》,李东阳的《希夷道院》,沈周的《华孝子祠》,施廉的《山庄二首》,邵宝的《惠山竹枝词六首》,薛应旂的《泛梁清溪》,施渐的《自题武陵草堂二首》,文徵明的《游惠山》,徐有贞的《张俊墓》,边贡的《湖上杂兴》,徐问的《题夫椒山》,顾鼎臣的《西清小隐》《同赋》,杭淮的《蓼莪庵》,陆范的《滆湖》,沈明臣的《宿太湖口》,吴云的《过太湖吴歌》,沈晖的《游张公洞》,杭伦的《蹇龙妻陈氏嫁瞽》,朱昱的《避暑宫二首》,丁鹤溪的《题碧山吟社》,秦植的《梁溪词》,高攀龙的《和叶恭之过东林废院四首》,尹嘉宾的《澄江竹枝词三首》,董其昌的《赠夏茂卿》,李流芳的《题画送缪太质》,李应昇的《祁庄八景诗存四首》,许鼎成的《过祥符寺偶成》。

康熙《常州府志》关于“艺文”门目的记述,属于详载一类,全录常州府籍的诗人或者与常州府相关的诗作[6]。《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也体现出这样的选诗标准。而细究于琨、陈玉璂选诗的依据,又多是遵从详略得当的原则。陈玉璂在康熙《常州府志》序中明确提出在修纂《常州府志》时是以王、唐的二志为师,“大约王之长在简,唐之长在详”。他采取了“今以二志为师。或简而未该者,则参之以详。或详而似冗者,则仍归于简”[5]2的标准,做到有详有略,对应当详细的地方做了补充,对原本冗杂的地方进行了删减。

(二)康熙《常州府志》与万历《重修常州府志》所录七言异同

于琨在康熙《常州府志》序中提到编纂此志的原因是“自明万历唐太常续修以来,距今八十余年”“郡志阙如”[5]12。到了康熙年间,常州地方志已许久没有修订了,而废兴沿革之事不可不统,于是于琨等人在前志的基础上对方志进行修纂。因此,比较康熙《常州府志》与明万历《重修常州府志》[7]所录七言绝句的异同,能够一定程度上看出清人在编纂时的取向和标准。

1.万历《重修常州府志》与康熙《常州府志》不同之处

首先,收录诗作顺序不同。明万历《重修常州府志》共二十卷,其中卷十六与卷十七为诗。就收录诗作顺序来看,万历版以“词翰一”和“词翰二”划分。词翰一以“游览”为序,即根据游览常州府的景点为序,例如描写横山的古诗为一类,描写太湖的古诗为一类等。而词翰二则是以古诗分类为序,分别是“公馀”“闲适”“酬赠”“凭吊”。万历版中七言绝句混杂其中,查找起来较为不易,而康熙版所录七言绝句以唐至明四个朝代为序,大致根据诗人的生卒年前后收录古诗,使得研究七言绝句会更为清晰直观,其不足之处在于诗歌内容没有统一性和相关性。

其次,收录诗作数量不同。万历《重修常州府志》录七言绝句158 首,在所选取诗歌的数量和篇目上,与康熙《常州府志》出入很大。具体可分为删减篇目和增补篇目。

康熙《常州府志》中删减篇目有115 首,具体篇目如下:

唐代:李绅《重到惠山二首》《却望无锡芙蓉湖》其二至其五、皮日休《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陆龟蒙《又二首》《太湖叟》《送友之湖上》、薛能《伏牛山》、徐铉《题毗陵驿》、湛贲《别慧山书堂》、李郢《邵博士溪亭》、方干《题陶详校书阳羡隐居》、陆希声《梅花坞》《石兕台》《讲易座》《观鱼》《绿云》《清辉堂》《观庙庵》《西阳亭》《弄云亭》《伏龟堂》《桃花谷》《松岭》《鸿磐》《李径》、杜审言《送魏十六还苏州》、窦群《送客》、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三首》《杨给事新楼》、白居易《戏中贾常州醉中二绝》《看常州拓枝赠贾使君》、顾况《赠僧二首》、杨凌《送客归常州》。

宋代:孙觌《题横山堂》《过惠山感旧题二绝》《绝》、赵义夫《题安阳山》、顾协《真上人再住惠山因寄》《宿听松庵》、杨万里《酌惠山泉论瀹茶》《毗陵郡斋冬至晴寒》《题郡齐坐屏》《二月望日劝农既归散策郡圃》《雨足晓立郡圃荷桥》《梅露堂》《入常州界二首》、蒋之奇《题惠山寺》、陈襄《题善卷寺二首》《题张渚道中》、陈尧佐《张公洞》、僧仲舒《游君山洗心堂》、苏轼《太平寺牡丹》《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题感慈寺》其二、薛敷教《题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尤袤《题云海亭》、陈襄《常州郡齐六首》、王安石《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题永庆壁有雱遗墨数行》、刘过《过无锡见李元德祭酒二首》。

