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喘嗽贴敷剂治疗儿童哮喘111例*

2019-01-17熊训斌邹隆娇游立华付荣辉陈洪娇刘子修梁秉文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哮喘

熊训斌,邹隆娇,游立华,刘 婷,熊 芳,帅 敏,付荣辉,陈洪娇,刘子修,梁秉文

(1.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中医院,江西 宜春 330799;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为主的气道变应原性慢性炎症性疾病,本质为气道的慢性炎症,临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及可逆性气流受限[1~2]。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哮病”“喘证”范畴[3],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与禀赋不足、风寒、寒湿有关。易因气候骤变而诱发。小儿哮喘的主要原因系由于肺、脾两经的气不足,不耐风寒所致。一般急性支气管哮喘,多为热证、实证;一般肺脾虚弱、反复发作,已成慢性的,多为寒证、虚证[4~5]。因此,小儿哮喘,不外乎寒热虚实。但临诊时必须注意寒热的转化,虚实的互见[6]。

传统哮喘敷贴治疗因其无须服药,简便易施,长久以来运用于临床治疗,特别是小儿的哮喘治疗,疗效确切,依从性好。但是同一方剂,因制作工艺、方法、辅料成分及比例不同,导致药性透皮深度不同,而治疗效果有较大的差别;针对寒、热、虚、实的不同而调配不同药物成分和比例,治疗效果也不同;选择不同贴敷的穴位,其疗效也不甚相同。笔者根据当地位居长江以南的气候特点及小儿体质特征,依清代名医张璐治疗咳喘的敷贴方为基础进行加减,改进制作工艺,遵从三伏节气,选择背部肺俞、心俞、膈俞穴位进行贴敷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7月14日~2013年8月20日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中医院已明确诊断为哮喘的111例儿童患者纳入观察。其中男71例,女40例;年龄<1岁39例,1岁~5岁72例;病程<3个月18例,3个~6个月31例,>6个月62例,平均21.1个月;平均病程5.2个月。将以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9例,其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1岁21例,1岁~5岁38例;病程<3个月16例,3个~6个月29例,>6个月14例。对照组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1岁18例,1岁~5岁34例;病程<3个月4例,3个~6个月24例,>6个月24例。两组在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年龄比较

1.2 诊断标准

中医学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儿科哮喘的诊断依据。临床医学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中国儿童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8]。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中、西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1.4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心、脑、肝、肾等疾病的患儿;②虽符合诊断标准,但治疗期间依从性不好的患儿;③对所贴药物严重过敏或因药物刺激起疱,皮肤破损而不能坚持再贴敷的患儿。

2 治疗方法

2.1 喘嗽贴敷剂制作

借鉴清代名医张璐的敷贴外治方[9]为主方进行加减制作。具体药物成分及比例:白芥子21 g,延胡索21 g,细辛12 g,肉桂12 g,生姜汁50 mL,淀粉50 g。白芥子15 %,细辛10 %,延胡索15 %,生姜汁10 %,肉桂10 %,淀粉40 %,合计100 %。制作工艺:采取粉碎、煎煮,部分液体发酵法,按配比组成,反复揉按搓捻成软膏剂型,冷藏备用。

2.2 使用方法

按每1 g~2 g调擦于3 cm×2.5 cm医用胶布上,于肺俞、心俞、膈俞3对穴位任选一对穴位贴敷,4岁以上为肺俞、心俞、膈俞三对穴位同时贴敷,每剂贴敷4 h~24 h,10 d次为1疗程,3个月以内的婴儿医用胶布面积为2 cm×1.5 cm。两组均单纯采用喘嗽贴敷剂。非三伏贴对照组在全年三伏贴以外时候进行。每天贴敷1次,每日贴敷4 h~24 h(视贴敷局部皮肤发红为度,发疱即停止),10 d次为1疗程。治疗组,采用非三伏天贴10次,三伏天贴10次的治疗方法。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10]

治愈:哮喘完全控制,哮鸣音消失,1 a内未再发作1次哮喘,3 a内发作次数每年<1次,且症状轻微;好转:哮喘症状缓解或发作次数减少,或虽发作,需住院次数减少1次<;1 a内发作次数<2次,3 a内发作次数每年<3次;无效:症状无变化,发作次数不减少。

3.2 实验伦理学

①实验遵循赫尔辛基宣言[11]相对应条款执行。②该课题申请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通过含伦理委员会成员的专家组评审立项,课题立项批准编号2012 B015。③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减少不适感:由于三伏天气候炎热,采用白天注意力分散的时候贴敷,不使用空调,夜间则可以使用空调。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χ2=8.851,P=0.0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5 随访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和无效的111例患儿进行电话随访和接诊随访,治疗组至治疗3 a止,共有2例无效,对照组有5例无效。对照组有3例于第2年和第3年进行三伏贴治疗治愈。

