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综合难度分析研究

2019-01-16赵文韬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考数学分析

赵文韬

【摘 要】 对于所有高中学生来说,多年寒窗苦读,所有的辛苦、努力都是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而其中,数学更是非常容易拉分的科目,为了能够帮助广大学生在高考数学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在此,笔者对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的综合难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考数学;综合难度;试题类型;分析

一、高考数学命题特点分析

1.立足考纲,核心突出

高考的国家试卷和科学论文是全面的。基本上各占22分,共占110分。该系列考查了等价序列,和关系的递推公式求和;三角解决问题出现在两类问题中:三角常数变换和图像的性质;三个视图的几个检查,空间几何体积,角度的计算和平行垂直的证明;解决几条测试三条圆锥曲线和直线,以直线和椭圆为解;函数则考查零点:衍生品,单调性和最大价值仍然是问题。

2.面向基础,适度创新

全国数学试卷虽然难度略有提高,但考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没有太大变化,如集合、复数、方框图,不等式,基本功能图像,平面矢量,三角模块和串联模块的检查都是传统的方式。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论文有一些特殊的“特立独行”主题,但是基于现有的学习内容。检查“逆向思维”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三维几何简答题的检验,虽然该课题的背景知识不够创新,但调查方法的创新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

3.常规考查,选拔能力

全国数学专业的特点,除了核心亮点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考查知识的全面性,要求学生在编写过程中审视360°无死角复习。例如,选考部分中第22题(几何证明),第23题(极坐标和参数方程)和第24题(不等式),学生在准备过程中经常会有误解,因为平常训练的题目多是参数方程,不等式相对困难所以就只准备参数方程的题目。当然,除了对知识要求的全面了解外,对应试同样重要。比如常用的方法使用“排除方法”快速得到答案;使用“赋值方法”将抽象字母转换为特定数字,以便快速得到正确的答案。虽然有些问题都是常规调查,但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方式,我们可以节省简答题的时间,这也有利于考试的高分。

二、对于高考数学试卷的考点题型及难度分析

对于全国卷的数学题型一般都是不变的。一般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共有22个问题,包括12个选择题,4个填空题,5个大题和1个选考题。对此,笔者将对这些题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将要参加数学高考的同学们。

1.函数与导数

2~3个小题,1个大题,客观问题主要集中在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图像和变换、函数零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定积分等方面,也有可能与不等式等知识综合考查。解决方案主要是利用导数作为工具来解决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的应用问题。

2.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小问题一般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感应公式的使用和差角公式,多角度公式,正弦定理简化和平面向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考虑三角形作为参考(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检查)或将矢量与三角形组合以检查三角函數简化和形象与自然。

3.数列

2个小问题或1个大问题,小问题主要是基于对概念,性质,一般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的检验,这些是中低档问题;解决问题,检查通用公式的等价(比率)序列,求和公式,错位和求和,简单递归。

4.解析几何

2小问题和1个大问题,小问题一般主要是检查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性质,一般结合定义,可以通过图形轻松解决。最大的问题通常是基于线和圆锥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结合函数,方程,系列,不等式,导数,平面向量等。研究轨迹方程的问题,探索曲线的性质,找出参数范围,找出最大值和固定值,并探讨存在的问题。比如椭圆与抛物线,椭圆与圆等.

5.立体几何

2小问题,1大问题,小问题必须测试3个观点,通常考查,线和线,线和面之间的关系,面和面的位置,以及空间几何中的空间角度,距离,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另外,要特别注意球的组合检查。为了检查目标,几何主要由四棱柱,四角锥,三棱柱和三角锥组成。

6.概率与统计

2个小题1个大题,小问题一般集中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和叶图,样本的数字特征,独立性测试,几何概率和经典概率,抽样(特别是分层抽样),置换和组合,以及二项式定理的重要分布。通常检查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期望和方差。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7.不等式

一般性问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决方案(通常与其他知识相关,如集合,分段函数等),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和线性规划;答案问题一般使用其他知识(如系列,解析几何和函数)作为主要背景。

8.算法与推理

框图每年出现一次,一般与功能,序列和其他知识相结合,难度一般;推理题偶尔会出现一个.

对于数学的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高考数学试题中设置这类问题,是基于现代社会对数学的需求,同时也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中,需要注意,问题给出的方式采用的是材料的陈述,而不是客体的展示,也就是说,所提的问题,通常已进行过初步的加工,并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图形,展现出来,要求考生能读懂、看懂,因此,对阅读理解数学材料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总之,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中,不仅仅是要求解几个应用题,而是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核心是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炎.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审题与解题技巧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9).

[2]苏银彩.全国卷下高考数学填空题解题技巧例析——高中数学填空题解题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

猜你喜欢

高考数学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探析
对高中数学中圆锥曲线题型的解题技巧探究
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点滴
抛物线定义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数学题的教学导向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