元代:赵孟頫《又》、唐桂芳《夜过湖中》、元人《题天宁寺壁》、仇远《题天寿观清隐山房》、马祖常《送焦德元同年二首》、元虞集《送徐元度》、蒋捷《东坡田》。

明代:杭淮《游锡麓饮第二泉》、方豪《游君山》、张琦《二岛小桃源诗二首》、殷云霄《游二岛诗》《三绝句》、孙一元《与殷近夫放舟心对月》、薛敷教《太平寺登塔四首绝句》、吴大礼《宿天逸上人山房》、杨士奇《题菊寄张宗琏同知》、明王绂《送宏上人住保宁寺》、王慎中《唐有怀以九疑之茶分赠二首》、姚文灏《开壩哥示吴农》《吴农开河谣》、许有谷《祝陵》、孙慎行《题王祥庙二首》《锡山孝子祠》《谒东坡祠下作三首》。

通过康熙《常州府志》中的删减篇目可以发现:一是一个诗人的同类作品只选取一首或几首,如明万历《重修常州府志》收录唐代李绅《却望芙蓉湖五首》,而康熙《常州府志》只收录了其中的第一首;万历版收录唐代顾况《赠僧二首》,而康熙版只收录了一首《赠上人》;万历版收录宋代苏轼《题感慈寺》两首,康熙版只收录了其中一首并署为《题常州报恩长老》。二是对诗人不同但诗歌主题相同的作品也进行了删减,如明万历《重修常州府志》“词翰一”中诗名为《题惠山寺》的诗作有两首,作者分别是唐代皮日休和宋代蒋之奇,康熙版只收录了皮日休的七言诗。可见,编纂者更倾向于选择有才气和有名气的诗人,对于诗歌的质量有所考虑。较为典型的是唐代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五首》,万历版中均有收录,康熙版只选取了其中的4 首。

康熙《常州府志》中增补63 首七言绝句,篇目如下:

唐代: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许浑《紫藤》、杜牧《芙蓉湖》、李九龄《荆溪夜泊》、皮日休《泰伯庙》、陆龟蒙《和》、皇甫曾《酬窦拾遗秋日见呈》。

宋代:苏轼《题双楠轩》、朱熹《舟泊山溪》、岳飞《过张溪赠张完》、汪遵《五湖》、杨万里《丁酉四月一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口》《泊舟无锡雨止遂游惠山》、石祖文《季子庙》。

元代:顾瑛《送惠山泉》、周砥《经杜樊川水榭故基》、倪瓒《题青山庵》《舟过梁溪》、高明《题惠麓小隐》、陈与义《浮远堂》、王逢《马沙独游》

明代:解结《徐本中奉使有功谢职归里》、钱师义《九龙峰》、朱昇《听松庵》、秦旭《松风阁睡起书事二首》其二、葛恒《遂初书院》、徐贲《无锡道中》、李东阳《希夷道院》、沈周《华孝子祠》、施廉《山庄二首》、邵宝《惠山竹枝词六首》、薛应旂《泛梁清溪》、施渐《自题武陵草堂二首》、文徵明《游惠山》、边贡《湖上杂兴》、沈明臣《宿太湖口》、吴云《过太湖吴哥》、沈晖《游张公洞》、杭伦《蹇龙妻陈氏嫁瞽》、朱昱《避暑宫》其二、丁鹤溪《题碧山吟社》、秦夔《梁溪词》、高攀龙《和叶恭之过东林废院四首》、尹嘉宾《澄江竹枝词三首》、董其昌《赠夏茂卿》、李流芳《题画送缪太质》、李应升《祁庄八景诗存四首》、许鼎成《过祥符寺偶成》。

通过康熙《常州府志》中的增补篇目可以发现:一是将明万历版中未收录完整的诗作补全,如明代秦旭的《松风阁睡起书事二首》,康熙版中全有收录,明万历版只收录了第一首,明代朱昱的《避暑宫》,康熙版补全了万历版中缺少的第二首《避暑宫》。二是补录了具有相关性的文人作品,最为典型的是一组唱和之作,为唐代皮日休的《泰伯庙》和陆龟蒙的《和〈袭美泰伯庙〉》。三是补录明代诗作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朝代。唐、宋、元三个朝代共补录了21首,而明代一个朝代增加了42 首。于琨重新修订方志的原因是要记录明万历至康熙几十年间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选择七言绝句时,自然更倾向于补充明万历前后没有记录的诗人和诗作。

