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双驱动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

2019-01-18

图书与情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框架图书馆智慧

苏 云

(1.兰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自IBM于2008年11月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到了多个领域。在图书馆领域,也出现了以数字化、网络化、语义化、智能化为主要标签的“智慧图书馆”概念,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考量视角对其给出了多维的内涵与定义揭示,基于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面向用户提供VAR服务、个性推荐、兴趣定制等智慧服务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实践内容,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及外在表现即智慧服务,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本文基于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环境下智慧图书馆以及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双驱动的视角,构建了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技术处理层和服务应用层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框架,并对各层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的困境和发展对策进行了论述。

1 从泛在智慧服务到图书馆智慧服务

在智慧这一概念从智慧地球引入到各个领域之后,学界业界对智慧服务特别是智慧信息服务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梁光德认为智慧服务是指建立在知识服务之上的,运用创造性智慧对知识进行搜索、组织、分析和重组,形成实用性知识增值产品,从而能有效支持用户进行知识应用与创新,并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服务;陈远和许亮认为,智慧服务的含义包含“智慧的服务”和“为智慧而服务”两个层次,“智慧的服务”表达了技术智慧和服务智慧,“为智慧而服务”则阐述了智慧服务在激发用户知识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在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传播与交流,逐渐向数据的发现、组织、挖掘和应用的方向转移的大数据时代,智慧服务研究也从智慧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方向发展。如:洪亮等从大数据驱动的视角,以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为支撑和导向,构建了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和服务应用层的大数据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吴丹和刘子君认为在大数据开放共享的推动下,智慧信息服务将向实现数据来源更加广泛、数据融合服务更加全面、服务更加精准化、更加注重数据隐私和安全四个方向发展。笔者以为,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化、异构化数据密集环境下,智慧服务更显“个性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所提供的服务也更加高效便捷,且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如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政务服务、智慧体育服务等,而这些领域的泛在智慧服务实践与相关研究,也都能为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框架构建与服务落地提供借鉴与参考。

从实践来看,图书馆在进行智慧服务之前,也都搭建了本地化的智慧服务体系,以使智慧服务的实施者——图书馆员在进行智慧服务的过程中有据可依、有量可参。但这些体系框架基本都围绕着基础实施层(设备及网络的搭建)、数据资源层(以馆内数据为主)和服务应用层(馆员的智慧服务)三大层面展开。如果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有机嵌入已有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如RFID、3D技术)中,则可延伸出众多的智慧服务,如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文献资源、知识文献推荐服务,也将让更多的用户体验到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乃至社会的革新进步。然而,这些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既依靠于相关的技术发展支撑,也依赖于图情事业发展视域下的框架架构与服务设计。所以,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双驱动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框架研究,尽管在下一代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的云平台架构、多终端应用、智慧化服务呈现的背景下显得有些陈旧,但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框架设计

2.1 图书馆智慧服务框架的总体设计

本文所构建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框架,主要考虑了大数据技术 (如大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技术等)和人工智能技术(如知识图谱服务、机器学习技术处理、感知设备如机器人数据获取等)是否有所应用。此外,多场景、多维度的服务实现则是图书馆智慧服务框架能够真正发挥其研究价值与应用价值的最终体现,所以对框架终端的服务输出也是本研究框架所考虑的重点内容。基于上述两点考虑,本文构建了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技术处理层和服务应用层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总体框架(见图1)。

在所设计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框架中,相较于其他学者的框架设计,一是增加了大数据的来源和类型,即主要来自于感知设备、机器人、云平台、移动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二是既在技术处理层运用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服务应用层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等技术支撑的个性化自动推荐、知识图谱等智慧服务,以及基于大数据处理及分析应用(如网络爬虫、用户实验、采集日志等)的用户画像、热点追踪等智慧服务。

2.2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层级功能设计

(1)基础设施层是整个框架的软硬件基础,而这些软硬件既包括了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储设备、计算设备,也包括了移动互联网、感知设备(如监控设备、RFID设备等)、机器人、中间件等,这些设备的数据收集,保证了智慧服务系统的大量数据支持和软硬件平台支撑。

(2)数据资源层的数据资源池主要包括资源数据、用户数据、感知数据等。其中,资源数据主要包括;感知数据主要包括来自于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RFID技术等设施的物理空间数据、监控数据、导航数据等;用户数据主要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用户行为数据,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即使用户行为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实时变化,后台设备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定位监控、社交网络、行为日志等途径捕捉获取;资源数据主要包括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的书目数据、科学数据、网络数据、数据库数据、规范数据、机构知识库数据、开放存取资源和网络资源数据等,这些数据或来自图书馆原有的资源管理系统,也可能来自网络、机构知识库、乃至智能识别终端。