4 典型病例

林×,女,4岁,自出生3个月出现哮喘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次数在10次以上,2011年7月14日开始贴敷本穴位贴敷剂3次,症状缓解,共贴敷10 d,至今未再发作。

5 讨 论

5.1 疗效分布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20 a来,哮喘发病率保持增加,目前以每10 a 20 %~50 %比例增长。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哮喘负担报告》公布,目前世界范围内约有2亿哮喘患者,2000年我国平均累计患病率在1.97 %,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在0.74 %~4.52 %[12]。

通过对喘嗽贴敷剂三伏天贴敷组(治疗组)和非三伏天贴敷组(对照组)两组患者1 a~3 a的观察,发现70 %3岁以内患儿经过1个疗程的穴位贴敷,不再复发或发生哮喘的次数明显减少;病情变化为每次发作症状减轻,原需住院者改善为门诊进行穴位贴敷即可,因而减少了重症哮喘患儿发作的频率,特别是感受风寒引发的虚实夹杂型患者受益最大。

5.2 哮喘发作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作为地处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哮喘发作有与北方不同特点。熊训斌等[13]通过探讨儿童哮喘发作与气候因素的关系发现,温度差>10 ℃、气温0 ℃~10 ℃;相对湿度>80 %、<80 %发病率高。除已能明确过敏变态反应原引起哮喘或哮咳外,气象因素作为0岁~3岁婴幼儿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另外年龄是儿童哮喘表现中最强决定因素[14]。

5.3 疗程及选穴特点

由于本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因此病程越长,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越大。若长年仍反复发作,则难以根除而成为终身痼疾[15]。国内目前采用的三伏贴为10 d 1次,即头伏、中伏、末伏,根据笔者几年的治疗观察情况看,以10 d 1次为宜,选用督脉区域的肺俞、心俞、膈俞,取得较为稳定的疗效。选用督脉区域穴位属中医中的阳穴,婴幼儿因常阳不足而阴有余及稚阴稚阳。阳穴的感受器产生的物质如肾上腺素能受体如β2受体兴奋在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而达到解痉的目的[16]。制剂要求对皮肤的刺激和不舒适感不能太大,以有助于小月龄儿使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适应范围。

5.4 贴敷后免疫性水平调节

临床观察中发现,发作症状较重的患儿经治疗前后对比,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其机理可能与对多种免疫球蛋白的影响、降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肥大的细胞释放致敏介质,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对白介素的影响,对血浆内源性NO的影响,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17]等有关。

5.5 贴敷治愈的判断

临床观察中,只要贴敷后易起疱者,不复发的比例更高,特别是半岁以内的患儿,即使不进行三伏天贴敷,也较易完全治愈,经3 a的观察和随访,未发作的比例最高。王烈[18]认为哮喘一时治好,其他未犯,这都不属于真正治愈,而是假愈,真正治愈是治疗后日久未复发,一般而言,10 a未复发近似于真正治愈。

5.6 贴敷的适应人群

本穴位贴敷剂只适宜风寒气虚患者[19]。如寒热夹杂或热证、本虚标实证者,需先清热或化湿热,或滋阴转为平和偏寒体质时方可进行治疗。也可选用一组如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方剂等。治疗中发现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贴敷治疗后,哮喘缓解,变应性鼻炎同时得到治愈。先患哮喘后患变应性鼻炎者,疗效好。先患变应性鼻炎,后患哮喘者,疗效差,但仍能缓解症状。有多例先患哮喘后发生变应性鼻炎者,经治疗,哮喘控制,继续治疗,变应性鼻炎缓解,再发作抽动症,经天麻钩藤饮加减和羚羊角粉治疗后,抽动症状缓解。哮喘、变应性鼻炎、抽动症先后治愈。其发病和治疗的中西医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更大样本的观察比较。

5.7 喘嗽贴敷剂治疗小结

哮喘为邪实正虚之证,治疗应区别脏腑之所属,了解脾、肺、肾的主次,邪实多分寒痰、热痰之不同。若病程日久,发作持续,而出现危重证候时,应采用中西医两法治疗[20]。吕荧等[21]使用伏天“炙贴”治疗哮喘通过免疫学指标观察了30例灸贴后,发现IgG明显增加。

5.8 制作工艺

优化制作工艺参考张仲源等[22]肩周膏的制备工艺,采用粉碎、液取、醇提工艺的方法改进,采用传统和现代工艺的方法制成膏剂,并选用梁秉文等[23]水溶法胶体制备工艺。改进后的贴敷剂具有原方法同等治疗效果,患者携带和使用更方便。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哮喘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