2.康熙《常州府志》与万历《重修常州府志》相同之处

万历《重修常州府志》与康熙《常州府志》共同收录的七言绝句有43 首。这些古诗都与常州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多出自诗文大家。此外,历朝历代在修志时,会有继承性的谬误现象。康熙版与明万历版也有相同的谬误之处。一是所记载的元代陈与义的《浮远堂》实际是南宋戴复古的名作《江阴浮远堂》。这首诗是嘉定年间,戴复古二游江阴之时所作[8]。二是收录的宋代范成大的《避暑宫》其实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的《销夏湾》,具体可见高启诗集《姑苏杂咏》[9]“山水”一类中。

由此观之,康熙《常州府志》在修纂时,对明万历《重修常州府志》中的有些错误并未进行更正。但总的来说,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仍是繁简适当,极具文学价值,对探究常州地域文化面貌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二、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的作者

常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人才辈出,被认为是钟灵毓秀之地。清人龚自珍《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履恒)》有“丁君行矣龚子忽有感,听我掷笔歌常州。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10]之言,可见常州名士之多。

(一)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诗作者与常州的渊源

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所涉及的诗人多达63 位。这些诗人与常州的渊源可以常州府籍诗人与非常州府籍诗人而论。

1.常州府籍诗人

常州,《清史稿·地理志》载:“顺治初,因明制,县五,雍正二年,总督查弼纳以苏、松、常赋重事繁,疏请太仓等十三州县各析为二。”[11]因此,康熙《常州府志》中所认为的常州府应沿袭明制,领五县,包括无锡、江阴、武进、靖江、宜兴。本文所探讨的常州府籍诗人皆以此为划分标准。

常州籍诗人有20 人左右,其中可以确切考证的有武进人孙觌、徐问、陆范、薛应旂,宜兴人杭淮、吴云、沈晖,江阴人王逢、尹嘉宾、李应开,无锡人李绅、倪瓒、钱子义、秦旭、葛恒、施廉、邵宝、施渐、高攀龙,马迹山人许鼎臣。这些诗人大多生长在常州这片土地上,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在常州府籍诗人中,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诗人,如武进人陆范,只有资料记载其为明正德三年进士出身,其余生平、籍贯等资料均难以考证。康熙《常州府志》收录的这些声名不显的诗人、诗作皆不常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2.非常州府籍诗人

此类诗人并非常州籍贯,却皆与常州有着一定的渊源。

首先,在常州生活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诗人。一是到常州任职的诗人。如《宋史》记载“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出知漳州,改常州”[12]12864;“陈襄字述古,福州侯官人”“知常州,运渠横遏震泽,积水不得北入江,为常、苏二州病。襄度渠之丈尺与民田步畝,定其数,授以浚法”[12]10420。他曾带领百姓疏通河道积水。《唐才子传》记载皮日休“乾符丧乱,东出关,为毗陵副使”[13]165。二是因失势或辞官而寄居常州的诗人。苏轼在官场上几经沉浮,后归隐常州,康熙《常州府志》收录其诗《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如其诗曰:“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忽见东平孟君子,梦中相对说黄州。”苏轼对常州有着特殊的感情,如他写给至交、吴中名士钱公辅的悼词曰:“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之多君子!”唐人陆希声多次避难,隐居宜兴,留下了大量描写常州山水的著名诗文。三是由于特殊原因在常州生活过一段时期的诗人,如元人周砥,其小传云:“字履道,兰陵人。幼学举子业,且力意作诗,不泛交。来游姑苏,与予聚首弥月。过草堂,即往鸿山。其与倪云林(倪瓒)最相友爱,故其诗画亦相似云。”[14]今有鸿山遗址,位于无锡市新吴区。

其次,游历过常州的诗人。常州山水秀丽,名胜古迹繁多,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唐代洛阳诗人李九龄游宜兴时留下一首即兴之作《荆溪夜泊》,“点点渔灯照浪清,水烟疏壁月胧明”描绘出一幅美好静谧的夜晚游溪图。浙江诗人朱庆馀历经常州,登上舜山,看到一口古井,留下“向来下视千秋水,疑是苍梧万里天”的名句。因特殊原因历经常州的,如宋代岳飞在常州截击金军班师回朝时路过宜兴张溪,拜访高士张完并题赠诗《过张溪赠张完》,发出“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的感慨。