图1 图书馆智慧服务总体框架

(3)技术处理层是智慧服务的核心层,通过智慧服务集成平台来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如研究用户行为特征、发现用户服务需求、预测用户服务满意度等。值得注意的是,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提供服务时,各类型的技术处理方式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处理技术会相互结合,如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下的聚类分析、预测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方式与定性分析方式相结合等。

(4)服务应用层是整个智慧服务的终端体现,本文所设计的智慧服务矩阵,主要包含了智慧信息资源服务(如信息资源需求识别、信息资源智慧获取、信息资源智慧利用、信息资源智慧分享、信息资源智慧控制等)、智慧信息内容服务(如文化服务的智慧评价、海量数据资源的知识图谱、知识发现、研究兴趣领域的热点追踪等)与智慧信息用户服务(如用户画像、精准推荐、服务定制等)三大类型,以挖掘与精确了解用户的智慧服务需求,帮助用户获取、利用、分享数据资源,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的目的。

3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困难与发展策略

3.1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开展困难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环境下,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遍应用,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实现提供了自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保障,但目前也还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1)现有的基础设施还无法支撑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尽管图书馆有着文献资源优势,技术、人才等资源储备也日益充足,引进Alma、Primo等图书馆下一代知识发现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设备开发新一代智慧门户网站,进而为读者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创新型服务已成为当前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涌现出如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智慧图书馆项目以及南京大学图书馆邵波教授、重庆大学杨新涯研究馆员等智慧图书馆项目开发团队,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平台建设贡献了行业力量。但是,当前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只是达到了“物的智能化”,在基础设施层面上的建设仅停留在智能设备对服务流程的局部支撑上,即依赖于物联网、智联网的传感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在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技术的支撑下提供局部业务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因此,实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框架构建与服务开展,一方面需要丰富相关的基础设施,如传感设备、云平台等,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没有互联互通、数据集成管理的中间件、机器人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与数据集成。

(2)图书馆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还无法支撑真正的智慧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海量增加、智能设备日新月异,但图书馆却仍难以满足用户的精准推荐、知识服务等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图书馆未实现对用户数据、实时动态数据的统一管理、组织和挖掘,海量的数据资源加大了用户获取细粒度知识的难度,不同的数据标准加速了数据孤岛的存在,频繁的智能设备应用反而加大了对隐私保护的担忧。同时,目前图书馆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停留在机器人智能咨询、信息查询等初级应用阶段,在应用层面的人工智能服务呈现度不够,在数据应用层面也更多的关注和依赖静态数据资源,对服务器监控设备、传感器网络、用户终端设备、视频监控设备上往往能够发现用户需求、激发用户智慧活动的非结构化数据并未进行深度学习等智能分析。

3.2 发展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策略

(1)实现基于语义网技术的数据统一组织与管理。图书馆智慧服务需要跨领域、跨学科、跨行业、跨设备间的协作与融合,也依赖于关联化、数据化、网络化和语义化的知识环境,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用户需求的发现可能性,运用人工智能设施设备增加数据挖掘的数据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发现数据新联系,才能推动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深入发展。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就需要借助于语义网和关联数据技术,整合所有图书馆的数据和资源进行语义标注和链接,让数据成为有逻辑意义和相互关联的知识对象,构建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图谱,以支撑构建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的数据管理需求,最终实现基于知识图谱的语义化、细粒度的智能检索、精准推荐、知识发现等智慧服务。

(2)打造立体交互式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生态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就是通过协调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资源(数据、信息、文献、知识)与人(读者、馆员)之间的关系,辅助创建一个能激发人(读者)的创造力的智慧生态环境,在激活确定用户需求表达下的图书馆智慧服务能力的同时,吸引潜在的用户群体,让图书馆成为凝聚智慧、创造智慧、分享智慧的创新型空间。因此,图书馆一方面需在外部拓展与旅游、教育、出版、企业、公共领域乃至其它文化组织、非政府组织、志愿团体的环境融合,促进微观层面上知识、文献、信息、数据资源的跨界、跨领域融合与转化,宏观层面上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城市等建设项目的对接;另一方面需在内部加快智能感知体系等方面的软硬件应用,如通过RFID、室内导航机器人、人脸识别、红外检测、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立体式服务应用,丰富用户行为数据、预测用户需求,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提供立体式、交互式的基础设施支撑,最终将图书馆打造成为一个技术、资源与人完全协调,内外部环境交互融合,对读者服务虚实结合的智慧服务生态空间。

4 结语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化了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也加快了新时期图书馆转型升级的步伐,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框架构建与服务落地,还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我们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专业策略,推动智慧图书馆朝着自动智能、高效泛在、个性精细的方向迈进。

猜你喜欢

框架图书馆智慧
框架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图书馆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