此外,还有一些诗人,是因友人的缘故而与常州有了联系。如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白居易送同事李校郎归宜兴,董其昌题画赠友人夏茂卿(江阴人)而作诗。

(二)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诗作者间的交游情况

1.所录唐诗作者的交游

在康熙《常州府志》所录唐代的13 位诗人中,皮日休与陆龟蒙的交游最为著名。“日休在乡里,与陆龟蒙交拟金兰,日相赠和。”[13]166康熙《常州府志》中也有记载他们的一组唱和之作。皮日休在《泰伯庙》中问:“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草闻?”陆龟蒙和道:“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泰伯为古公之子,几度让位,姬昌才得以最后一统天下。而皮、陆二人皆为没落世族的后人,在动荡的晚唐时期,他们想要建立功名,却不得不闲散度日。为慰藉压抑的心灵,他们在诗中表达了对社会争权夺利、政治混乱的讽刺和无奈。皮、陆二人身世相近,志同道合,有着深厚的情谊。

诗人杜牧和许浑也交往甚密。许浑与常州的渊源可从他与杜牧的赠答诗中窥见。杜牧于会昌四年寄诗于许浑,提到“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和“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说的是许浑辞官东归,隐居、游历江南之事。杜牧曾在阳羡生活过一段时间,想起江南美景不禁对许浑退隐后的闲适生活表达了羡慕、向往之情。二人情趣相投,不失为人生知己。

诗人贾至以文著称,常州刺史独孤及对其十分推崇。独孤及是古文运动的先驱,在当时极具盛名,其《祭贾尚书文》曰:“文章陵夷,郑声夺伦。兄子其中,振三代风。复雕为朴,正始是崇。学者归仁,如川朝宗。六义炳焉,自兄中兴。”(《全唐文》卷三九三)《康熙常州府志》卷十四载:“无锡皇甫冉,丹阳人,以诗名家,天宝中进士,后避乱居无锡。”《唐才子传》记载皇甫冉“有诗集三卷,独孤及为序,今传。”[13]53此序便为皇甫冉之弟皇甫曾亲赴常州所求。此外,朱庆馀做官时,与李绅、白居易、许浑在杭州均有交集[15],但是交往并不深。李绅和白居易都是新乐府运动的提倡者,两人颇有渊源。顾况与薛逢,生卒年虽难以考证,但二人均因得罪权贵而致仕途不顺。

2.所录宋诗作者的交游

康熙《常州府志》所录宋代12 位诗人,有的互为挚友,有的互为仇敌。

陈襄与苏轼是有名的忘年之交,二人均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宋史·苏轼传》载:“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12]10812,陈襄也因“安石益忌之,擿其书诏小失,出知陈州,徙杭州”[12]10421,与苏轼同在杭州任职。康熙《常州府志》中所录陈襄《过罨画溪》便是他去杭州路过宜兴汤渡村所作。苏、陈二人闲暇之时经常一起游山玩水,唱和之作也有不少流传在世。虽然苏、陈的交游多发生在杭州,但是他们与常州也有着不可言说的缘分:元丰三年(1080年),陈襄卒于开封,后移葬常州;苏轼历经多次贬谪,辗转多地,最终归居常州,并逝世于此,这段忘年情谊成为一段佳话。

武进人孙觌是南宋重要文臣,对苏轼极为推崇。其诗种类繁多,文采斐然,但为人争议较多,喜好阿谀奉承,曾在朝堂上诋毁岳飞。康熙《常州府志》中亦有记载岳飞在毗陵截击金军,胜仗以后路过宜兴所作诗。编纂者将孙觌与岳飞的诗作放在一起不免有比对之意。在宋代作者当中,还有一位同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赵葵。赵葵自小随父征战,抗击敌军,在军事上有很高的地位,其诗文创作亦十分出彩。

南宋中兴诗人杨万里与范成大交游甚密。杨、范二人为同年进士,在诗歌创作、政治主张、人生态度上皆有着相似的观点,可谓志同道合。关于二人在常州的交游情况,有“淳熙五年,万里知常州……次年正月,万里提举广东常平,经苏州晤成大,同游石湖……次年(绍熙元年,1190年)开岁未久又送结伴金使,亦未得见。同年十一月,赴江东任,过苏州,最后一见”[16]183-191的记载。二人虽因官职在身不能时常相见,但有机会便要一聚,可见情谊之深厚。

其余诗人中,朱熹的老师杨龟山曾在常州道南书院讲学,朱熹《宜兴县修学记》可为证。而王禹偁有赠答诗《寄毗陵刘博士》,可见其友人在常州,二人多有交游。石祖文在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三《职官》记载:绍定四年,为江阴军签书判官。宋遗民真桂芳,入元后隐居,其籍贯、游历踪迹和交游鲜有史料记载,学界虽有考证但大多难以定论。

3.所录元诗作者的交游

元代文人雅集十分活跃,《玉山名胜集》黄溍序曰“中吴多宴游①之胜,而顾君仲瑛之玉山佳处其一也”[17],顾瑛(1301―1369年),又名顾德辉,字仲瑛,昆山人,为江南富户,为人意气豪放,轻财好客,早年一直忙于经营生意,直到三十岁才开始埋头苦读,他在自己的住所玉山草堂所主持的玉山雅集可谓盛极一时。无锡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毗陵人。酷好读书,尊师重友,操履修洁。家有云林隐居,与予(顾瑛)有葭莩之亲”。倪瓒与顾瑛一样家底丰厚,在自己住处建有清閟阁,同为文人雅士聚集之所,倪瓒“与友人谈诗论画,一般不与俗人交”[18],他参加玉山雅集的次数并不多,但他与顾瑛有着诸多书信往来。周砥,字履道,号东皋,别号匊溜生。姑苏人。他作为玉山雅集的核心诗人,留下了不少诗作,他年少成名,因元末时代动荡,避难于宜兴家中,后归吴中。著名山水画家高明来到玉山参与诗酒酬唱,对如此文人雅集颇为赞赏,后来特地作了一篇记给顾瑛。江阴人王逢虽然后来迁居别地,但与倪瓒、顾瑛等人皆有往来,他曾作诗《怀昆山顾瑛玉山尝弃官与家隐同里僧含》,记录了与顾瑛常寓居法喜寺的生活,可见他们相交甚密。

4.所录明诗作者的交游

康熙《常州府志》所录明诗作者有32 位,其中有明初十大才子之一的徐贲,开国将士朱升,亦有名气不大的无锡钱师义。这些诗人多与著名的碧山吟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秦观后裔秦旭在无锡惠山购置住所,修竹引泉,与当地九个在野诗人结社,号“碧山十老”。在所录明诗作者中,有秦旭、施廉位处十老之中。他们谈文论艺,在江南地区颇有影响。明代沈周(1427―1509年),长洲人,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他曾作山水画《碧山吟社图》,描绘“碧山十老”结社之景,但“沈周与碧山吟社的交游并没有明确记载”[19]。沈周其人好结交诗友,其所居住的吴中之地与无锡也很近。碧山吟社曾历三次兴废,其间有邵宝等八人结社。《明史》记载邵宝为无锡人,“举南畿,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20]7246。康熙《常州府志》中亦收录有李东阳的《希夷道院》,是其游历无锡希夷道观所作。边贡,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他以诗著称,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施渐,字子羽,无锡人,嘉靖年间曾参与碧山吟社第三次重建。可见,诗人们的交游唱和,为江南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晚明诗人高攀龙与顾宪成皆是无锡东林书院的重要创始人,诗人薛应旂是顾宪成的老师。《明史·薛敷教传》载:“祖应旂,字仲常”“以大计罢归,顾宪成兄弟方少,从之学,敷教遂与善。”[20]6046薛应旂之孙薛敷教“与高攀龙同出赵南星门,益以名教自任”,二人亦颇有渊源。高攀龙两次入朝,却遭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集团排挤。康熙《常州府志》所录《和叶恭之过东林废院四首》是高攀龙失势之后所作,“纵令伐尽林间木,一片平芜也号林”,面对宦党的残酷镇压,高攀龙在伤感之余表达了不甘和与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而江阴东林党诗人李应昇怀着一腔热血,也曾多次谏言弹劾魏党,最后入狱而死。

此外,还有一些以书画为名的诗人,如书法家徐有贞、画家文徵明,明末董其昌和李流芳等人被称为“画中九友”,二人亦有交游。

还有一些诗人是常州府籍人,如无锡人葛恒作诗《遂初书院》,该书院为尤袤致仕常州后在惠山创建。另有常州人徐问辞官归乡,杭淮举家避难于常州。其余几位诗人,如沈晖、许鼎臣等声名不显,其生平有史料记载的少之又少,交游情况更是难以考证,在此不做细究。

三、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中的山水名胜

(一)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

常州府名冠东吴,景色宜人,多秀丽山水。在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中关于常州山水风景的描写颇具代表性。

孙觌的《题横山堂》,描绘横山与太湖山水相接的梦幻之景。“波间指点见青红,雪脊嶒棱倚半空”,诗人湖上泛舟,远远看见山上青瓦红砖的楼宇亭阁,伫立在蜿蜒的山脊上。“幻出生绡三万幅,游人浑在画图中”,“幻出”二字突然将景色虚化,游人仿佛来到了仙境般的图画之中。这样奇妙的美景,诗人吴云也曾感同身受,“乱画峨眉明镜里,天青七十二峰横”,太湖如明镜一般澄净,那横山的七十二峰却蜿蜒峻峭,可见常州山水的奇妙。

除了横山,无锡惠山也是常州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杨万里《泊舟无锡雨止遂游惠山》有云:“归去江西人问我,也曾一到惠山来。”惠山的名气之大由此可见。邵宝在《惠山竹枝词》其五中写道:“涧水满时青草短,丛花深处白云多。”清澈的小溪滋润着岸边的青草,丛林深处花枝烂漫,抬头便是一片晴空白云。如此幽静美丽,惠山能够吸引那么多的文人雅士也不足为奇了。

芙蓉湖的“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让杜牧怀疑自己置身梦境。陈襄月下乘船路过罨画溪,被掩映的藤花迷了眼。陆范游玩滆湖,水天相接的宽阔让他不知路在何处,只见渔郎“深卧芦花”看落日。这些诗人观常州山水,如观绝美之画,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常州山水的喜爱,让读诗之人也心生向往之情。

(二)描写名胜古迹的诗歌

常州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古迹名胜自然数不胜数。在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中,涉及的名胜古迹以寺庙、祠堂、古井与亭台楼阁居多。

唐人薛逢《定山寺》一诗有云:“十里松萝映碧苔,一川晴色镜中开。遥闻上界翻经处,片片香云出院来。”诗人登临古寺,入眼的是十里古树和布满苔藓的石台。晴朗的天空,映着古寺,一片宁静。诗人想起定山寺的传说,不禁心驰神往,再看那古寺,似有一片片香云涌了出来,可谓是神仙之境。惠山寺也吸引了许多名人大家前来。赵葵《惠山寺》:“古木森森映碧苔,嵯峨楼阁倚天开。”描写了古寺被古树环绕、屹立在陡峭险峻山崖之上的场景。皮日休《题惠山寺》“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则写出了惠山寺的神圣、古老。除了寺庙,诗作也有对祠堂的记叙,如季子庙和华孝子祠。沈周游历华孝子祠时,曾写道:“入云古树无人伐,千箇乳莺来上啼。”可见这里是祥和安宁之地。

古人喜好在山上建亭台楼阁,以便游览观赏。杨万里《多稼亭望三山》:“三山道是远连天,亭上看来只近檐。”表示对多稼亭所建之地过于低势而感到遗憾。相比之下,杨万里更喜欢高处的净远亭,“琼田万顷珠千树,真在瑶台十二层”,言语间尽是对它的夸赞和喜爱。此外,古井也是山中著名的游览之地。钱子义《九龙峰》有:“青山飞下白云端,御井沉沉锁翠寒。”唐人朱庆馀《舜井》云:“碧甃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颠。”皆写出了古井历经沧桑、孤寂的特点。

常州的名胜古迹大多地处山川,环境幽静。诗人们前来游历,一时有感而发,即兴作诗,在常州留下了可考证的踪迹。

四、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中的人文情韵

(一)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中的民风民俗

常州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百姓生活富足。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中,有很多描写常州百姓扶老携幼游山玩水的诗句,邵宝《惠山竹枝词》其一有“踏踏儿郎从老翁,惠山寺里看新钟”,薛应旂《泛梁清溪》有“村翁荡乐入溪去,欸乃一声穿嚣群”,皆展现出他们怡然自得、清闲舒适的生活状态。

杨万里则用诗歌记录了常州的四季变化。《春暖郡圃散策三首》里写了春日之景:“春禽处处讲新声,细草欣欣贺嫩晴。”天气变暖,花草生长,一片生机勃勃之景。《静坐池亭》:“荷边弄水一身香,竹里招风满扇凉。道是秋来还日短,秋来闲里日偏长。”描写诗人炎炎夏日在竹林下纳凉,感慨白日夏长秋短,可见常州季节变化明显。《卧治斋夜坐》:“今年一雪遍江淮,半月晴光冻不开。孤坐郡斋人寂寂,一枝红烛两瓶梅。”描写了常州的冬天景色,天降大雪,天气寒冷,梅花盛开。

常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茶叶和渔业十分发达。杜牧《茶山下题草市》:“依溪侵岭多高树,夸酒书旗有小楼。”描写因采茶业发达,茶山脚下的村庄随处可见书旗酒楼,十分繁荣。被称为茶圣的陆羽曾担任过茶山御史,评无锡惠山寺石泉水为第二佳适合饮茶水源。此后,许多文人慕名而来,使得当地的茶业愈发兴盛。同时,常州的渔业也很发达,很多诗句中都出现了“渔翁”“渔郎”的意象,如李应升的“渔翁归去水云乡”,陆范的“轻桡不及渔郎隐”等。亦有诗句描述渔人捕鱼时的场景,如《澄江竹枝词》:“河豚雪后春还浅,刀鲫风来水已波。”描写了渔人捕捉江中河豚时快而准的场景。

常州经济的兴盛促进了文化风俗的发展。在康熙《常州府志》所录的七言绝句中,随处可见寺庙、道观等。唐代有顾况的《赠上人》,宋有苏轼的《赠常州报恩长老》,元有倪瓒的《题青山庵》,明有李东阳的《希夷道院》等。可见常州对宗教的包容性是很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常州府志》收录了两首体现常州女性坚贞不屈、勇敢刚烈的诗作。杭伦的《蹇龙妻陈氏嫁瞽》有记曰:“百年匹配重纲常,山海深盟义不忘。”表现了陈氏不忘旧情,忠贞不一的品格。尹嘉宾的《澄江竹枝词》其一:“前湖何氏七娘子,骂贼不污殉节死。”写出了何氏为不遭受屈辱,大骂贼人后跳湖自尽的贞烈。这两首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常州百姓的重情重义、不畏险恶。

(二)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中的离别之意

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中,送别诗虽然只收录了三位诗人的诗作,但是诗人们的离别之意不尽相同。

唐朝贾至的《送李侍郎赴常州》:“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前两句写了送别的时间正值冬日,十分寒冷,而友人即将行走的路程又十分艰难,表达了作者的担心忧虑之情。后两句则是抒发惜别之意:今日与君相聚之促,以后再想相见只能靠着回忆,因为两人相隔甚远,路途漫漫。诗人难过之情溢于言表。

白居易的《送李校书趁寒食归义兴山居》则没有那么伤感。“大见腾腾诗酒客,不忧生计似君稀。”说像李校书那样不担忧生计的诗人已经很少了,可见友人的心态是非常好的。“到舍将何作寒食,满船惟载树阴归”则体现了白居易豁达的性情,到舍将什么当作寒食呢,是满船的树荫。这首送别诗营造了轻松的氛围,言语间多是对友人的劝慰、宽解和戏谑。

苏轼的《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是苏轼与友人一起去常州僧舍游玩时所作。当时友人孟震即将离开常州,苏轼作诗赠别友人,“稚杉戢戢三千本,且作凌云合抱看”是苏轼对孟震的勉励,小树苗尚能长成参天大树,人也要有凌云之志。“待向三茅乞灵雨,半篙流水送君行”是苏轼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平安稳妥,一路顺风。

纵观三位诗人送友人所作诗,都是表离别之情,但由于心态、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他们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也有所不同。

(三)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诗中的咏史怀古

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中表达咏史怀古之意的诗作很多,主要体现为两类。

1.借古讽今

咏史诗人汪遵生活的晚唐时期,朝堂上宦官、朋党争权,地方上藩镇割据,还要面对少数民族的骚扰。在这样的现实下,汪遵作《五湖》:“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这首诗用吴越争霸的典故,称赞范蠡的明智之举,也对自古以来君王不能与臣子同享福乐的行为表达了讽刺之意。晚唐诗人真桂芳《避暑宫》:“饮阑方拥名娃醉,岂料稽山正卧薪。”则讽刺吴王在奢华的宫殿内饮酒作乐,却不知勾践正卧薪尝胆,表达了作者对晚唐君王不能居安思危而致国家衰亡的愤懑、讽刺之情。

明人徐有贞(1407―1472年),南直隶吴县(今苏州)人,官至内阁首辅,其人生波澜起伏,后遭石亨等人构陷下台。《明史·徐有贞传》记载:“亨败,帝从容谓李贤、王翱曰:‘徐有贞何大罪,为石亨辈所陷耳,其释归田里。’”[20]4564《张俊墓》一诗便是徐有贞晚年回吴中居住时所作,诗中道:“今日青山难庇骨,礼官惟祀岳王坟。”岳飞遭到张俊等人诬陷惨死,沉冤得雪后世人建岳王坟,坟前有跪着的张俊等人的雕像。徐有贞想到自己同样遭到贼人的陷害,不禁心生怒意,但是他相信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此诗有讽刺亦有豁达之意。

2.怀念古人

在康熙《常州府志》中,还有一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纪念、赞赏之情。如元人周砥《经杜樊川水榭故基》云:“落花风里酒旗摇,水榭无人春寂寥。何许长亭七十五,野莺烟树绿迢迢。”记叙了周砥游历唐人杜牧的故居,看见落花酒旗仍在,而水榭却无人在了,不免感到有些寂寥。长亭外,鸟儿在树上啼叫,微风拂过,炊烟袅袅,绿树飘摇。景色是那么的美,故人却已经逝去,表达了周砥对杜牧的怀念之情。除了杜牧,茶圣陆羽是诗人缅怀、赞誉颇多的古人。王禹偁《题陆羽茶泉》:“唯余半夜泉中月,留得先生一片心。”称赞陆羽试茶评定泉水的功绩,并将陆羽视为知音,表达了对陆羽的赞美、怀念之情。

咏史怀古诗作数量多,情感表达十分丰富。这与常州多名胜古迹和名仕先贤是分不开的。

(四)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诗中的隐逸情怀

隐逸文化作为中国的特色文化之一,在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中也有所体现。

《全唐文》载晚唐文人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21]7903。许浑自小隐居苦读,却屡试不第,等到如愿以偿步入仕途,却发现政局混乱,其《乌丝阑诗自序》曰“大中三年,守监察御史,抱疾不任朝谒,坚乞东归”[21]7903,退隐丹阳。康熙《常州府志》所录《紫藤》一诗便是其退隐后所作:“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醉中掩瑟无人会,家近江南罨画溪。”描绘了退隐生活的自由和闲适,可见许浑对远离朝堂之后的生活十分满足和喜爱。

著名画家倪瓒在其《素衣诗》中道“予独何为,凄其悲伤”,不如“安以致养,寤寐忘忧。修我初服,息焉优游”[22]。退隐江湖,过安逸的生活是倪瓒在乱世中寻找到的一条出路。倪瓒《题青山庵》:“夕阳渡口见青山,谁识其中有许闲。”描写夕阳西下,诗人在湖上泛舟,游玩山水的悠然闲适之景。可见倪瓒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明代诗人文徵明和其他吴中文人一样,都有着考取功名、名留千古的理想。然而郁郁不得志的官场生活让他疲惫不堪。其诗《致仕出言京怀》中一句“白发岂堪共世事,青山自古有闲人”,道出了诗人辞官的决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文徵明诗作《同赋》描写了友人钱西青②隐居之所:“万顷玻璃古洞庭,一螺缥缈是西青。草堂寂寂姻波外,应有人占处士星。”③诗人对此地极为赞扬,认为其有缥缈之感,是极佳的隐士之地。顾鼎臣《西青小隐》:“我在蟠螭山下住,夫椒只隔几层云。何时载酒渔船上,去访西青小隐君。”同样是描写西青草堂,可见西青已经成了隐逸情怀的代表之地。

隐逸思想的成因与诗人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等密切相关。康熙《常州府志》选录了不同时代的七言绝句,让我们体会了特定时代中诗人们内心深处的隐逸情怀。

历代官府和文人都十分重视地方志的编纂,这是因为真实的历史需要被记录、被探索与被传承。对康熙《常州府志》所录七言绝句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发掘方志中的地域文学和文化资源,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常州的精神文化内涵,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当然,康熙《常州府志》的价值并不仅仅如此,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究。

注释: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宴游”作“游宴”。

②钱孝,字师舜,号西青山人,明代马迹山人。终身未仕,结庐耕读于西青渚(今龙头渚),取名西青小隐,又称西青草堂。钱西青为马山宿儒,江南隐士,与邵宝、文徵明等当时名流交游甚深。见肖国兴《关于钱孝和西青草堂》(《太湖》2000年第5 期)。

③康熙《常州府志》录此诗是在顾鼎臣《西青小隐》诗之后,题作《同赋》。此诗一作:“马迹高峰对洞庭,一螺缥缈是西青。草堂寂寂烟波外,应有人占处士星。”

猜你喜欢

州府惠山康熙
“侨”见惠山:“云”游桃花源 同筑“根魂梦”
丁林鑫:争当惠山智能制造“创业先锋”
从方志看明代广东地震的时期分布
从州府到乡村 这里走出过云南大学的首任校长辉煌之后的寂寥 云龙宝丰村
康熙:阳刚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端行肃纪 法治护航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掠影
婴儿的眼泪
康熙下象棋
无锡惠山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